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弗吉尼亚·伍尔芙
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Adeline 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等。

当弗吉尼亚·伍尔夫被找到的时候,距她失踪已过去三个星期,几个小孩子在乌斯河畔发现了她的尸体,从她的衣袋里还找到一块大石头。这个终生为疯癫所困的女子最终没能走出精神危机的困局,在又一次病发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时,59岁的伍尔夫选择了肉体毁灭。
这就是20世纪杰出的意识流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最后的归宿。临行前她留给丈夫伦纳德一封书信:“最亲爱的,我想告诉你,你给了我最彻底的快乐,没有人能和你相比。然而这一次我熬不过去:我在浪费你的生命……害病之前,我们的日子快乐得不能再快乐,那都来自于你。从第一天到现在,人人都知道。”

 

 

高雅的势利眼

 

上帝说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看来,她有时候也需要在文学世界里客串一下上帝。

奈吉尔,这位伍尔夫的同性恋情人薇塔的小儿子清楚的记得,有一次伍尔夫和他们几个小孩一起,丢面包给湖上的鸭子吃,她让孩子们描述面包掉到水里的声音,于是,有说“啵”的一下,有说“啪”的一记……伍尔夫都否定了,她说:“是UMPH一声。”孩子们抗议:“可是从来没有UMPH这个词啊。”伍尔夫轻描淡写的说道:“从现在开始,就有这个词了。”

这个有着明净的额头,尖刀背似的大鼻子,富有知性气质的鹅蛋脸,没有进过学校却在11岁时便显露出文学才华的英格兰女郎,理所当然地成为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核心,在这个由她和姐姐凡奈莎共同筑起的20世纪最自命不凡的文化沙龙里,聚集着一大批大英帝国最难收编的文化贵族:小说家福斯特、美学家罗杰·弗莱、哲学家伯特兰德·罗素、传记作家利顿·斯特雷奇、经济学家凯恩斯、诗人艾略特、画家邓肯·格朗特……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将伍尔夫喻为英格兰百合。她的姐夫,著名评论家克莱夫这样写道:一战期间,有那么几天,我和林顿一起在乡间打发漫漫的阴沉冬日。午饭后,滂沱大雨带来黑暗,林顿就会问,此刻你最期待谁到来?我稍一犹豫,他就说出了答案:“当然是弗吉尼亚”。

这位文艺圈的公主是一位超级势利眼,在她的客厅里只能容忍才华横溢与妙语连珠,伦敦的才子才女们被她大浪淘沙般地过了一遍,留下来的就成了布鲁姆斯伯里的常客,而那些不知深浅贸然登门的平庸者,迎接他们的只有伍尔夫的毒舌与冷眼。安妮·科尔就遭到了伍尔夫的粗暴待遇,那天,伍尔夫坐在她身边,先是“仁慈地”赞叹了一番安妮的美貌:“呵,你出现在我们中间,就像新鲜贝壳落入了乡巴佬的泥靴和老烟枪,你实在是迷人啊!”然后,登徒子克莱夫就势如破竹地大献殷勤,俩人一搭一档,把英国首相张伯伦的未来妻子弄得手足无措。当然,她以后再也不会受邀光临布鲁姆斯伯里了。

伍尔夫的“恶魔”姿态不仅仅针对外人,她对最亲爱的朋友,对自己和家人也是不断发出酷评和嘲弄。这种证据频频出现在她六卷本的日记里,关于她的朋友兼对手女作家曼斯菲尔德她写道:“这女人是个商人的女儿,她穿着象妓女,谈吐象婊子,身上有体味,象一只刚刚卖过淫的麝鼠”。1922年,她读到同为意识流大师的乔伊斯的名作《尤利西斯》,并不喜欢,认为作者“似乎没有经过语言训练,缺乏必备的品位”。布鲁姆斯伯里的成员向以大胆著称,他们热衷挑战现存的社会秩序和国家机器。1910年2月10日,弗吉尼亚·伍尔夫假扮阿比西尼亚的门达克斯王子,伙同其他装扮成随从的艺术家们,前往韦默斯访问英国海军的“无畏号战舰”,得到了热情盛礼的接待。整个骗局设计得天衣无缝,完全将舰队司令威廉·梅伊蒙在鼓里。这个天大的玩笑后来经报纸披露出来,英国军界和外交界顿时陷入了极度的尴尬。伍尔夫确实是个好演员,许多传记作家对她的这场“王子秀”津津乐道,因为那简直就像一个神话。

 

我是你谦卑的小畜牲

 

风光无限的伍尔夫并不快乐,仿佛母狼一样充满攻击性的不羁气质只是遮掩脆弱本质的盔甲,犹如窗纸一般,一捅就破。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条不幸的小鱼与一只巨大而骚动的鲨鱼关在同一个水槽里。”幼年时遭到两位同母异父哥哥性侵犯的经历严重损毁了她的身心,姐姐斯妲拉怀着身孕死去更令她将性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伍尔夫终其一生都没有彻底消除对性和婚姻的恐惧。1895年    母亲去世,13岁的伍尔夫第一次精神崩溃,从此疯癫困扰了她的一生。成为鳏夫的父亲没有给予子女太多的温情,他通过检查每周账目显示愤怒来粗暴伤害可怜的女儿。受尽创楚的伍尔夫被迫扮演多重角色——女主人、社交界新手、看护、学生,这显然是她难以胜任的。  伍尔夫与姐姐凡奈莎的感情逐渐亲密而暧昧。在很长的时间里,凡奈莎承受了伍尔夫全部的激情。每天,伍尔夫都向她的姐姐发出呼吁:“你明天会亲吻我吗?”而当她自己出外度假时,她就会天天写信向凡奈莎报告行程,并毫不遮掩地向她表白最赤裸的思念:“啊,多么希望,一起在丘陵草地上打滚,然后从你最隐蔽的地方偷窃到亲吻!” 1904年2月,父亲去世,8月,凡奈莎带着弟妹搬出旧宅,租住到布鲁姆斯伯里的戈登广场46号,在两姐妹明艳动人的吸引下,一大批英伦才子聚集到了她们的身边,生活开始多云转晴。

伍尔夫最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凡奈莎接受了克莱夫·贝尔的第三次求婚,失魂落魄的伍尔夫对凡奈莎说:“你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爱你。”但此时的凡奈莎正全身心地准备迎接另一种生活,感觉被背叛了的伍尔夫愤怒的搬家而去。不过,在凡奈莎的新婚之夜,伍尔夫还是给她写了一封信:“离开了你的岛屿,我依然是你谦卑的小畜牲。”

伍尔夫对姐姐的爱,汪洋地遍布了她所有的作品。在写给姐夫克莱夫的信中,她极其赤裸地表达自己的嫉妒:“你多运气,住在她的圣殿里!而我,只是日日夜夜的一个朝拜者!”也许是出于报复,也许是为引起姐姐注意,伍尔夫开始有意识的挑逗姐夫,她对克莱夫说:“请替我吻奈莎,充满热情地吻,吻那些属于我吻的地方,并且告诉她,告诉她我喜爱她的丈夫!”在凡奈莎怀孕生子期间,俩人陷落在一起。关于这一段小姨和姐夫的插曲,不停被考证的问题有两个:是谁燃起了第一把烽火?他们的情爱是否涉及肉身?不过,对于伍尔夫,不管她如何炽热地向姐夫表达“爱恋之情”,最终都会降落在最微小的请求上:“贴着你妻子的耳朵,低声告诉她,我爱她!”

凡奈莎对妹妹与丈夫间的暧昧表现的相当超然,她大度得把妹妹的激情归于她的“萨福倾向”(萨福是西方古代著名女同性恋诗人)。她对伍尔夫的感情同样微妙而深厚。克莱夫说,和她们姐妹合影,永远像是一个入侵者。在为克莱夫生了两个孩子后,凡奈莎对他的感情也到此为止。她爱上了同性恋画家邓肯,克莱夫于是搬到了情妇家里,凡奈莎则带着孩子和情人邓肯,以及邓肯的同性恋人住在一起。

 

一个人的房间

 

天知道伍尔夫一生读了多少本书,不过看看她给《泰晤士报文学副刊》、《纽约先驱论坛报》、《耶鲁评论》等报刊写的350余篇论文、随笔和书评,就可以看出些端倪。作为最早也是最有名的女权主义者之一,她试图从历代书中找到女性问题的关键,结果发现“女人不及男人的假相,恰恰是男人一手制造的”。但她并没有因此走到男人的对立面上,她提出的女性最低要求是 “一个女人如果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有年1500英镑的收入,她就能摆脱男性的控制,可以平静而客观地思考。”

在她的小说中,异性之间总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倒是女性之间感情能水乳交融,《出航》中的雷切尔与姨母海伦,《夜与日》中的凯瑟琳与玛丽,《达洛卫夫人》中的克拉丽莎与萨利,《到灯塔去》中的莉丽与拉姆齐夫人,都能达至心灵的默契。这既基于她女权主义的思想,又源于她自身的情感因素。伍尔夫的一生,有过数位同性恋人,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其名著《奥兰多》主人公的原形——薇塔·萨克维尔·韦斯特。

薇塔家世显赫,是悠久的诺尔城堡的惟一后人,这很触动伍尔夫的虚荣心;而且,薇塔的生活方式也非常合乎伍尔夫的胃口:她和她的作家兼外交官丈夫哈罗德·尼可森婚后,互相寻找同性恋人,同时保持最坦白最深切的爱情。她们是1922年冬天碰面的,当时薇塔也已是声名鹊起的诗人和作家,她比伍尔夫小十岁。不久,薇塔就致信丈夫哈罗德:“我已经爱上弗吉尼亚,你也会的,因为她的魅力和个性。她游刃有余,不为任何人所动,是个真正贵族……”伍尔夫却在日记中流露着一贯的尖刻:“她就像只华丽的小孔雀,少了点艺术家该有的机智。”

但这多少有点口是心非,伍尔夫渐渐发现自己开始想念这个“不可思议的女人”,想念她那“情绪变幻的贵族社会的容貌,在一顶黑色帽子下放射着光辉的脸庞”,她开始宣称已经在用“感官的方式爱着她”了,薇塔也热烈地回应说:“我当初不该让你我相爱至斯,也不该让自己弃守阵地。不过,你早已彻彻底底攻破我的防线。”一边,薇塔还不断地写信给丈夫哈罗德,向他报告她和弗吉尼亚的恋爱场景:“不过,我担心激发起她身体的欲望……”哈罗德因此立即回信:“天啊,你一定要当心,那不是玩火,是引爆炸药。”伍尔夫的羸弱体质在文艺圈可是出了名的。

她们谈了三年恋爱,一度难舍难分。现代批评家邦德指出:“在她们的罗曼史最活跃的岁月里,受到她对薇塔的爱情的哺育,最伟大的文学杰作《到灯塔去》、《奥兰多》和《海浪》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金笔下流淌出来。”不过,当伍尔夫着手书写公开的情书——《奥兰多:一部传记》时,俩人的热情开始落潮,伍尔夫回到了丈夫伦纳德的身边。多年后,她在跟另一个同性恋人,比她年长二十二岁的作曲家斯蜜思的通信中终于向对方和自己承认,其实她需要的生活早在婚姻之初就有了,那是伦纳德带给她的。

 

柏拉图没有退场

 

“我自私,嫉妒,残酷,好色,爱说谎而且或许更为糟糕。因此,我曾告诫自己永远不要结婚。这主要是因为,我想,我觉得和一个不如我的女人在一起,我无法控制我的这些恶习……你是多么聪明,美丽,坦率。此外,我们毕竟都喜欢对方,我们喜欢同样的东西和同样的人物,我们都很有才气,最重要的还有我们所共同理解的那种真实,而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对于自己的婚姻,伍尔夫曾大犯踌躇。她曾与利顿·斯特雷奇这个著名同性恋者订了婚,但最终两人都没有勇气面对婚姻。利顿认为自己的朋友伦纳德会更适合伍尔夫,当远在斯里兰卡的伦纳德回伦敦探亲时,利顿找上了他。伍尔夫的娴雅风度与超凡智慧深深吸引了伦纳德,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伦纳德写出了上面那封饱含深情的信。万般犹豫的伍尔夫最后终于答应了求婚,1912年,俩人结婚,布鲁姆斯伯里的才子们惊讶万分,他们不认为才具平平的伦纳德能与伍尔夫天长地久,但时间终于让他们承认,嫁给伦纳德是伍尔夫一生做过的最正确的事情。

伍尔夫绝非一个合格的家庭主妇,这个女人活在文学史上是个傲然的奇迹,但将她移植进门,只能是场不折不扣的灾难:她会在做饭时把婚戒丢在猪油里,还在参加舞会时把衬裙穿反。但这个被伍尔夫的绝世才华倾倒的男人丝毫不计较尘世的算计,他坦然接受了妻子性冷淡的现实,心甘情愿的度过了29年的无性婚姻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生育权,忍受着伍尔夫与一系列男女恋人的暧昧绯闻,细心的照料着时刻处于疯癫阴影下的妻子。1913年夏天,伍尔夫精神崩溃,吞服安眠药自杀,是伦纳德的镇静和机智救了她一命,他本来可以将伍尔夫送进精神病院,但他觉得只有自己的细心照料才更有益于伍尔夫的健康。不管伍尔夫醒着还是睡着,伦纳德的心总是颤颤抖抖,一看到妻子精神亢奋到医生的警戒线,伦纳德就会站起来,把妻子带离激动地带。奈吉尔说,当年看到伦纳德轻轻用手按住伍尔夫激动的肩膀,感觉他的动作近乎神圣,而她无条件把自己交托到他手中的神情,也近乎神圣。

就在伦纳德的精心照料下,伍尔夫迎来了文学生命的全面绽放,她所有的小说都是在婚后写成的,为了出版方便,伦纳德还帮助她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1930年,伍尔夫告诉一位朋友,没有伦纳德,她可能早就开枪自杀了。她明确地宣布伦纳德是自己生命中隐藏的核心,是她创造力的源泉。

疯癫在伍尔夫每完成一部小说时就会纠缠上她,越来越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着已经渐趋衰老的肉体,自杀的念头对伍尔夫越来越充满吸引力。1940年,德国空军开始对英伦三岛全面轰炸,他们的出版社与房子都被炸毁,只有避居乡下。伍尔夫的精神状况跌到谷底,一直作为精神支柱的丈夫此时同样忐忑不安,伦纳德是犹太人,他深知英国一旦战败,后果将不堪设想。夫妻俩像蛾子一般骚动不安,设想过自焚,也设想过服毒。终于,1941年3月28日,59岁的伍尔夫给丈夫和姐姐各留下一封书信,悄悄地走出了家门。

伦纳德一个人前去认领了伍尔夫的遗体,他拒绝了所有的亲友,独自参加了她的葬礼。在无私奉献了29年之后,他决定自私一次,单独和妻子呆一会。他把伍尔夫的骨灰葬在了家中一棵树下,墓志铭是伍尔夫的小说《波浪》的尾声:“死亡,即使我置身你的怀抱,我也不会屈服,不受宰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会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全文)
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优雅和疯癫之间游走
免于寂寞
伍尔芙
伍尔夫和三毛:痴狂写世界,梦里度乾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