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诫子书》有感|向往宁静人生的境界

诸葛亮在给儿子的《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人不能不学习,不然无才能,无才能就不能胜任工作,进而不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而这一切的前提-------学,须静也,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领悟出宁静,是成就大业的基础,要做大事要保持内心宁静,也才能在名利诱惑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会在每一个变故前临危不乱,才会思而悠远,从而成就自己美满人生,宁静是一种气度、胸襟、智慧、修养,它的内涵与外延,就是临危不乱、临乱不惊、临惑不迷、临迷不妄、临妄不念,它是高境界,大胸襟。

宁静是勇者风度,智者风流。三国人物关羽破肉刮骨疗毒,独自下棋,面色自诸,意志力让人惊叹。毛泽东主席在强兵压境,头顶上空.飞机轰炸的情况下,仍然镇定不乱,谈笑风生,其临乱不惊的王者风范的宁静,更令世人佩服不已。人能在关健时保持宁静,常常与年龄.不同时期的修养和自身悟性有密切关系。年轻时的心灵无法宁静,所以最容易在关健时刻,遭受诱惑,误入歧途,遭致失败。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给鸟的翅膀缚上金子,它就再也不会直冲云霄了。到了知天命之年,才领悟到年轻时的错误,乃是心灵的蠢动所致,虽明白但已悔之已晩.....

儒佛道三教都有宁静的追求。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需要修养自身,平心静气,更需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心平气和。引导人在世间怎么做人!佛家的:六根清静,拋弃凡世烦恼。追求的是放下身外之物,追求心灵的灵静。道家的:上善若水.清静.无为而治,是一种高等的宁静智慧。修好今生!选择任何一种方式,来修好自己的烦躁.驿动的心灵。儒佛道:三教对宁静的诠释,无不说明宁静对人生的重要性。

宁静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滚滚红尘中,能保持心灵的宁静,不随波逐流,人生在世,如果拥有心灵宁静这一妙方便可一生顺利,到达胜利的彼岸……

王洪军,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人,喜爱看各领域书籍。喜欢健身运动,户外登山,摄影,旅行。也喜用文字与图片记录生活点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诸葛亮)
【部编版】2018年七上语文:第15课《诫子书》教学ppt课件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王阳明的心学智慧:淡泊是一种大境界
【《诫子书》两汉 / 诸葛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