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06年修建宜万铁路时,18万立方米暗河从隧道冲出,场面惊心动魄

宜万铁路是我国建筑史上修建难度最大、公里造价最高、历时最长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的修建,让铁路沿线的恩施儿女们等待了整整百年之久。

可是在修建宜万铁路的时候,我们的铁路工人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当修建马鹿箐隧道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很大的意外事故,这场事故导致了十一人丧生。

当时修建马鹿箐隧道的有很多大学生,他们的家人在知道这边的情况后,纷纷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回家工作,他们认为哪怕是回家做个小生意讨口饭吃,也不能再让他们继续干这么危险的工作了。

工程事故的频频发生,让很多的铁路工人都心生犹豫,他们不知道这个难度系数最大的宜万铁路,到底还能不能建成。

难道宜万铁路的修建要从此搁置吗?如果继续修建的话,这些见所未见的难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其实宜万铁路的修建,在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1903年6月,四川总督锡良刚刚任职,他在乘舟到达宜昌的时候,见识到了入川路途的险恶。为了改善四川的出行方式,锡良立刻奏请朝廷,希望能批准修建一条川汉铁路。

甲午战争后,兴建铁路成了一种热潮,而清政府更是把修建铁路当成了国家自强的途径。当时的中国只有个别的省份拥有火车,而四川却一条铁路也没有。

当时四川世代都渴望着能有一条铁路,把天堑变成畅通无阻的道路,可是想要在四川修建铁路,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

因为它的东面是层峦叠嶂的三峡,西面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不仅如此,它北有秦岭逶迤,南有乌蒙磅礴,所以数千年以来,四川人一直被这些崇山峻岭所困。

从古代开始要想出四川,就必须要走水路。可是如果想从成都到重庆,那么走水路至少也得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当时各国列强几乎控制了中国铁路的筑路权,这个时候,中国民众纷纷要求清政府收回筑路权,兴办铁路。后来光绪帝批准了锡良的请求,让四川人自己筹备资金修建铁路。

1903年12月,清政府颁布了《铁路简明章程》,这个章程上规定:各省官商只要经过清政府同意,就可以兴建铁路。从那个时候开始商办铁路成为了一条国策。

1904年年初,川汉铁路总公司正式在成都建立,他们首先规划的路线是:从成都开始,途径重庆、宜昌,然后到达汉口,这条铁路全场3000公里。

可是修建川汉铁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采用的是“田亩加赋”的方法,所以当时的四川人民全都成了川汉铁路的原始股民。

在经过多方筹集后,川汉铁路的建筑资金就达到了1670多万两白银,这笔资金可以说是当时商办铁路中最大的一笔路款。

他们能筹集到这么多钱,不是因为四川人很富有,而是因为修建铁路是他们盼望已久的一件事情,所以他们不论贫富贵贱,全都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1908年11月,詹天佑授命担任了川汉铁路宜万段的总工程师,当时的川汉铁路一共分成了三段,分别是宜昌至万县、万县至重庆、重庆至成都。

1909年詹天佑到宜昌勘察路线,他决定先修宜昌到秭归这一段,这段铁路全长160公里,它的修建难度非常大。如果能把这一段打通,那就相当于打通了川汉铁路最大的瓶颈。

1909年12月10日,川汉铁路的开工典礼在宜昌顺利举行。詹天佑为了更好地完成修建铁路的任务,还专门在粤汉、京张等铁路段召集了6000多名铁路工人。

铁路工人最多的时候,达到了四万多人。他们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没有挖机,他们就直接用锄头挖;没有钻山机器,他们就用钢钎和铁锤打炮眼;没有炸药,他们就自己用土办法炼制。

在铁路工人不服输的拼劲下,宜归段铁路的路基已经铺到了现在的夷陵区上风垭,全长有20多公里。

1910年7月13日,他们开始铺设铁路坝到小溪塔段的铁轨,全长7.5公里,当年十二月开始就已经有三辆工程车来回运输物料了。

当时的中国由于技术十分落后,所以施工条件也非常的困难,再加上资金和管理上的种种问题,宜万铁路的修建进度十分缓慢。

除了已经铺成的宜昌小溪塔段的铁轨外,其他地方的路基都还没有修好,而且很多重点隧道的进展也很缓慢。

当西方列强看到我们自己建设西方大动脉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使用各种手段,想把我们的修路权夺走。

1911年4月,清政府与英国、法国等国家的银行集团签订了贷款合同,他还取消了川汉铁路的商办模式。

清政府在西方列强面前选择了妥协,他们同意了日本的借款要求,还不惜一切代价地颁布了铁路国有的政策。同时他们还把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国有化”,然后又将这两条国内铁路干线的建设权,出售给了贷款国。

清政府的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从而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的爆发,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武昌首义爆发后,宜昌革命党人纷纷揭竿而起,他们一举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与此同时,修建川汉铁路的项目也最终宣告破产,从那个时候开始,宜昌的铁路坝也渐渐地成为了废墟。

1913年6月,交通部接下了川汉铁路的烂摊子,之后川汉铁路的驻宜公司正式宣布解散,而历时五年的宜昌铁路就这么宣告结束了。

一直到1964年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成为了建设中的先行军,而川汉铁路也再次回到了大家的视线中。

当时的中国想要修建铁路可以说是非常的困难,因为当时的国家收入只有400多亿,而用在基建上面的费用就高达170亿,而且还要从里面拨出20亿来修建宜万铁路,这对当时的中国国力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1995年中央接到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代表向兴平的议案,他联合了六十三位人大代表向党中央表达了对重启宜万铁路的期盼。

随后铁路部对宜万铁路进行了多次的勘查和研究,于是在2001年,宜万铁路项目被正式纳入了“十五计划”。

2003年12月1日,宜万铁路这条被称为“中国地质条件最恶劣的铁路”正式动工,而恩施儿女的百年梦想即将实现。

宜万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高风险的山区铁路,它的修建可以说是历尽了万千磨难。它的沿线地区有很多高山、溶洞和地下暗河,这就给铁路工人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宜万铁路也被称为“集西南山区铁路艰险之大成”,它的建筑条件非常的艰苦和危险,它可以和难度系数很大的“天路”——川藏铁路相提并论。

在刚刚开始建设宜万铁路的时候,为了避开那些危险的地段,相关人员已经考察了两大线路了。一条线路是沿清江,从宜昌开始,途中经过恩施、利川,最后到达万州。

另一种是沿长江,它也是从宜昌开始,途径秭归、奉节,最后到达万州,可是这两条安全的线路却没有被采纳。

这是因为清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恩施利川,然后一路向东,几乎与长江平行,清河河谷地势低缓,相对开阔,再加上它的坡度比较小,所以非常有利于铁路工人施工,同时这里还能大大的增加铁路的运输能力。最后选择放弃这条线路的原因,就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因为清河线路经过的地区是鄂西和渝东,那里属于偏远山区,所以那里没有受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整体的生态环境都非常好。

当铁路勘察人员到清江实地考察的时候,就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了,他们在惊叹眼前这番景色的同时也心生忧虑,因为一旦沿着清江修建铁路,那么眼前的这些美景就一定会遭到很大的破坏,所以专家们在经过讨论后决定放弃这个方案。

而另一条沿长江的线路之所以被放弃,也是出于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考虑。

除了这些因素,长江附近还有很多滑坡、堆岩等不良的地质带,而这也会影响到施工的成本。再加上沿江筑路与国道的距离太远,所以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起不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他们只好放弃了这两条容易的线路,选择了非常艰难的“穿山”方案。

宜万铁路的线路需要跨越长江,所以他们是要修建过江隧道还是架桥过江,就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

修建宜万铁路,除了有资金和建设难度上的问题之外,还需要考虑到保护动物这一问题。

1999年,有专家在宜昌葛洲坝下游八十公里的江段,发现了中华鲟的繁殖地。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们会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到达宜昌江段,然后会一直待到十月至十二月初产完卵后,才会回到海洋里继续生活。

可是如果在宜昌修建铁路的话,施工的爆破声就会惊扰到中华鲟的繁殖洄游,为了更好保护濒危的中华鲟,铁道部组织了一百七十多名专家进行了长达四天的激烈讨论,他们最后选择了“架桥过江”的方案。

专家们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小对中华鲟的影响,他们对这里进行了很多次的实地勘察,就连大桥的设计稿件也重复地修改了很多次,他们还新增了隔震支座、环境监理和设立专门运输弃渣的船只等措施。

我国在青山绿水间修建铁路,在珍稀野生动物栖息之地修建铁路,我们的铁路建设者选“难”不选“易”,这既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同时也是对自身实力的足够自信。

我们的铁路建设者既然选择了“难”的这条道路,那么他们面对的困难也会相应地增加很多。

宜万铁路全长337公里,其中就光桥梁和隧道的总长度就达到了278公里,占整条线路的74%,而隧道里面还有70%的地方属于石灰岩地区。

铁路建设者克服了种种困难,他们在崎岖的武陵山脉中架起了253座桥梁,在无数个变幻莫测的溶洞里穿凿了159个隧道,宜万铁路也被称为“桥隧博物馆”。

宜万铁路除了穿凿隧道特别困难,就连“治水”之路也是异常艰难。

当铁路工人在一些大的溶洞里建造隧道的时候,他们身处的溶洞很有可能就在两三百米高的水下,所以他们修建隧道不怕坚硬的岩层,就怕那些无孔不入的“水”。

宜万铁路在刚刚开始修建的时候,就面临着大量涌出地下水的现象,这个现象也叫高压富水充填溶腔“突水”。

高压富水充填溶腔的充填物一般就是水、砂、泥以及块石,而且溶腔还和地下暗河相通,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补给源,所以会形成势能、动能巨大的泥水混合体,从而加大了修建工人穿凿的风险。

宜万铁路中全长不到7公里的白云山隧道,中铁十八局的铁军凿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它的三个进口溶洞分别到达了29米、300米和320米的长度,它们每天的最大涌水量达到了42.7万吨。

当初穿凿宜万铁路的最高点齐岳山隧道的那时候,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

因为齐岳山隧道在穿凿时,需要通过3条暗河、15条断层以及揭示溶腔138个,当时的实测水压最高达到了2.3MPa,这种水压足以将水从地面送到100层楼的高度。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齐岳山隧道一共突泥突水38次,其中有5次被突水淹没,而最长的一次直接淹了1374米,当时中铁十二局抽了两个月的水,才把隧道里的水抽完。

马鹿箐隧道更是位于宜万铁路八大风险隧道之首,号称“卡脖子工程”。马鹿箐隧道从2004年6月开工到2009年顺利贯通,更是经历了19次大型灾害事故。

2006年1月21日,马鹿箐隧道刚刚打通的时候,人们还没有来得及高兴,突然一阵汹涌的洪水就倾泻而出了。当时的隧道口直接掀起了比隧道还高的大浪,水域达10米宽。

在这些洪水面前,数十米长的钢轨像树枝一样被轻而易举地冲走,并堆叠在了一起,那些重达30吨的工程车也直接被冲到了1公里以外。

人类在这种大自然灾害面前显得无比的弱小,当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被泥水直接吞噬了,这场灾害造成了十一人丧生。

2008年4月11日下午,马鹿箐隧道的进口泄水洞里有一个施工设备突然倒塌,当时有五名工人跑到了洞内抢修,可是他们还没有修理完,就被突然涌出的江水给吞没了,隧道内突然涌出的十几万立方米的水,直接导致四人死亡,一人失踪。

龙麟宫隧道全长3400多米,修建工人在那里开挖揭示各类溶腔80多个,里面包括两个超级大溶腔,其中的一号溶腔到目前为止,还是我国铁路修建历史上最大的隧道溶腔,它长约120米,宽约60米,高约220米,回填了40多万立方米的土石。

修建隧道的突发事故频频发生,这也让大家非常的担心,他们不想再看到有任何一个战友失去生命。当铁路工人的家人知道这个工作这么危险后,都劝他们赶紧回家。

难道宜万铁路要成为新世纪中国铁路建筑史上的遗憾吗?宜万铁路要永远停留在工程图纸上吗?

经过这么多的磨难后,铁路的建设者也没有丝毫退缩,因为他们知道就算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那么也总得有人来解决它。

为了更好地保护工人们的生命安全,中铁局还专门下达了命令,那就是在没有解决方案之前,任何人不得进洞!

后来铁路工人们开始了头脑风暴,他们想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一个名为“复杂岩溶隧道释能降压”的方案出台了。

这个方案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把通道里的阻碍全都清理掉,这样就会很大程度的减小水压,然后再让那些水按照规定好的路线排出,让它们重新回到大自然里。

这个方案的施工要点就是:探介质、锁边界、选时机、精爆破、严监控、畅排放、细处理和勤检查。

“复杂岩溶隧道释能降压”的方案,全面攻克了隧道穿越高压富水断层、高压富水充填溶腔设计、施工的世界级难题。这些困难解决后,宜万铁路的修建开启了加速模式。

2009年12月10日,齐岳山隧道全线成功贯通,当初修建它的时候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可是坐火车通过只需要五分钟。

至此,宜万铁路全线的高风险隧道已经全部贯通完毕,他们进入了铺轨的阶段。

2010年12月22日上午10点18分,一声声由远及近的火车汽笛声响彻了鄂西群山,而我国建筑史上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正式通车!

宜万铁路的路段造价,创下了中国铁路建筑史上最高的记录,我国一共在宜万铁路上投资了225.7亿元,平均每公里耗资约6000万元,而青藏铁路平均每公里只花费了2900万元。同时宜万铁路也是中国修建得最慢的铁路,它是五万多人花了七年的时间才建好的。

宜万铁路的修建,给了恩施儿女们一个摆脱山水羁绊,去往更广阔世界的机会,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鄂西、渝东封闭已久的“山门”。

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铁路工人,是你们的不畏艰难、勇于奉献,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安全出行,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你们的辛苦付出我们会永远记在心里,致敬那些“不平凡”的铁路工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宜万铁路——中国最难修建的铁路
宜万铁路 穿越山区 成中国铁路 最铿锵一章 (组图)
七律·川汉铁路遗址感怀
悠悠大公桥(36)
中国施工最艰难的铁路 武陵大山中天价造“天路”
宜万铁路:我从万山腹中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