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杂科学:认识现代化本质的另一重要思维
复杂科学:
认识现代化本质的另一重要思维

文:毕道村  编荞麦

尽管大家对现代化本质有自己的看法,也摆出了各自的理由,但是我认为对现代化本质确有重新认识的必要性。
能否正确界定现代化的本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现代化的目标是否正确。前苏联为什么崩溃?人们谈了很多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对现代化本质的认识是错误的,列宁的名言,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就是共产主义既是明证。
正是对现代化本质认知上的错误,才导致他们用工业化对抗现代化,用指令性经济对抗市场经济,不但不对传统社会结构进行改造,反而将他推向极端。

▌复杂科学VS简单科学:复杂性才是世界的本质
二战以前的自然科学,虽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都属于简单性的科学。
牛顿说自然界是最简单的,一切貌似复杂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还原为最简单的过程。
人们把这种简单性科学的思维称之为还原论,再复杂的东西都可以还原为最简单的东西。
然而,简单科学未能解决系统转化的问题。以至于有困扰人们几个世纪的克劳修斯说热量会随着宇宙的膨胀而不断扩散,最后被稀释到无法做功的地步,以至整个宇宙安静了。
而达尔文讲的生物世界则完全相反,不断成长并不断地分杈,好象不断向上生长的树木。这个不断进步的生物世界又是怎样从不断退步的无机世界中产生?简单科学解释不了这个问题。
故此,人们说,牛顿能解释天体运行,却解释不了一个毛毛虫。而人类社会不仅属于复杂系统,还因为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而成为复杂系统中最复杂的适应系统。
现代社会又是这类系统中最复杂的系统,被哈耶克称之为宇宙中最复杂的系统。当人们连系统的转化规律都没有掌握的时代,人们又怎么能揭示出宇宙中这个最复杂系统的本质。因此,未能揭示出现代化本质,不能给现代化下一个科学定义是必然的,是时代条件决定的。
二战以后,自然科学突飞猛进,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宇宙大爆炸理论、系统科学等一系列新学科、新成果的问世,标志着自然科学从简单性科学时代进入复杂性科学时代。


自然科学的飞跃必然带来人类思维方式的大变革,导致了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兴起。复杂性思维方式并不否定简单性科学的还原论,只是后者在处理简单的线性系统时,它还是有效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复杂性科学发现了很多与简单性不相容的不平衡性、不可量化性、非线性、混沌性、模糊性等现象,他们在事物的存在和世界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简单科学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因为简单性是表面的,在它里面隐藏着极其复杂的机制,复杂性才是世界本质。
复杂性思维的认识原则与传统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比如,它重点关注事物的演化,而不是事物的存在。强调系统决定论,而不是机械决定论,重视事物间的非线性关系,而不是线性关系等等。


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根本特征

人们对现代社会的特点总能谈论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只有两点:
1、现代社会生产力之发达远过于传统社会;
2、现代社会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经济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制度创新层出不穷。
布罗代尔说,现代的增长也就是持续的增长,经济增长是持续不断,这是奇迹中的奇迹,甚至在危机时间,高潮也从不完全停止。
社会由机械时代进步到电气时代,又从电气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而传统社会从来没有迈过马尔萨斯陷阱。印度社会被人称之为活化石,中国封建社会是两千年皆秦制,社会发展迟滞不前的。
这样,我们总结出现代社会不同于传统社会两大特征,而这两大特征只能从社会结构中找到科学答案:
第一,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社会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之所以远过于传统社会,就在于现代社会结构的有序度超过传统社会。
比如木炭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构成,但是性质和功能却有天壤之别,原因就是它们的结构不同。人类适应、支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之所以远胜于其它动物,是因为人的身体结构远比后者复杂。
正常人劳动能力之所以比残疾人能力强,关键也是其身体结构不同于残疾人。我们知道,现代数字化部队战斗力远过于传统游击队,也在于两者组织结构不同,游击队不仅兵种单一,而且分散游击,彼此之间很少有联系。而数据化部队则是被数据链条串在一起的多兵种的联合作战。
现代社会的生产力之所以远远超过传统社会,关键是其社会结构截然不同于传统社会,它的要素构成复杂,各种专业化生产的经济组织,都处于相互作用的网络之中,生产力自然远过于小农。比如美国一个农民生产率是中国农民生产率的70倍以上,原因就是他的家庭农场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全社会帮他种田。
第二,复杂性科学证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系统要素间的协作。这种系统的特点是涨落频繁,也就是说创新频繁,而创新又容易被要素间的关联放大到整个系统,致使系统不断发展。
从最初的植物系统进化到动物系统,从低级动物进化到高级动物,进化到人,好比一个不断成长并且不断分杈的树木。

现代社会也是一样的,他的非线性机制得到充分解放,在非线性机制作用下,现代社会的创新会因其要素间关联和信息的宏观流动被扩展到全社会。
对外开放使卷入相互作用的要素越来越多,能实现思想、技术、知识等各方面的远缘杂交,而产生创新。常识告诉我们,近亲结婚,多灾多病,远缘杂交优生优育,例如,袁隆平杂交水稻就是家生水稻和野生水稻杂交而成的。
同时,系统功能也受要素影响,一个木头做的刀和一个铁器做的刀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而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他的要素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为什么?因为他的财产权有保障,同时市民社会成熟,人们摆脱政治羁绊,又享有思想自由,使思想更活跃。
因此,现代社会不仅功能强大,而且要素更有活力,更有生命力,更有创造力。这样一来,现代社会是创新层出不穷,创新一旦产生以后,又被放大到整个系统,其结果就是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
因此说,现代社会上述两大特征,只能从现代社会的特殊结构上找到答案,而不能从其他地方找到真相。
另外,由于传统社会的主要要素是小农,彼此间少有竞争和协作,政治、思想和文化上受压制,没有活力,缺乏创新。在这个社会里面,即使有创新也不会得到社会广泛应用。比如,蒸汽机,埃及在工业革命之前1000年就发明了,但是没有得到应用。我们国家的指南车发明了八次,都没有得到应用。
其原因就是社会发展动力是线性的。合力动力推动社会发展是相互冲突后剩下的余力,有正有负,因此,社会往往停滞或倒退,无法摆脱兴亡周期律的支配,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
我们找到了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这两大特征,又找到了这两大特征产生的根源: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和动力机制不同于传统社会之后,我们也就揭示出了现代化的本质,就可以给现代化下一个定义,即现代化是社会发展动力由合力动力转为协同动力的社会转型。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结构的这个转型是全方位的,是各个层次的转换,不仅是经济结构的转换,也是文化、政治结构的转换,如果其中哪一个滞后了,就会导致动力机制障碍,就形成不了协同动力机制,就会形成发展的瓶颈,这是系统结构变革相关性原理决定的。

经验与教训: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英国是现代社会的滥觞,它的现代社会是典型的自治组织。
英国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生产羊毛,由于欧洲毛纺工业需要大量羊毛,它从中世纪12世纪、13世纪时就开始向欧洲输出羊毛,它通过输出羊毛。把欧洲技术工人引进来,又生产其他工业品,把美洲工业品再输出到欧洲和世界其他各地。
同时,它的宗教改革和光荣革命,使英国实现了文化更新,英国国教的教义实现了新教化,天职观流行,它召唤选民进行唯有到死才会结束的斗争,从而为资产阶级培养了整整几代勇敢战士。
英国也实现了思想自由,市民社会很成熟,人们摆脱了来自于政治领域一切束缚,使英国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的人民。
这些不仅使英国社会结构远离平衡态,形成强大系统动力,也使它的系统具有无与伦比的活力。
因此,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掀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不是偶然的。蒸汽机的推广使人类从植物能源时代进入到矿物能源时代,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就不可避免了。
英国历史证明了英国现代化进程完全是平衡系统向非平衡系统转化的过程。
而世界历史证明,凡是追随英国进行社会结构全方位改造的国家,如北欧的丹麦、挪威、瑞典、比利时、荷兰、瑞士,北美、澳新各国都顺利实现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实现了现代化。
而那些对社会结构进行了部分改造的国家,他们的现代化道路就十分曲折、辉煌,同时,也血腥、疯狂。
比如法国将民主化视为现代化,在民间反现代化势力十分强大的时候,他不进行经济结构的分化整合,而是专注于民主;致使它的政治结构的分化整合超前于他的经济结构的改造,致使法国的现代化,不仅十分迟缓,也相当血腥。
这都是因为它在对经济结构没有进行彻底分化的前提下,使它的民主走在英国之前。德国、日本则将市场化等于现代化,它们搞市场经济,但不搞政治改革和文化更新,以致于成为一个思想滞后的暴徒,被世界强制改造。
前苏联将现代化等同于先前的两次社会转型,企图越过卡夫丁峡谷,因此用工业化抵抗现代化,用指令性计划经济抵抗市场经济。
只有一个所有制就是国有制,政治权力高度集中到斯大林一个人手上;文化思想高度统一,而这种高度统一旷古未有,因此它走的是一条和现代化完全相反的道路。
上述说明,现代化是社会动力机制由合力动力转为协同动力的社会转型,它不仅符合复杂性科学原理,也经得起历史的实践检验。

以复杂科学的视角来看现代化的本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视野震动。可以说,借助复杂科学这一思维工具,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就不会简单地停留在线性因果关系层面,而是对整个世界、社会转型的清晰、周全认识,从而也会获得源源不断的认知动力。
复杂科学引发了世界的深度认知变化,然而很多人对它的了解却是不足的,甚至停滞,或受制于线性思维,或屈从于宏大叙事。这就直接将我们与更微妙、丰富的复杂世界给区隔、割裂开。
由于我们长期所受到的意识形态,以及模式化教育本身就是脱离自己的现实,不真实的状态,学科分割与专业壁垒更是弱化我们对现实的敏感和对偶然性事件的把握。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陷入僵化也不难想象。
复杂科学恰恰要打破这种固化、单一的眼光,以动态、立体化的视野来重新审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事实上,复杂科学的思维之所以能从认知层面来影响我们,就在于它本身就客观存在于生物、社会、经济、政治等现实诸领域。因此,只有掌握复杂思维方式,才可能看清现实以及世界未来方向。
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复杂科学六书”,打破线性思维,重新理解世界的底层逻辑,探寻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

这套书可帮助读者重新思考生命、认识自身、了解自己的生活的世界,并认识到复杂世界其实充满简单的逻辑,只要跳脱思维框架,打破学科限制,每个人都可以重新看清从组织、公司、城市、国家,到生命、生态、自然、宇宙,乃至一切复杂万物等所能认知的一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决策思维与信息哲学
狄增如独家授课:真正的高手,都有系统性思维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
<<复杂性中的思维>> 作者:克劳斯·迈因策尔[德] 曾国屏 译10
1.世界无处不系统,系统科学探世界
有富爸爸的去学法律,没富爸爸的去学计算机(关于择业的最精辟指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