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怀旧的读书人之十一——说说外国侦探小说

这一个月来晒了不少书,基本都算“严肃文学”或者“高雅文学”。其实我觉得这类区分没必要,没有什么“高雅小说”和“低俗小说”,只有“好小说”和“坏小说”,最多再加个“实验小说”就可以了。多数通俗小说评价不高,不是因为它们通俗,而是因为它们还不够好。

今天聊聊我手里的几本侦探小说(或者叫犯罪小说)。

从少年时期读《福尔摩斯》算起,几十年来也读过不少侦探小说,但喜欢的确实不多。我不太喜欢阿加莎克里斯蒂那种所谓“本格派”,总觉得案情设计过于复杂也过于理想化了,人物行为(包括作案者和受害者)像是钟表一分不差,一方不配合就进行不下去。正如钱德勒在《谋杀的简单艺术》里嘲讽的那样:如果一个杀手总在指望这样的好运气,那他一定是选错了职业。

我喜欢在小说里看到生活,看到人,生活总是杂乱的,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人总是支离破碎、矛盾重重的,是被处境推着走的,都不会那么“完美”,我觉得这才更接近现实。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爱好,每个人读书的态度和目的都不一样,更何况是读这类消遣性文学,就更没必要争个高低了。

这类“惊险小说选集”,80年代国内出过不少。这两本编者一为傅惟慈,一为冯亦代,都是翻译界的大佬级人物。有意思的是,冯先生还把圣爱克苏贝里的《夜航》也选进了《黄狗》这本集子,大概是希望读者在消遣之余,也能有些思想和文学的收获吧。

这本书算是文学经典了,或可说是“黑色小说”的开山之作。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写活了一个小混混——男主角是个不成功的骗子,被一个女人诱惑合伙谋杀她的丈夫,那种被美色和贪欲迷惑身不由己的状态令人感同身受,打台球和实施谋杀两段描写绝了。

以写侦探小说闻名的作家中我最喜欢西姆农和钱德勒,这两位的书我都有不少。

群众出版社(直属于公安部)出侦探小说,算是专业对口,但要论装帧设计,还得是上海译文这种更加“专业”。

这两位作家有些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塑造了经典人物——西姆农有梅格雷探长,钱德勒有菲利普马洛;都有一个特定的城市作为背景——前者是巴黎,后者是洛杉矶;他们都把案情作为展现和揭示社会状态和人性特点的工具。读了这么多侦探小说,我几乎从没明白过那些案子是怎么破的——我就像个信马由缰的游客,只关注沿途的风景,不太关注目的地。

梅格雷探长有句名言:我收集人。这正是西姆农小说吸引我的地方,各种人,受欲望驱使,受命运摆布,各种挣扎折腾,时而凶狠时而沮丧……我觉得这些东西远比探案过程有意思。钱德勒吸引我的是菲利普马洛,这个心怀正义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已经成了“硬汉”模板,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还有干脆利落的文笔,嘲讽兼自嘲的态度。这两位的作品都不仅仅是消遣品,而是文学了。

钱德勒的书读多了,也看出了他的毛病:太自我重复了。他似乎只有一个故事,翻来覆去地讲:总有个古怪但还不太坏的幕后大佬;总有个颓废厌世的外表成功男(通常是苦主);总有一对姐妹:姐姐外婊内纯,妹妹外纯内婊;总有个坏警察把马洛打一顿,然后坏警察的跟班会站出来主持正义;视金钱名利如粪土的男主角,却不知为啥总围着大富豪和好莱坞转……一个故事反复讲,越来越圆熟也越来越造作,我不喜欢《漫长的告别》——这本书被认为是钱德勒的代表作,名作家和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还将其列入99本现代最佳作品之一,但我觉得这本书油腻的包了浆,远不如他那些也许并不完美、但锋芒毕露的早期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大咖学写作系列(65)—雷蒙德.钱德勒
荐书|村上春树读了十几遍,这部小说酷到骨头里
雷蒙·钱德勒|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
钱德勒:侦探小说的“自赎者”
这本推理小说你读了几遍?村上春树读了12遍!
65岁,他凭借这本书成为大师中的大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