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大千为吴湖帆画的隋代美人(人文展览参观记之三)

上海博物馆近期举办的“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吸引了广泛关注。上海本地《东方早报》的艺术评论也在上期做了数版介绍。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大展中的吴湖帆藏品除了书画外还有古籍(宋版《梅花喜神谱》)和碑帖藏品。

在此番展出的吴氏所藏碑帖中有件并未被上博制作的展览宣传小册收录的《董美人墓志》。而且目前所见就该展览而写的诸多文章也均未详细论及吴氏该藏品。实际上《董美人墓志》虽是清代出土,但原石早毁又是楷法发轫之精品,故翻刻众多,其拓片也是碑帖收藏界著名的“黑老虎”。吴湖帆在其收藏的《董美人墓志》上的题记也说:

 

《董志》世传覆本不一,往往肥瘦失度,咸入滞相。视此原石,自具丰韵,绝无凡骨,是隋刻中无上上乘品也。

 


 

因而这件藏品无疑是体现吴湖帆在碑拓收藏方面功力的绝佳样本。而且吴氏题记中的“滞相”“凡骨”等鉴藏用语也颇耐玩味。吴湖帆还因收得《常醜奴墓志》和《董美人墓志》两志而刻了一方“既醜且美”的印章。另外吴氏这件藏品还是研究吴湖帆和张大千两人的交谊及张大千创作的重要资料。

 

原来在1934年张大千旅居北京时曾邀请吴湖帆北游,吴湖帆就带上了《董美人墓志》等心爱的藏品入京。而张大千欣赏《董美人墓志》后创作灵感大发,为吴湖帆画了一幅董美人图,吴湖帆后来将这幅图与其所藏《董美人墓志》装裱在一起,并补跋了一段:

 

甲戌之夏,张大千兄旅居北京颐和园中,约余北游,即携此《董美人志》与《七姬志》孤本随行笈。一日间饭于御园中,即席作此小景册相赠,余遂裝于册前,以为董美人也可。 吴湖帆记。 戊寅春日補识。

 


 

今传吴湖帆的《醜簃日记》中1934年的部分缺失很多,此件碑画结合的藏品所反映的吴、张二氏的重要交往事迹正是日记所缺载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张大千创作的这幅隋代美人图是背身小像,用笔简练。但是,张大千后来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临摹大量敦煌壁画后也创作了许多中古时期的仕女图,基本都是正面的。这也说明了古代艺术图像资料对艺术家创作的重要影响。还有一点,董美人是随朝时的蜀王妃,而张大千又是蜀人,这可能也是他不多见地因碑志而激发作画热情的原因。

这次上博举办的吴湖帆鉴藏大展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欣赏学习机会,本文也只是管中窥豹,抛砖引玉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寒夜挑灯看美人 ——吴湖帆、梁启超藏《董美人墓志》全本放送
吴湖帆斋名的特殊意义和价值
隐市藏家朱昌言:喜藏吴湖帆书画
吴湖帆的山水画,连张大千都甘拜下风
吴敬恒、张大千、吴湖帆、汪亚尘、冯超然、...
这是隋文帝19岁儿媳的墓志,凄美爱情令人动容!它被称为“隋代第一小楷”,连吴湖帆、梁启超都曾珍藏其拓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