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用中药“药引”简介

                             常用中药“药引”简介

 

“药引”是中药独特的服药方法,起到引经药的作用,就是引导处方中的其它药或成方到达疾病所在的部位(经络和脏腑),这也是中药配伍的重要内容。我们若运用恰当就能加强药效,更好得发挥药物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

   生姜:一般用量3-5片,与其它药同煎,或切碎,开水冲汤送服中成药。生姜有散风寒、暖胃肠、止呕逆的作用,可用于风寒外感、胃寒呕吐、腹痛腹泻等症。可送服如通宣理肺丸、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等。如服药呕吐者,也可用姜汤送服。

   芦根:以鲜者为佳,活水芦根尤宜,常用20-30克,煎汤送服。芦根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止呕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或痘疹初起等。可送服银翘解毒丸、速效银翘片、小儿回春丹等。

   葱白:有通阳散寒之功,用于外感风寒,以葱白2-3茎切断煎汤送服,有帮助发汗的作用,也可与生姜同用,效果更佳。此外,服用治疗疔毒恶疮的蟾酥丸时,可用葱白少许同丸药一起嚼烂,以黄酒送下,有助消散之功。

   藕汁:取鲜藕洗净,切碎,加凉开水少许捣烂,用纱布包裹挤压取汁,现代可用榨汁机取汁。藕汁能清热止血,可用藕汁送服十灰散用于出血病症。

   萝卜汁:取汁方法同藕汁,有行气消积,助消化之功,可送服理中丸、良附丸、香砂养胃丸等。

   黄酒或白酒:酒助药行,活血活络,温经散寒。用于风寒湿痹、腰腿肩臂疼痛、血寒经闭及产后诸疾、跌打损伤和疮痈、寒疝等。活络丹、云南白药、三七粉、乌金丸、醒消丸等都可用酒送服。用量可因人而异,一般25-50ml左右。

   盐:咸入肾,故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常用淡盐水送服。一般用食盐2克,加水半杯溶化即可。

  米汤:米汤能养胃,某些治疗胃肠疾病的苦寒成药,如更衣丸,即用大米汤送服,久痢丹用小米汤送服。取煮米饭时的汤汁,不拘浓淡及用量,送服成药。

  红糖:有补血活血散寒的作用,妇科血寒、血虚之诸症,生化丸、益母草胶囊(片)、乌鸡白凤丸等,可用红糖冲水送服成药。此外,香连丸治疗痢疾,用糖炒成炭,熬水送服,有散寒止血扶正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成药的导航仪—“药引子”
中成药10种特殊服法可增强疗效,不容你错过!
中药“药引”知多少?
中医讲堂 药引子的重要作用
『妙水』送服中成药药效更佳
你听说过“药引”吗?下面为大家盘点一下中药常用药引用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