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知的“具身性”

“具体化”的认知过程,就是“具身”的认知,“肉身”认知。

人的“肉身”的生理体验和人的精神或即心理状态之间,有着丰富的联系。生理体验能够“激活”精神感觉,反之亦然。

认知的“具身性”有多个意义。

认知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方式以及环节,是被人的身体的生物属性所决定的。最明显的例证,是人类关于深度知觉的发现。

譬如对于深度知觉而言,两眼视差——双眼视网膜映像的差异,是人的认知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这种差异同身体的“位移”即头部的转动有很大的关系。身体的运动尤其是头部的转动使得双眼网膜映像出现明显差异,促进了深度知觉的形成。因此,身体的前后运动和头部的转动实际上构成了知觉信息在“纵深”意义上的加工。

人的感知能力,如知觉的广度、阈限,可感知的极限宽度与深度,都是身体的物理属性决定的。

认知的内容也是人的身体提供的。

人对身体的主观感受,身体在活动中的体验,为人的语言和思想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内容。认知就是人的身体作用于物质世界、文化世界时出现的结果。

人类的抽象思维大多是隐喻的。所谓隐喻,就是暗喻,隐含的比喻,用一个事物来理解另一个事物,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例如,把爱比作旅程。以旅程隐喻爱,意味著爱有一个开端,但是不一定有一个尽头。旅程有欢乐有辛苦。有意外的发现,爱也同样如此。

人类的抽象思维大多利用了隐喻性的推理,即使用熟悉的事物去理解不熟悉的事物。

但是,如果穷根溯源,人们最初熟悉的事物是什么呢?那就是自己的身体。

人的身体以及身体同世界的互动,提供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最初的最原始的概念。上下、左右、前后、远近、高矮……都是以身体为中心的,冷、热、温、凉……也是身体感受到的。

人类以这些身体中心的原型概念为基础,发展出其他一些更抽象的概念。如形容情感状态,使用了热情、冷淡、兴高采烈、死气沉沉、精神高涨、趾高气昂等等概念。以身体为中心,把上面的、接近的视为积极的,把下面的、远离的,视为消极的,所以有了提拔、贬低、亲密、疏远、中心、边缘等概念。

生活中的概念或术语,追根溯源,都与身体的感觉、活动或位置有关。

认知是“具身性”的,而人的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身体、环境和认知,组成一个动态的统一体。所以,认知并不是开始于人的传入神经的刺激作用,结束于神经中枢提供给外导神经的信息指令。相反,认知过程或认知状态早已扩展到了认知主体即认知者所处的环境。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外部世界是与知觉、记忆、推理等过程相关的信息储存地。认知过程是个混血儿,既有内部的动作,也有外部的回应。

在认知操作中,个体的人会利用储存在大脑中的既有信息。这种认知操作,理所当然地应该被视为认知过程的一个部分。但是在认知过程中,人也利用储存在环境中的信息,如纸张、铅笔、计算器甚至房间中的灯光和装饰品。

如果利用脑内信息的操作,被认定为认知过程。那么,利用环境信息的操作,为什么不能被视为认知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呢?

在解决乘法问题时,除了铅笔与纸张,还有印刷在文具盒上的“乘法表” ,乘法表中的句子紧密地融合于认知的动作中,我们没有原则性的理由把它从人的认知过程中分离出来。

就是说,我们没有原则性的理由把环境和外部物体从人的认知系统的其他成分中区别开来。

以这样的或那样的方式,人类把环境结构纳入认知过程,纳入信息加工过程,环境中的万事万物因而变得更加友好,因为它为人类的认知做出了不可或缺的服务,让人在认知中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本书已经解决了认知中的这种具身思想的来源。“具身认知”并不是拍脑袋的结论,它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是欧美哲学家反思和批判“二元论” 、反思和批判“二元对立”的产物。

海德格尔曾试图以“存在”概念超越二元世界的划分。

“存在”是宇宙中的存在,是世界上的存在。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划分,主客的界限是模糊的。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用我们的身体以合适的方式与世界中的其他物体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对世界的认识。

梅洛·庞蒂也早已提出了具身哲学思想,主张知觉的主体是身体,而身体嵌入世界之中,就像心脏嵌入身体之中,知觉、身体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具身”思想可追溯至更早,美国学者詹姆斯和杜威的“机能主义”就指出,把经验和理性分开是错误的,一切理性思维都是以身体经验为基础的。

詹姆斯的情绪理论,直接提出人的身体在心智和情绪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

此外,瑞士学者皮亚杰和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也认为,认知和其他高级心理机能对外部活动是有依赖性的。

“具身认知”在其理论初始阶段,不过是一种哲学思辨而已。思想家们反对“二元论” ,倡导认识的主体与世界的不可分离特性。后来,哲学的认识论探讨逐渐变化了,发展成了认知科学的哲学思索。

如今,“具身认知”已经走向实证探讨,从具身的角度看待认知过程,许多实验也支持了具身认知的理论和观点。

有这样一个实验:作为课程学习的组成部分,实验者要求学生参加一个测试耳机舒适度的测验。他们告诉学生,这种耳机已经在各种条件下,如听课、走路、跳舞等条件下进行了测试,现在要测试的是在平行移动头部即摇头和垂直移动头部即点头的条件下耳机声音的质量。

接下来,学生被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头部平行移动组、垂直移动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需要移动头部,只要简单地打分就可以。

在随后的测试中,被试者首先听到一段音乐,然后是广告商对这款耳机的推荐。最后被试者需要完成一份简单的答卷。问卷的第一项内容是给这款耳机打分,第二项内容是回答是否同意广告商的观点。

统计结果证明,头部垂直移动即点头组无论是给这款耳机的打分,还是赞同广告商的观点方面,分值都大大高于另外两组,而头部平行移动即摇头组在两个项目的分值上,远远低于其他两组。

“点头”的身体运动,增强了积极的态度,而“摇头”的身体运动,强化了消极的态度,实验结果同具身认知的基本理论是一致的。

还有这样一个实验。被试者是大学本科生,被试者被告知,参加的是一个工效学的实验,研究各种身体姿态对完成某种任务的影响。每次实验有六个被试者参加。

实验情境分为两种:在一种情境下,被试者被要求采纳一种所谓的“工效学姿势”,低头、耸肩、弯腰,给人一种垂头丧气的样子;在另一种情境下,被试者采纳的姿态是腰背笔直、昂头挺胸,给人一种趾高气昂的印象。

为了防止被试者之间情绪的相互影响,他们是隔离的,相互看不到。

接下来,被试者根据实验者的要求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任务完成之后,被试者被告知他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可以获得实验者的酬劳。

在实验的最后阶段,被试者要完成一个答卷,回答关于他们此时此刻的心境的各种提问,询问他们是否为出色完成任务感到骄傲等等。

结果发现,在前一种情境下,被试者为他们自己取得的成绩,体验到骄傲情感的平均数是3.25,而在后一种情境下,被试者体验到骄傲的平均数是5.58。

实验结果说明,情绪是具身的,认知并不是情绪形成的惟一因素,人的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对情绪与情感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人的记忆中情绪信息,当然也是有“具身”特征的。

在一项研究中,被试者根据主试者的指令,以“是”或“不是”的简单方式对诸如婴儿、鼻涕等词语做出判断,看看是否这些词语对人有反应,掺上喜悦、恶心、愤怒等情绪色彩。此前,这些词语已经被其他人评估为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在实验中,主试者利用肌电扫描仪记录被试者面部肌肉的活动。

在另一项实验中,被试者要判断的词汇不是一些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些表述情绪状态的抽象形容词,如喜悦的、狂怒的、令人作呕的等等。

实验结果显示被试者在做出判断时,“具身”的情绪反应伴随着整个认知过程。通过肌电扫描仪记录的面部肌肉的活动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在判断“鼻涕”是否具有情绪色彩时,被试的面部提肌开始活动,表示被试者显现了厌恶的表情,似乎被试者首先以身体展现这种情绪反应,然后才产生认知上的判断。

有关抽象情绪概念的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被试者首先有具身化的情绪反应,然后才得出判断的结论。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为了排除干扰因素,主试者安排被试者对同样的概念做出判断,判断其第一个字母是否为大写。结果显示,在这类判断中,没有面部肌肉的激活。这说明,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身体反应在先的,换言之,是“具身化”的。

认知,是具体化的“人”在具体化的环境中产生的,储存在记忆里的认知信息,也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同身体的特殊感觉通道相联系的。

当“人”在语言和思维中使用这些储存的信息时,“人”仍然在身体的同一感觉通道模拟该事件,这一点也已得到实验的证实。

在实验中,实验者考察被试者在使用不同感觉通道加工信息时,从一个通道转向另一个通道所耗费的反应。

他们发现,如果被试者在完成了听觉信息通道的任务后,完成视觉通道信息加工的时间就明显变长,被试者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才能精确定位视觉对象的位置。但如果两个任务使用的都是视觉通道,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被试者在确定了柠檬具有酸味之后,就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才能把“炸弹”和“巨响”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两种信息加工发生在两个不同的身体感觉通道上。这说明,认知是同身体的感觉通道联系在一起的。“人”的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在认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的概念知识获得,也有具身特性。

依照早期认知主义的理论观点,概念,本质上是符号表征。当思维进行时,概念被还原为符号运算,而不是神经现象。现在知道了,概念是“具身”的,概念定位于“人”的“感觉——运动”系统。“人”的“感觉——运动”系统不仅给概念提供了结构,而且依照身体在世界中发挥功能的方式,界定了概念的语义内容。

研究者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手段,研究了“抓握”概念。

他们发现,想象中的抓握和实际的抓握动作,使用的是同样的神经基质,即被试者在做出实际的抓握动作和在想象中做抓握动作时,大脑中枢中的兴奋点是一致的。“人”在头脑中执行抓握的动作,实际上是“感觉——运动”系统的肉身体验决定的。

更为精确地说,“人”的头脑中的抓握概念,实际上是“复盘”身体的“感觉——运动”执行过的动作。

认知过程中的“理解” ,实际上借助了想象中的动作。实际的动作和想象中的动作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构造决定的。所以,“理解”是“人”的一种想象,就像知觉和行为一样,都是“具身”的。

具身认知的研究正在成为一种思潮、趋势和新的取向。

有证据表明,近年来,多种学科的研究者已在严肃认真地接纳知识的具身性概念,考虑知识对身体状态和大脑的特殊通道系统的依赖性。认知学正在经历一场重要的变革,原生态的、自然条件下的认知研究政治兴起。

具身教育学引领人在“感性——诗性——灵性”的道路上前进,支持“认知”的具身化、肉身化理论和观点。。

身体在认知中的决定性作用

作为认知科学中新兴的学科具身教育学,它的实践性、体验性和具身性、身体性原则是其“认知”的重要元素。

关于人的“认知”,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是西方研究的主流。起初,计算机参与“模拟” ,其后,神经科学占据主导地位,两种模式都在探求人的认知机制,因此被称为“认知主义” 。

有证据表明,由于文化人类学、认知语言学、哲学、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思想和技术的推动,认知研究产生了“后认知主义”变革。在变革中,出现了焦点论题“具身认知” ,亦即“身体认知” 。

“具身认知” ,就是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认知。认知是身体的结构、活动、感觉和体验决定的看待世间万物的方法和结论。

传统认知主义比较“教条” ,主张“认知”是个“量” ,是可以计算的。所以其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运算,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本质上是一种计算过程,所以,“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 。

如果把大脑比作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认知”就是运行在大脑这个“硬件”上的“程序”或“软件” 。人脑和计算机都是形式系统,是操纵“认知符号”的器官和机器。

计算机依据人设定的逻辑规则进行符号运算,人的认知过程是基于先天或后天获得规则,处理和操作大脑接收到的信息。

计算机程序或“软件” ,在功能上是独立于硬件的,那么从理论上讲,人的“认知”在功能上独立于大脑,进而独立于身体,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离身的” 、“他性的”不依赖身体的独立功能。

具身教育学对这种“离身的认知”提出异议。

具身教育学认为,人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和发端于身体的,身体的构造、神经的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的活动方式,决定了人的实践和体验的方法,甚至还有风格、方式。

人感知世间万物,跟人身体的解剖学结构完全一致。如果人的生理结构不是现在的这样而是某种动物的那样,人所感知的世界就会是另一番模样。

因此,认知是身体的认知,智慧是身体的智慧,离开了身体,认知和智慧就不存在了。

也因此,我们需要对“身体”进行认知。

研究身体的认知,不能不研究身体的“结构”和身体结构的认知功能。

人类特有的身体结构,决定了人类特有的认知功能。任见早期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提出人作为“存在”的奇迹性。如果说人是地球上动物的一种,那么把所有的动物排一排队,第一名是人,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差距简直不可思议,难以理解。千百年来,似乎只有宗教诠释得了这个“存在” 。

作为直立行走、身体光洁、没有尾巴的哺乳动物,人是惟一的。

人的大脑结构,传统认为,得益于人的身体的直立以及手的解脱、眼的开放、鼻孔的气流顺畅,也促成了人的声带结构、发声功能和语言乃至文字的形成。

人的特殊的生理本能、生理功能以及生命欲望,人类拥有的特殊的心理功能和情绪欲求,都是身体结构所决定的。

人的身体结构,带来的身体的生理反应、知觉能力、内在情绪、好奇心态、求知欲望、直觉和想象、尝试和冒险等思维和实践,以及激情、灵感、顿悟、潜能等,决定人的认知功能和认知能力。

人的身体结构为什么会有特殊的认知功能呢?

历史发展到十九世纪下半叶,人类中的学者开始发现“结构” ,发现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有结构。进入二十世纪,人类对事物的结构有了更多的探索发现,形成了如下的观点。

首先,一切事物都具备结构。而一切结构都是整体的,是由许多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秩序组成的。整体系统的结构就是所有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任何要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

人们通过阐释结构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相关领域的各种现象、特征和功能的“认知” 。

在整体与要素之间,整体结构是主导的,就像机器,各个零件只有在整台机器的结构系统中才具有意义,才产生相应的功能。

其次,一切结构都具有层次。一般而言,其深层结构往往负载着事物的本质,较少受到外层元素的影响。人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认识事物的深层结构。至于事物的表层结构,大多体现的是事物与外部的联系,表层结构可以比较方便地通过人的感官认知。

其三,结构既决定本质特征,也决定价值功能。一切事物的结构一经形成,就会保持它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功能的稳定、持久。

法国结构主义思想家列维·斯特劳斯在运用结构主义的分折方法揭示人类思维的结构原型时指出,原始社会的亲属结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相反,这种结构却控制着人的思想与行动。

列维·斯特劳斯进而得出反历史主义的结论:人的先验理性结构,决定人的社会活动。一切历史事件,无论其多么丰富多样,只是稳固的社会关系结构的表征而已。

由此看来,人的身体作为万事万物之一,也遵从一般事物的结构规律和功能特点,而结构决定功能。而在人的认知和实践问题上,教育决定特征、功能决定结构的理论是不正确的。

自古迄今,地球上的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归根到底,决定于人的身体结构、生理结构和社会结构。

特别是人类拥有的、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身体结构,决定了人类的一切本质、功能和属性。

这种观点,不仅适用于对人类的生理、行为、实践的解释,也适用于诠释人类的认知过程。遗憾的是,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到了现代,对人的认知功能的研究和评价,都局限在人的大脑,至多带上中枢神经系统,认为只有大脑是思维的器官,而大脑包含在整体性的人的身体结构中这个重要的情形被无视了。

结论是,人的单独的大脑不仅不能从事任何思维和认知,而且大脑也不是从事认知活动的惟一器官。人的认知是身体的整体认知,不是某个器官的单独活动。从人的五种感官,到整个身体,都是认知器官的构成要素,所有的要素共同结构了人类的生理、心理、认知和行为系统。

认知是身体行为,是整体性的和系统性的,所谓“牵一发动全身” 。

人的大脑的认知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素材,来自身体及其经历,人类认知的原料和基础,甚至超越五种感觉,而来自于遍布于人的整个身体的感觉,包括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局部感觉和整体感觉。

因而,人的身体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库和智慧库。人类智力的演进,群体的进化,文明的发展,说到底也来自于人的身体的进化和发展。没有人的整体性身体及活动,就没有人类的一切认知和文明的产生、发展。

古代的希腊人,推崇奥林匹克精神,因而拥有健康的身体和高超的智慧。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就十分关心人的身体的整体性认知能力。恩培多克勒说:“你要用各种官能去观察,判断每一件事物是用什么方式才是看得清晰的。不要以为视觉比听觉更可靠,也不要以为轰鸣的听觉比清晰的味觉更高,也不要低估其余各种感官的可靠性。”

恩培多克勒还指出:“人的知识随身体的改变而改变,人的智慧因身体滋养而日增。他们的体质怎样改变,心灵中的思想也发生怎样的改变。”

美国认知哲学家、孟菲斯大学哲学教授肖恩·加拉格尔,通过一些病理实验证据搭建了有关身体形象、身体结构和身体功能的模型,发现“在某些被忽视的情况下,例如身体的一侧从身体形象中排除,然而身体模式仍在运转。相反,在神经受阻病人中,身体模式失踪了,但身体形象似乎完好无损。”

加拉格尔专门讨论了神经阻滞患者伊恩·沃特曼的病例,深入分析了身体模式在整合身体和环境两者中正常运作的重要作用,最终表明:无论是婴儿的模仿能力,还是病人对截除肢体的幻觉,都证明“至少在某些方面,身体模式和身体形象与生俱有” ,也即人的身体结构和身体功能先天地决定着人的行为和心理。

具身教育学所强调的“求索——探险——体验——愉悦”的认知过程,就是人的完整的身体的参与过程。

在认识论中,人们长期关注“认知”的主体、对象、方法和结果。所谓“主体” ,一般指人,主要指个人,亦即“我”或者“自我” 。

“我”或者“自我”当然是指肉体和心灵的统一体了。然而在如此清楚明白的概念中,多数人还是要把“我”或者“自我”界定为“我”的意识、思维、精神或心灵,无视身体的存在和价值。

人的认知当然不只是大脑思维,而是身体的综合性活动过程。大脑在身体中,认知过程就囊括在整个身体中。就像“衣食住行” 、“吃喝玩乐” ,是身体行为一样,不只是脚在走,嘴巴在吃,没有身体,脚和嘴巴什么也不会干。一个人懒惰,不是脚不愿走路,一个人厌食,不是嘴巴不想吃东西。

那么,人在认知活动中,身体的作用究竟如何呢?

人对周围万事万物的认知是身体化的。世界是被人认知和被人解释的世界,以人的身体为参照的认知和解释。

身体跑起来,叫运动,叫“动” ,身体停下活动,叫静止,叫“静” 。身体对棉花的感觉,称为“软” ,身体对石板的感觉,叫做“硬” 。

超过人的身体的事物,被称为大,“大象、大马、大老虎” ,比人身体小的事物,则称为小,“小猫、小狗、小老鼠” 。比人的身体高者,称为“高” ,反之则称为“矮” 。人的身体能够轻易承担的重量称为“轻” ,反之则称为“重” 。能容纳下人的身体且还有富裕的地方,称为宽敞,反之则为狭窄。人能看见的地方,称为光亮,不能看见的地方,称为黑暗。

人之身体存活为“生” ,结束存活为“死”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总之,无论什么时间,无论什么地方,人的认知和实践的主体,都是身体。人的身体是认知和实践宇宙万物的基础和根本。身体是“主” ,世界是“客” 。

在人类所有的语种里,大部分无生命事物的表达方式,都是用人体及其各部分以及用人的感觉和隐喻来形成的。如山有“头” ,山有“脊” ,针有“眼” ,壶有“嘴” ,锯和梳有“齿” ,玉米穗有“须” ,罗卜有“心” ,水果有“肉” ,岩石和矿藏有“脉” ,海水会“微笑” ,狂风会“呼啸” ,波浪会“呜咽” ,车轴会“呻吟”……可以举出无数多的例子。

显而易见,人在认知活动中,把自身当成了权衡世间事物的标尺。人把自己“变成”了世界。

反过来看,世界在人的认知中,也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身体,或是身体的缩影。

人类不仅把自己的身体、精神和情感,都用于对宇宙万物的描述和表达,而且对许多事物的描述,直接采用拟人手法。

自古迄今,哲学和文艺中的“拟人说” 、“拟人手法” 、“拟人构想”等方法,在思考和创作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类似“大地母亲” 、“祖国母亲” 、“君权神授” 、“上帝创世”等说法,就是实例。如果没有“拟人” ,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东西如抽象的神祇,就会让人感到隔膜,感到陌生。

因此可以说,人的身体不只是反应和感知的器官,也是创造形象、建构对象和传播信念的力量源泉,是沟通世界、破解万物之谜的钥匙。

人的这种身体化的认知功能,宗教借用得很多。

很多宗教都认为,整个宇宙来自于一个由人类幻想的神灵在统治,而神灵却具备人的意识。山有山精,海有海神,天上有上帝,地下有阎王,森林深处则有妖魔鬼怪,连“天国”都是人类社会被“优化”后的摹本。

这种通过人的身体的感觉和体验,再经由比较和想象,达成“认知”的过程,就是典型的“身体化认知” 。

人类为什么会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认知世界的出发点呢?

人在世界上,在海陆空中的感觉,就像鱼在水中、鸟在空中一样,就像其感觉决定于鱼的身体和鸟的身体一样,决定于人的身体。

人在水中,有漂浮的感觉和窒息的感觉,人在空中,有自由降落和万分恐惧的感觉,只有在陆地上,人才有直立、平衡、接近、疏远、紧密、踏实等等正常生存的感觉,正是这些差异的不同的感觉,决定了以身体为核心、为基准、为标尺的认知。

比如,人的视觉决定了人的身体与事物之间的距离,及其形状、体积和颜色,人的听觉决定了人的身体与各种声音之间的关系,包括音调、频率、优美或者刺耳认知,人的嗅觉决定了以人的肉身发出的体味为基准的对各种气味的判断,好坏,优劣。

人的所有的感官及感官获得的感觉,不仅定于人的身体,而且是人的身体在比较、称量、判断和做出结论。

人的感官及感官获得的感觉是正常的还是变异的,取决于人的身体的状态,也受到人的身体及各种感官的有限性的影响。因为,人的认知总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圆心,围绕着一定的半径,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认知。头顶上是蓝天,脚底下是大地,前后左右,是空间和方位。

是的,人的身体被包围在他的认知范围的中心位置。正是这种中心位置,人类一度认为,自己所处即是宇宙的中心。

在古希腊时期,思想家克罗狄斯·托勒密就构建了一种理论:天球层。托勒密认为,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外,一共有九重天包围着地球,天球层结构是透明的,即是人类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意识的最早的反映。

由于人类的身体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皆是“有限”的,活动空间有一定的范围,存在寿命有一定的长短,所以人类对宇宙万物的认知又必定是有限的。

实证主义就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只能局限于其自身活动所获得的经验,而不能超越经验,获得更多。就是说,人的身体的“存在局限” ,是人之认知的局限。在人的“局限”之外的东西,对于人来说,只能算作猜测或者假设。

事实也是如此,一般人总是更加相信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而不太乐于相信那些道听途说或传言和臆想。这是人的“身体化认知”的另一些重要元素:真实性、信任度等。

人在认知活动中,不但对周围万事万物的认知是身体化的,而且对人类社会的认知也是身体化的。

人本身,人类社会本身,都源于人的身体化认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类“八卦”的能力竟然是创建一个国家的基础
神与魔的由来,人类的终极进化之谜!
认知思维: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婴儿会思考吗?
中元怪谈(二):鬼怪文化盛行的心理学机制 | 机核
大脑如何幻化出我们意识到的现实?(震撼推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