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佳文速递 | 苏筱:近代早期以来英国巫术史的知识建构与话语争夺

栏目按语

近代早期以来英国巫术史的知识建构与话语争夺

01

基本信息

刊载: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07期

作者:苏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

02

摘要

在英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围绕巫术展开的知识体系建构和话语权力争夺从未停歇。一方面,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社会精英群体,诸如宗教学者、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大众文化学者等,以巫术为中心展开了层累的知识建构和激烈的话语争夺,尝试将之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另一方面,尽管巫术文化被纳入规范化、精细化的现代学科框架而趋于驯服,它也在大众文化和数字技术的冲击下不断进行着社会调适和自我更新,展现了社会文化知识圈层变动过程中民间文化的旺盛生命力。近代早期以来,英国巫术史的知识建构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15至20世纪中期的巫术知识体系建构。该阶段的英国巫术考察主要存在宗教批判和人类学观察两种基本立场,相关研究呈现出两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一是教会剥夺巫术信仰的话语权,对于零散的巫术知识进行体系化建构。15世纪至18世纪,教会驱赶着巫术信仰走向非法化和边缘化的道路,在改变地方信仰格局的同时,也系统建构了普罗大众对于巫术知识体系的认知。二是人类学家对巫术实践的科学观察和理论阐释,这一过程勾勒出了现代性与大众信仰之间的张力。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人类学家在理性主义与野性思维的牵拉与摇摆之间,重新审视巫术、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差异和边界,推动巫术研究走向跨学科。
第二,20世纪晚期文化史视野下的大众信仰探究。自英国巫术研究引入多样化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来,该领域呈现出强烈的文化史研究趋向,并聚焦于三个核心议题:一是朝向宏大图景的文化史方法论,二是重构社会宗教景观的大众信仰,三是驱动巫术行为的大众心理结构。然而,其内部存在两种相互背离的逻辑:一方面,文化史方法论对于描绘宏大社会图景的不懈追求,使其天然具备超越个体、朝向宏大的明显倾向;另一方面,大众信仰研究却日渐转向微观,从宗教景观到大众心理,该领域对于个人体验和精神分析的热情持续升温。两种逻辑的相互缠绕,推动巫术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但也使其在精细的学科分野和研究规则中陷入瓶颈。
第三,21世纪互联网时代巫术文化的数字革新。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巫术的实践形式和研究方法发生了新变化:首先,数字媒介改变了巫术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形态,使巫术以新的面貌重新进入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次,数字技术为当代学者在社会科学领域开展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工具支持,从而推动了巫术研究领域中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在此背景下,关于定性和定量方法的适用效度的问题,已成为当下巫术研究领域的热点。
长期以来,现代社会中的巫术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作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对立符号,作为大众普遍认同的科学理性的“非必要补充”而延续至今。通过钩沉英国巫术的知识生产过程及发展脉络,我们得以考察巫术、宗教和科学三者在社会文化知识圈层变动中的话语争夺和力量博弈,从而还原巫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形态面貌与功能效用。

编辑:江

审核:朱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国外交政策中精英与大众的共识 | 国政学人
为什么爱因斯坦、达尔文、牛顿这些著名的科学家晚年都转去研究神学了?
理论介绍|社会建构论的兴起与社会理论重建
孙晓春丨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视角与知识体系建构
段吉方:“西方”如何作为方法 ——反思当代西方文论的知识论维度与方法论立场
医疗语用学:“新医科”建设中的语用学视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