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喜怒无常 雌雄莫辨——黄鳍鲷
  黄鳍鲷年幼时相互残杀,成年后却以植物为食。本报记者吴峻松摄
 
  出珠江口,再往前,已是波涛浩渺的狮子洋。在两岸宽近2000多公里的珠江口门,调查队的大渔船也显得沧海一粟般无助了。
 
  在渔船轰隆隆的马达声中,负责海洋鱼类调查的孔老师比较眼尖,远远望见远处小小舢板洲附近似有围网。“是附近渔民在进行作业”,孔老师让协助调查的海上巡逻艇搭载上她,一个人去小岛那边查看。回来时,网兜里即有了一条大半筷子长的黄鳍鲷。
 
  这鱼好生猛,一拿出网来,立马竖起一排尖利背鳍,万一扎伤人可不是小事。在甲板上,只见它全身上下披一层覆瓦状银鳞,左冲右突地猛烈摔打着,那个威风劲,像极了一穿银甲的白袍战将。
 
  没错,就是珠江口常见的黄鳍鲷。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其胸鳍、腹鳍和尾鳍的下半部,有着一半明亮的鲜黄色,而且脊背较普通鱼类高出一大截,整个身体因了这个高背,都快撑成椭圆形了。因为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这种鱼长期以来就是珠江口的重要经济鱼类,为附近渔民所喜爱。
 
  黄鳍鲷是一种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它平时最喜欢生活的地方,就是靠近大海的河口浅滩或岩礁之中,对水中盐分的适应能力较强,即使从咸淡水转移到纯淡水中,它也能适应。
 
  黄鳍鲷的个性颇有些“喜怒无常”。年幼时,它们脾气狂暴,多爱吃动物性食物,一旦缺少食物,仔鱼之间就会彼此残杀,以败者为食。但成年之后,它们却突然“转性”,改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了。
 
  “这种鱼最奇怪的,是它们雌雄同体,生殖腺中既有雄性成分(精巢),也有雌性成分(卵巢)”,南海海洋所相关专业人员介绍,黄鳍鲷1-2岁幼鱼时,先是成长为“功能性雄鱼”,其后2-3岁时,又会在生殖季节神秘转为雌性。这样,每年立冬前后,成熟后的黄鳍鲷会在产卵前两个月,主动从浅海区向咸分更高的深水区游去,在深水区完成产卵后再游回近岸。“如果水温合适,35个小时内,小鱼苗就会从黄鳍鲷的浮性卵中出生”,而到了第二年初春,新生的小鱼苗又开始一批批地往河口地带溯游。
 
  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珠三角地区就已经开始对这种重要经济鱼类进行人工养殖,但直到今天,黄鳍鲷最初的原始鱼苗,仍多半是由渔民从大海中捕捞上来的。
 
  文/本报记者 杨晓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鳍鲷 百科
广东钓友珠江口钓获大量“红眼鱼”,钓获虽多却并不兴奋,为啥?
如何钓黄颡鱼(昂刺鱼)
常见日餐用鱼类1
这些海鲜你能叫出名字吗?(鱼类上)
钓鱼有惊喜!男子意外收获酷似老鼠的“黄辣丁”,网友:放生明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