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辅行诀》五味作用及组方规则提要
标题-《辅行诀》五味作用及组方规则提要
 
作者:?苏曼? ??时间:?2011/11/22 15:46
《辅行诀》五味作用及组方规则提要
http://www.ngotcm.com/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7057&fromuid=151430
(出处: http://www.ngotcm.com/forum/)标题:?《辅行诀》五味作用及组方规则提要
本帖最后由 苏曼 于 2011/11/22 15:52 编辑?

五脏各有体味、用味、化味,而以用味为主,肝、心、脾、肺、肾的用味分别是辛、咸、甘、酸、苦。某脏三味之间的关系是:体味克用味,用味克化味,化味生体味。故某脏之用味、其夫脏之体味、其子脏之化味,三者相同。《辅行诀》以用味不足为虚,需补之,以用味过亢为实,需泻之,补泻都是针对用味而言。

肝德在散,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软,以咸补之,苦泄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泄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泄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泄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致津液生也。

其中“补”选择的是用味;“泻”选择的是体味,因为体味能克用味,“急食”选择的是化味,因为化味能生体味。因此只要了解本草的五味属性,就能用来补泻五脏。

此外,《辅行诀》中的方子有特定的组方规则,需要用到二十五味药精。所谓二十五味药精,就是五行中复有五行,便有五五二十五种药味,如火中土(咸中甘)、水中金(苦中酸)等等,如果能把各种本草填入这二十五格中,用药就能得心应手。

下面是我根据《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整理出来的大小补泻汤组方规则表(未及研究每味药的用量、各味药的比例):

 
佐臣
监臣
援臣
君援之使
佐臣之使
监臣之使
  
小泻汤
夫中我
夫中妻
我中子
  
大泻汤
夫中我
夫中妻
我中子
母中子
母中夫
子中妻
  
小补汤
我中我
我中母
夫中妻
妻中我
  
大补汤
我中我
我中母
夫中妻
子中子
子中我
妻中我
母中夫
 

注:我即本脏的用味,夫即克我之脏的用味,妻即我克之脏的用味,母即生我之脏的用味,子即我生之脏的用味。小泻汤三味药,大泻汤六味药,在小泻汤的基础上,加子脏小泻汤之君为君之使、佐臣为佐臣之使、监臣为监臣之使。小补汤四味药,大补汤七味药,在小补汤的基础上,加子脏小补汤之君为援臣、佐臣为援臣之使、监臣为监臣之使。


其实,此表或《辅行诀》中的“汤液经法图”并不实用,真的按照图表索药组方就过于机械了。所以个人认为,《辅行诀》最大的价值在于完整揭示了五味对五脏的作用,校正了《内经》的传抄错误,对临床用药大有启发。

首发: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a810ac0100vn8d.html
 
作者:?泽灵? ??时间:?2012/4/13 10:05
本帖最后由 泽灵 于 2012/4/13 10:06 编辑?
苏曼 发表于 2011/11/22 15:46? 
五脏各有体味、用味、化味,而以用味为主,肝、心、脾、肺、肾的用味分别是辛、咸、甘、酸、苦。某脏三味之 ...


這麼重要的理論問題為什麼沒人討論?
t

《辅行诀》曰:#s&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
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5Q,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s?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N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B: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v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9yd_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4f


這麼重要的理論問題為什麼沒人討論?
 
作者:?techiezp? ??时间:?2012/4/13 10:54
辅行诀中:肝德在散,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记得伤寒例中有酸补肝的说法,这和内经说法一致。很多大家都认为,伤寒论和辅行诀都脱胎于汤液经法。到底是内经错了,还是陶弘景抄错了,现在已无法核对,可能只能以事实检验了。
 
作者:?独孤园丁? ??时间:?2015/3/31 22:31
泽灵 发表于 2012/4/13 10:05
這麼重要的理論問題為什麼沒人討論?
t


此文传抄有误,草木药中含有金石,五果药。
 
作者:?独孤园丁? ??时间:?2015/3/31 22:39
techiezp 发表于 2012/4/13 10:54
辅行诀中:肝德在散,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记得伤寒例中有酸补肝的说 ...


不矛盾,一回事。两种说法对象不同。
辛补肝之用,酸补肝之体(泻肝之用)。

 
作者:?疑雲之火? ??时间:?2015/4/1 12:15
独孤园丁 发表于 2015/3/31 22:39
不矛盾,一回事。两种说法对象不同。
辛补肝之用,酸补肝之体(泻肝之用)。

我研究過,這是不對的,別浪費心機了
 
作者:?lyjun2401? ??时间:?前天?21:53
独孤园丁 发表于 2015/3/31 22:39
不矛盾,一回事。两种说法对象不同。
辛补肝之用,酸补肝之体(泻肝之用)。

内经中有体、用之分吗?
 
作者:?独孤园丁? ??时间:?昨天?11:32
lyjun2401 发表于 2015/4/10 21:53
内经中有体、用之分吗?



内经中称阴阳。
陶弘景将‘阴阳’具体化为‘体用’。阴为体,阳为用,并与五行结合,为了更好地把握阴阳。

 
作者:?lyjun2401? ??时间:?昨天?12:05
独孤园丁 发表于 2015/3/31 22:39
不矛盾,一回事。两种说法对象不同。
辛补肝之用,酸补肝之体(泻肝之用)。

按照你的说法,补肝之体,就是补肝之阴,这是泻肝吗?
 
作者:?独孤园丁? ??时间:?昨天?17:15
lyjun2401 发表于 2015/4/11 12:05
按照你的说法,补肝之体,就是补肝之阴,这是泻肝吗?


对。补肝之阴(体),就是泻肝之用(阳)!
补,泻相反,均是对“用”而言。
“用”虚,则“补”;“用”太过,则要“泻”。阴阳(体用)以调平为期。人无病也。
然而阳(用)太过,是因阴(体)不足,“阴不涵阳”所致。故要补其阴(体),阴(体)足则能涵阳(用),则阳(用)自泻。此乃补阴(体)即泻阳(用)。
非仅肝,五藏皆准此。

 
作者:?lyjun2401? ??时间:?昨天?17:32
独孤园丁 发表于 2015/4/11 17:15
对。补肝之阴(体),就是泻肝之用(阳)!
补,泻相反,均是对“用”而言。
“用”虚,则“补”;“ ...

老大,你这说的是阳亢吧,才补阴涵阳
 
作者:?独孤园丁? ??时间:?昨天?17:56
lyjun2401 发表于 2015/4/11 17:32
老大,你这说的是阳亢吧,才补阴涵阳



对,阴虚必阳亢。阳不亢泻何?
 
作者:?lyjun2401? ??时间:?昨天?19:33
独孤园丁 发表于 2015/4/11 17:56
对,阴虚必阳亢。阳不亢泻何?

阴虚、阳亢,要看哪个为主,如果阴虚为主,阳相对亢,那么就要补阴涵阳,如果阳亢为主,阴相对虚,那么就该泻火。不是说,一见到阳亢就要补阴。就好比大吃了一顿辣椒,上火了,此时该泻火,而不是补阴,如果熬夜引起了上火,此时该补阴,而不是泻火。
 
作者:?独孤园丁? ??时间:?昨天?19:38
lyjun2401 发表于 2015/4/11 19:33
阴虚、阳亢,要看哪个为主,如果阴虚为主,阳相对亢,那么就要补阴涵阳,如果阳亢为主,阴相对虚,那么就 ...


你我所言不一。抱歉,失陪了。
 
作者:?lyjun2401? ??时间:?昨天?20:33
独孤园丁 发表于 2015/4/11 19:38
你我所言不一。抱歉,失陪了。

我是打比方说明阴阳的相对关系,这个相对关系难道用到内脏上就不一样了么?
 
作者:?独孤园丁? ??时间:?昨天?20:42
lyjun2401 发表于 2015/4/11 20:33
我是打比方说明阴阳的相对关系,这个相对关系难道用到内脏上就不一样了么?


何为泻火?补阴即是泻火!这是一回事。
不补阴如何泻火?拿什么去泻?
只能拿阴去泻(阳)!别无它途。
你的概念还不清楚。
 
作者:?独孤园丁? ??时间:?昨天?20:45
lyjun2401 发表于 2015/4/11 20:33
我是打比方说明阴阳的相对关系,这个相对关系难道用到内脏上就不一样了么?


补阴以涵阳就是泻火。
 
作者:?lyjun2401? ??时间:?昨天?21:27
独孤园丁 发表于 2015/4/11 20:42
何为泻火?补阴即是泻火!这是一回事。
不补阴如何泻火?拿什么去泻?
只能拿阴去泻(阳)!别无它途 ...

清热的药,不是补阴,但是泻火啊
 
作者:?独孤园丁? ??时间:?昨天?21:55
lyjun2401 发表于 2015/4/11 21:27
清热的药,不是补阴,但是泻火啊


呵呵。。。哪个清热泻火的药不补阴?黄连?黄芩?大黄?白芍?,,,都是补阴的!“酸苦涌泻为阴”!
清热泻火即是补阴,这是一回事,你为什么要把一个东西掰成两半呢?
 
 
作者:?lyjun2401? ??时间:?昨天?22:21
独孤园丁 发表于 2015/4/11 21:55
呵呵。。。哪个清热泻火的药不补阴?黄连?黄芩?大黄?白芍?,,,都是补阴的!“酸苦涌泻为阴”!
...

汗!老大,你这把阴阳混淆得也太厉害了,
酸苦涌泻为阴,是相对于辛甘发散为阳而言的,阴阳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说阴,就必然要找到跟阴相对的阳。
按你的说法,前面说的阴阳,指的是体用,而不是升降。
 
作者:?独孤园丁? ??时间:?昨天?22:33
lyjun2401 发表于 2015/4/11 22:21
汗!老大,你这把阴阳混淆得也太厉害了,
酸苦涌泻为阴,是相对于辛甘发散为阳而言的,阴阳不是绝对的, ...


看来你只能慢慢地想去了。。。
 
晚安!

 
欢迎光临 民间中医网 (http://www.ngotcm.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X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高血压招数多
论五脏苦欲补泻学说对组方遣药的指导
《汤液经法图讲记2》-2:为什么要还原中药的五行属性?
强力定眩片的中医功效和中医适应症是什么?
(6)[转载]对于经方组方的初步认知
第149篇 当归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