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宋 李公麟 白蓮社圖卷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北宋 李公麟 白蓮社圖卷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年代:北宋
作者:李公麟(約1041—1106)
名稱:白蓮社圖卷
材質:設色 紙本水墨 卷
尺寸:11英寸7/8英寸×19英尺5英寸1/2英寸(30.2厘米×593.1厘米)
藏地: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簡介:
      東晉釋慧遠於廬山東林寺﹐同慧永﹑慧持和劉遺民﹑雷次宗等結社精修念佛三昧﹐誓願往生西方凈土﹐又掘池植白蓮﹐稱白蓮社。
      《白蓮社圖》卷,描繪東晉元興年間,惠遠在廬山東林寺同18位賢士建白蓮社專修凈上法門,並與陸修靜、陶淵明、謝靈運相善故事。
      白蓮教,一個民間宗教組織,據傳說,公元1133年,由茅子元創立佛教分支白蓮宗,因教徒「謹蔥乳,不殺不飲酒」,故又名白蓮菜,後逐漸演化為民間社群組織白蓮教。
      白蓮教,最早就是「凈土宗」,創立時間是南北朝時期,最早名為「白蓮社」,據《佛祖通載卷第七》記載:後秦改白雀太元九年,法師慧遠以秦亂來歸於晉。遠出雁門賈氏。……既而叢力致之舟,舟輒沒,遂失其像。時謠曰,侃唯劍雄,像以神標,可以誠致,難以力招,及遠創寺,心祈之。於是像冷然自至。時晉室微,而天下奇才多隱居不仕。若彭城劉遺民,豫章雷次宗,雁門周續之,新蔡畢穎之,南陽宗炳、張士民、李碩等,從遠遊,並「沙門千餘人」結白蓮社。於無量壽像前,建齋立誓,期生凈土。及聞(鳩摩羅什)羅什法師入關,遠(慧遠)望風欽敬,遺書通好。詞曰:去歲得姚右軍書,且承德聞,仁者曩日殊域,越自外境。於時音譯未交,聞風而悅,頃承懷寶來游,則一日九馳。
      寄清源寺僧》唐朝溫庭筠
      石路無塵竹徑開,昔年曾伴戴顒來。
      窗間半偈聞鍾後,松下殘棋送客回。
      簾向玉峰藏夜雪,砌因藍水長秋苔。
      白蓮社裡如相問,為說遊人是姓雷。
      白蓮教名聯:淤泥源自混沌啟,白蓮一現盛世舉。
      印於白蓮教聖物聖蓮令上
名字由來:
      「白蓮社」一名,實際來自「修鍊凈土」,先有白蓮社,後有白蓮池、白蓮亭,據北宋陳舜俞著《廬山記卷第一》記載:少所推重,一見遠公,肅然心服。乃即寺翻涅盤經,因鑿池為後,植白蓮池中。名其台曰翻經台,今白蓮亭即其故地。遠公與慧永、慧持、曇順、曇恆、竺道生、慧睿、道敬、道昺、曇詵、白衣、張野、宗炳、劉遺民、張詮、周續之、雷次宗、梵僧佛馱耶舍,十八人者,同修凈土之法,因號白蓮社。
      因「白蓮社」的創建者,就是慧遠,又名「遠公」,所以直到宋朝時期,又名「遠公白蓮社」。
      例如:北宋《茅亭客話卷三》(黃休復)記載:
      偽蜀大東門外有妙圓塔,院僧名行勤,俗姓張氏。……張道者,不聚徒,甚脫灑,不結遠公白蓮社。心似秋潭月一輪,何用聲名播天下。
      因「白蓮社」是慧遠創建於「東林寺(北宋初年曾賜名太平興國寺)」,又名「東林白蓮社」。
      例如《升庵詩話 卷十》(楊慎):
      遠公池上種何物,碧羅扇底紅鱗魚。……何時得與劉遺民,同入東林白蓮社。
      東晉時,凈土宗始祖慧遠在江西廬山邀集十八高賢,於東林寺結社念佛,立誓死後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們還鑿池種植白蓮花。將念佛之地取名為白蓮社。名士陶淵明、謝靈運亦時來遊玩酬唱,東林寺遂成為僧俗雅集之地。

作者: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漢族,舒州(今安徽舒城縣人)。李龍眠既李公麟,字伯時,祖籍安徽桐城,因桐城郊外有一龍眠山,李公麟曾長居于山下,所以又自號龍眠居士或龍眠山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
      好古博學,長於詩,精鑒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風痹致仕,歸居龍眠山莊,自作《山莊圖》,為世所寶。傳世作品有《五馬圖》《維摩詰圖》等。
      李公麟出身名門大族,家藏古器名畫法書甚多,自幼知識淵博,好古善鑒,多識奇字,自夏商以來鐘鼎尊彝皆能考訂世次,辨別款識。長於詩文,行楷書有晉人風。與王安石、蘇軾、米芾、黃庭堅為至交,系駙馬王詵之座上客。熙寧三年(1070)中進士,為中書門下省刪定官,後官至朝奉郎。居京師十年不游權貴之門,以訪名園蔭林為樂。元符三年(1100)病痹告老,居龍眠山,號龍眠居士。一生勤奮,作畫無數,人物、史實、釋道、士女、山水、鞍馬、走獸、花鳥無所不能,無所不精。人物、道釋深得吳道子旨趣,運筆如行雲流水,造型正確,神態飛動;山水氣韻清秀,得王維正傳;著色山水追李思訓心法;畫馬過韓干。能集諸家之長,得其大成,師法自然,大膽創新,自成一家,被後代敬為第一大手筆、百代宗師。傳世作品有《五馬圖》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臨韋偃牧放圖》卷、《維摩演教圖》藏故宮博物院;《赤壁圖》《蜀川勝概圖》流往美國;《蓮社圖》軸(南宋摹本)藏南京博物院。
      李公麟是北宋時期一位頗具影響的名士,其白描繪畫為當世第一。《宣和畫譜》第七卷在評論他的作品時贊曰:「(龍眠)尤工人物,能分別狀貌,使人望而知其為廊廟、館閣、山林、草野、閭閻、臧荻、占輿、皂隸。至於動作態度、顰伸俯仰、大小善惡、與夫東西南北之人才分點畫、尊卑貴賤、咸有區別,非若世俗畫工混為一律。貴賤研丑止以肥紅瘦黑分之。大抵公麟以立意為先,布置緣飾為次,其成染精緻,俗工或可學焉,至率略簡易處,則終不近也。」蘇東坡稱「其神與萬物交,智與百工通」。清初大家孫承澤評李公麟:「自龍眠而後未有其匹,恐前世顧(愷之)、陸(探微)諸人亦所未及也。」而鄧椿在他的《畫繼》里說:「吳道玄畫今古一人而已,以予觀之,伯時既出,道玄(吳道子)詎容獨步。」因此,李公麟筆下「掃去粉黛、淡毫輕墨、高雅超逸的白描畫,被後人稱為」天下絕藝矣」。在中國繪畫技法中,線描是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純用線條和濃淡墨色描繪實物的白描畫法,可以說是線描技法發展的最高、最純的階段。而李公麟正是在這藝術浪尖上的弄潮兒,他使白描技法成為後人學畫所遵從的樣板典範,「猶如群龍之首」千百年來代代相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公麟《山莊圖》(下)賞析(國寶珍品)
人文桐城 | 被苏东坡誉为文人画起源的“龙眠画派”
他是苏东坡的好友,被誉为宋画第一人。他让人物画没了颜色,却惊艳至今!
李公麟的绘画大杀器:白描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号龙眠居士、龙眠山人,庐江
中国古代人物白描画120幅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