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板浦笔记:拾秋

在我的苏北老家板浦,有一个习俗,叫拾秋。跟我年龄几乎一样大,或比我年长的,我估计,十有八九的皆知道,这个习俗。但,这一习俗起源何时?遗憾的是,无人知晓!周日,我坐上二十二路公交车,到新华书店查阅了一些本土作家的作品。比如:姚祥麟姚老师的《板浦春秋》、孙绪文的《海州风俗史话》,可惜书中,均无记载。

拾秋,土话说,就是“捡漏儿”。所谓“漏儿”,指庄户人家收获之后遗落的庄稼。譬如:花生、地瓜、玉米、黄豆、山药蛋等。

《二十四节气》一书说,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盛大的秋天,是个硕果累累、五谷丰登的季节,也是个丰收繁忙的季节。

每年国庆前后,老家海州板浦一带,就意味着秋收的大幕真正拉开了。那秋收的场面,是一场宏大的叙事,非常热闹,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庄稼人忙碌的身影。庄稼人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我对于这个时节充满了激情。我是喜欢拾秋的。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拾过秋。四十年前,记得,那时候,小镇一般百姓人家皆不富裕,人口多,粮食不够吃,生活困难。拾秋,可以弥补粮食的不足。

拾秋,大多是妇女与孩子的活计。小时候,农民秋收过的田野,依然散发着那些庄稼淡淡的清香。此时此刻,我就挎着一竹篮,拿着一个小锄头,跟在母亲的身后,去拾秋。最难忘的是,我更喜欢,约上同住一条巷的发小去小农场、或乡间,捡拾遗落在田野里的粮食。

秋天的确迷人,天空更蓝更高远,真是让人心旷神怡,让人流连,让人惊叹。

童性顽劣,我们一群发小,吹着那饱满的秋风。秋风吹在身上、脸上,一个字,爽。我们在广袤的田野上,抑或放歌、欢笑,抑或捉蚂蚱、追麻雀,耍够了,才想起来,该拾秋了······

每次和母亲一起拾秋,都是满载而归。而和发小出去拾秋,全然是为了玩耍,以至于忘了拾庄稼。日落西山,待到回家时,突然发现,篮子里的胜利战果,却是少得可怜。

望不尽的流年似水。说说讲讲,又到了拾秋的时节,我又想起来四十年前拾秋的情景,真是历历在目,叫人难忘。

我今天把拾秋的习俗,用文字写出来。说到底,拾秋毕竟是好习惯,是对劳动成果的爱惜,是对食物、大地的敬畏,值得提倡,更值得传承。

若拾秋的习俗传下来,让孩子们多接受一点教育,该有多美!想法不错,可思索了一下,感觉情况不容乐观。试想,孩子们整天有做不完的功课,哪有时间去拾秋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我比今天的孩子,幸运。因为,我有一段拾秋的经历。

看来,拾秋的习俗,大概又要像老家那些美好的事物一样,将渐行渐远。

这,决不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

作者简介:潘友国,土生土长连云港板浦人。喜欢看书、写作。侥幸发表几篇小文。偶尔获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芒种,忙收,打疫苗
父亲的一亩三分地
故园往事:掏老家子窝(作者:许广洲)
卷耳 | 秋收
【内蒙】王思涵《田园风光》指导老师:张慧娟
脚印 | 朱玥玥(四年级)2017.7.1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