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潮汕那些饼

潮汕茶点

【老婆饼】

【腐乳饼】

【朥饼】

【绿豆饼】

潮汕地区的潮州菜,它是广东三大菜系之一(其余两种为粤菜和客家菜)。潮菜的形成和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唐代大文豪韩愈曾写过《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它是古代介绍潮汕饮食的著名篇章,从诗中可以看出,早在唐代时,潮汕地区的烹饪技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潮菜以烹制海鲜见长,从选料到酱碟佐料,都要求新鲜美味、清而不淡、鲜而不腥、郁而不腻。鸳鸯膏蟹、蚝烙、清汤蟹丸等是潮菜海鲜类的代表名作。

  潮汕小吃是潮汕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芭,历代民间点心师傅博采众家之长,搜尽地方之特产,精心制作,逐步积累形成丰富多彩,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艺术品。更以品种多样、用料讲究、制作精细、配料独特、味道可口而闻名遐迩。以下,向大家推荐必吃的潮汕小吃。

  糖葱薄饼,是由一层圆形的薄饼皮包住里面的长条状的糖葱的,形状是跟名字很相符的。糖葱是长条状,中间有许多通孔,像是多个葱孔并排粘在一起,合格的糖葱必须有十六个大孔,每个大孔周围又有十六个小孔。颜色雪白,所以叫糖葱。很多人通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认识了糖葱薄饼这一潮州特有的风味小吃。

  红粿桃又名红曲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长寿,故制桃粿正反映祈福祈寿的愿望。有些地方叫作粿桃和红桃粿,因为外形像个平面的红桃子。潮州家庭妇女,一般都能掌握这类食品工艺。由于整个过程必须从舂捣米粉开始,故做粿又称为舂粿。

  鸭母捻是一道广东省有名的汉族小吃,节日食俗。取其形似母鸭在水上游荡浮沉而撰名。本为元宵节的小吃,故俗称元宵。据传,宋代已有元宵节家家吃汤圆的习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团圆之意。

  牛杂粿条:每天早上5点多开始熬汤底,用最新鲜杀的牛骨、牛肚等放进生水,加入自制的配料,一直熬到10点左右;牛肉必须是最新鲜的,来源于附近的宰牛场,现杀现送过来,放在汤里涮一下就好;加上猪油,蒜蓉,鱼露等配料,最后洒下秘制特有的南姜,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牛杂粿条就做好了。

  咸水果在潮州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咸水粿形状小巧玲珑,像只厚厚的小碟,很洁净的白色。中间有个凹下去的地方,可以盛着加了辣椒酱、蒜蓉一起爆香过的潮州特产菜脯粒。冷冷的粿加上热热的菜脯,交织出特别的口感,粿滑润柔软,菜脯味芬芳咸香。很独特的味觉感受。

  糯米猪肠:糯米猪肠为潮州传统民间小食,历史悠久。一种很特别的猪大肠食法。原料:猪大肠、糯米、盐、香料。做法:先洗净猪大肠和糯米,根据个人口味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盐和香料,搅均匀;再把混了香料和盐的糯米塞进猪大肠里(糯米要适量,太多或太少都不好,以塞实涨猪肠为好),用针线或其他东西封住猪大肠两头,放进水中煮。把煮熟的糯米猪肠横切成一小片一小片,就可以拼出一个十分好看的拼盘。吃时再醮上红鼓油就能让人更加的回味无穷了。

  潮州肠粉:据说潮州肠粉是从广州那边传过来的,但潮州肠粉融进了潮州民间口味,在制作手艺和用料上改用潮州地区的原料,制作出来的肠粉也赋予了潮州的风味。滑滑的米浆皮上,打上一个鸡蛋,撒上几把白菜丝或竹笋丝、猪肉末、葱花、外加再撒上潮州土特产菜脯粒,淋上潮州人喜爱花生酱和卤汤,那味道实在让人怀念。

  潮州鱼饺与其他饺类不同,取海鲜为原料制成饺皮,一般选料于鳗鱼(学名海鳗),取其肉质细腻、鲜嫩。制作时用刀刮出鱼肉,放在砧板上,剔净鱼刺和筋条,再用刀压拍成鱼茸,盛于木盆内加适量味精、精盐拌匀成块,撒上薯粉垫底,用滚面棒将鱼茸块碾薄,用刀切成三角形鱼饺皮。以赤肉、白肉剁成肉茸,炒入方鱼末、葱白末、虾米末、荸荠粒、芝麻油和鱼露,拌匀成馅料,以饺皮加馅料卷成饺形。将上汤煮沸,放入鱼饺滚10分钟,配上香菜、芫荽、胡椒粉和芝麻油,即成汤菜。

  潮州春卷:春饼是潮州传统名小食,用面粉制成的圆薄饼皮放上绿豆畔(潮州方言,即去皮绿豆片)、蒜头白(即生蒜前面白色部分,切成幼粒)、香菇、虾米、鱼露、味精等包成的,形状为约10厘米长的条状,炸至呈金黄金成即可食用。春饼的皮酥脆,馅咸香,一口咬下去,只觉口齿留香,食欲大增,是一款不仅让潮州人四季都爱吃而且是来潮的客人不可不品尝的著名小吃。《舌尖上的中国2》第一集脚步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了潮州春卷。

  栀粽,也叫栀粿,是用糯米粉,按比例渗入栀子汁、食碱液、茶水混和,用纱布包裹装入竹箕蒸熟而成。吃时用纱线或小刀切割成小片,醮粉糖吃,栀粽营养丰富,既补中益气,又能清除肠毒。

  潮州手锤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州小食,在潮州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是非常讲究的,从选料、加工到具体操作要求是比较高的。首先必须选择当天宰杀的无注水的上等牛肉,然后用两把铁制专用锤刀在肉墩上将牛肉砸成肉泥,在砸肉过程中,要不时地观察肉泥的变化情况,砸成的肉泥要能粘刀,有韧性,无肉粒,呈粉红色,把砸好的肉泥放入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淀粉和盐水,用手顺时针搅拌,边搅边提边拍打边加水,直到肉泥表面光滑、细腻、有黏性、有气泡出现时,即可用手挤成丸子,放入凉水盆中,能浮在水面上的,不破不沉,才是佳品。

 潮汕地区东临大海,海产异常丰富,潮汕人作为海的孩子,从小到大都很幸福,因为我们靠海吃海,如果喜欢,天天都可以尝到不同的海鲜,品味不同烹调方法带来的味觉冲击要说最原汁原味的炮制海鲜方法就是:生腌(生卤)!啊!生腌!听起来好像有点重口,真的能吃?当然可以吃拉!而且还很美味,一点也不输给日式刺身料理,更有潮汕毒药之称的美誉!口水不多流了,赶紧看下来。

  潮汕烹调海鲜做法普遍繁琐精致,但卤海鲜的方法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常见的生腌海鲜有血蚶、虾蛄、蟹类、牡蛎、虾、薄壳、膏蟹、蟟蛁等海鲜,只要将姜葱蒜盐、芫荽、鱼露、辣椒、味精、酱油、香油等调料等按照比例做成腌料,既要渗入肉中,又不能太浓。将洗干净的活海鲜放进盆里泡半小时——两三个钟,就可以享用啦!

卤虾蛄(濑尿虾、皮皮虾)


卤咸蟹,有小的瘪蟹,也有大的膏蟹

卤咸红肉

卤生蚝

这几类应该是比较常见常做的,接下来介绍一些不是非常普遍的。

卤薄壳

卤车白

卤花蛤

卤蟟蛁

卤钱螺醢读钱螺鸡

 童年的回忆是最美的,特别是食物的回忆,有些食物虽然长大后很少吃到也没有记忆中的味道了,可是那种味道会一直留在心里相信我们潮汕的孩子的小时候都吃过的,瓜册、束砂、米筒、果味粘花“罗钉”……

【风吹饼】

  因极薄,薄得连风都可吹走,故名“风吹饼”。它是用糯米磨成粉浆蒸熟后,撒上芝麻晒干即成。风吹饼这种神物,记得小时候,每天放学就端着好不容易从爸妈那里拿到的1毛零花钱,跑到学校门口小卖部那里,换两张风吹饼,然后边吃边哼着歌回家,特满足!

【兰花根】

  兰花根,要经过制料、过筛、熬糊、出坯、炸制、挂衣等十多道工序。成品形似蚕壳,色黄饱满,组织泡酥,香脆化渣。金黄的色泽,入口化渣。不管是两鬓斑白的老人,还是天真烂漫的孩童,都对它情有独钟。

【南糖】

  南糖选料精辟,工艺独特,货真价实,别有风味。其主要用料是:精选花生米、新鲜猪油、优质麦芽糖和白砂糖。制作时把花生用猪油煎炸熟扣,铺平放在盘上,再把猪油、麦芽糖、白砂糖(按一定比例配料)混和,下锅加热,使熔化一体,变成胶状,称为“苷”,然后把“苷”浇灌在炸花生上面,均匀地渗透在炸花生周围即凝成南糖。胶软而不黏牙;花生粒香酥松脆。

【老花根】

  潮汕老花根(汕头话叫萨怕),吃起来有点脆,有油香味却无腻味,中间差不多是空心的,外面包的是一层芝麻麦芽糖,吃起来具有浓郁的芝麻香味,清甜的麦芽糖,越嚼越香。

 牛肉丸是广东省潮汕地区有名的汉族小食。来源于汉族中的客家菜。早期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们挑着小担在今日的潮州市挨街串巷叫卖。尤其是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泊在那里的客家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以罗锦章制作的牛肉丸最具特色而闻名。以后又有外马路大香山牛肉丸和镇邦街牛肉丸等,各小食摊档均有经营。改革开放以来,牛肉丸成为潮汕美食美名远扬,其中尤以用料上等口味正宗的垄美斋牛肉丸著称。

  要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除筋后切成块,放在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浆,加入少量雪粉(食用碱)、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大盆子)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捻肉浆,握住拳头控制从大拇指和食指成环状中挤出丸,用羹匙掏下放到温水盆里,再用文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食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加入适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番茄酱、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

  牛肉丸作为著名的潮汕小食,在潮汕已有近百年历史,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很有嚼头。

  据说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的很高,以前的牛肉丸都是手制的或许能作此表演,由于全由人工操作,所以成本比机器制作的要高。80年代初出现打丸机后,手打的传统制作方式也便日渐稀少。

  随着来汕的外地人及老潮州人希望尝到那种“掉地上还能弹得老高”的手打牛肉丸的要求也日益强烈,这才使美味的手打牛肉丸重现“江湖”,让越来越多人重新尝到了浪险好食(潮汕方言,意为非常好吃)的正宗汕头牛肉丸。

  食用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到初沸(煮时水不能太沸,否则牛肉丸就不爽滑),加入少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酱或辣椒酱、海鲜酱佐食。吃牛肉丸有不少人蘸辣椒酱,不过还是蘸本地特产沙茶酱最为地道。

  制造方法:

  传统制法是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两把特制的方形锤刀,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酱,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用手使劲搅挞,搅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潮汕的牛肉丸的口感十分棒,也是最正宗的!

潮州式

  牛霖10斤,肥肉1斤8两,鱼露1斤,潮州薯粉6两,虾米6两,金银蒜2两,沙茶酱2两【可不用】,胡椒粉,麻油各适量。

  制作:将牛肉,肥肉切小块,虾米洗净发好,切碎,将所有原料倒入高速搅拌机中打成肉胶,即成丸状,入70度开水中,慢火煮至水开,丸即熟[2] ,号称牛肉丸之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潮州牛肉丸&潮汕熏鸭
手打牛肉丸的做法配方 |(潮汕人进)求最佳的牛肉丸做法配方
五星级大厨考察潮汕餐饮,写的总结
1月11
舌尖上的潮汕之无海鲜不成宴
你以为美食的潮州菜,其实真的如是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