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0.3丨郑师渠:《历史转型期的改革风险——清王朝最后十年的考察》

辛亥革命

历史理论·历史与现实

 历史转型期的改革风险

——清王朝最后十年的考察

郑师渠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原刊于《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3期】

当下我们常说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因为与1978年改革开放前相较,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都确实发生了带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我们注意到早在19世纪中叶,李鸿章等人即已提出了中国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预见,那末,便不难理解,若从长时段看问题,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的中国历史,都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即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曲折而漫长过程。19世纪中叶揭开了它的序幕,最近30年的巨变,则是登堂入室,正展现其核心的历史华章,或者说中国社会历史变革正迎来百年的高潮。

依此,也可以说,170年的历史中,中国社会显然又内含着若干关键性的转型期。其中,1901至1919年,即清王朝的最后十年,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转型期。它以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肇端,又以辛亥革命的爆发告终。中国二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随清王朝的崩溃而宣告终结,从此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这是真正的历史巨变。长期以来我们对此估价不足。

转型期是出彩的历史华章,是历史发展关键性的拐点,但也往往是历史的风险期。同时,也惟其如此,转型期从来都是历史家关注的重点。我们强调清王朝的最后十年,就是要重视它如何应对身在其中的社会转型期复杂的局面及其得失。

1901年《辛丑条约》订立后,清政府虽得以保持自己的统治,但其所面临内忧外患的时局,愈加复杂,风雨飘摇。从总体上看,其时中国政治的大格局,可以作这样表述:双重语境下,存在三种政治力量的搏击与较量。所谓“双重语境”是指:庚子后中国社会在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同时,其由19世纪50年代随洋务运动起步的近代化进程,至此也进入了新阶段。所谓“三种政治力量”,则是指:清政府、康梁改良派(立宪派)、孙中山革命派。清政府虽被削弱,但作为统治者掌政权,仍处主动地位。其他两派虽同为资产阶级中的不同派别,因主张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宗旨不同,却成水火。清政府与革命党势不两立,它不容海外的康梁,但与以后者为领袖的改良(立宪)派,却不无妥协的空间。在上述严峻的形势下,清廷应对时局打出的牌子,就是于1903年发布“新政上谕”,主动举起了“新政”——变法图存的旗帜。

长期以来,人们多斥新政的目的,无非是拉笼改良派以抵拒革命;实则,任何政权都不会坐以侍毙,而谋求应对,这是政治的本能,无需厚非。重要在于,是顽冥不化的负隅反抗,还是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正是在这个意义,我们强调,也必需实事求是地肯定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初衷,即主观上有积极的一面:痛定思痛,力图跟上时代,变法图存。这也是清廷唯一可能的出路。事实证明,清廷主动揭出新政的旗号,果然牵一发动全身。它立即触动了各派政治势力的神经,迅速形成社会热点,并很快产生有利于自己积极的社会效果,使清廷摆脱了全然遭唾骂的被动境地,得以重新控制了局面。1906年《东方杂志》的“社说”《论中国之进步》写道:新政以来,政府与求变者由对立,渐趋接近。对于各国的学说制度,“当局者不能不为之动心也。而希望民权者,亦渐离激烈,而出以温和。”且由是而有考察政治预备立宪法之举焉。此诚数千年来未有之创局也。……而为中国极大之进步,又何疑焉”, 就反映了这一点。但是,新政毕竟没有挽救清王朝崩溃的命运,何如看待这一现象呢?传统观点仅将之归于清廷“假立宪法骗局的破产”,显然有失简单化;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更为本质的问题乃在于:清廷因无法控制改革必然带来的社会风险,才最终导至了“成也新政,败也新政”的历史结局。

古今中外历史证明,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从来都是有风险的。法国近代著名史家托克维尔论及法国大革命时说:“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人们耐心忍受着苦难,以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一旦有人出主意想消除苦难时,它就变得无法忍受了。当时被消除的所有流弊似乎更容易使人觉察到尚有其他流弊存在,于是人们的情绪便更激烈;痛苦的确已经减轻,但是感觉却更加敏锐”。“改革不只是推倒了阻碍大革命的重重障碍,更重要的是向人民表明怎样才能动手进行革命,因而,改革为大革命作了准备”。这就是说,其时的法国是因改革的风险失控,最终导至了大革命的发生。

对于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来说,新政也面临着类似的风险。改革既经发动,就不可能中止;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控制缘此新兴的社会力量,始终把握改革主动权。这一点将决定其存亡。事实证明,它恰恰未能做到这一点。1905年后立宪派不满足于已有的新政,要求实行宪政。清廷显然最初不曾料到这必然的趋向,它被迫承诺“预备立宪”;然而,预备立宪使各种新旧矛盾进一步突现,清廷面临更加难以控制的复杂局面。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清廷内部权力之争加剧,预备立宪成了权力再分配的盛宴,明争暗斗激烈。这前期集中表现为袁世凯、奕劻与瞿鸿禨、岑春煊两派间的博弈;后期则表现为摄政王载沣、肃亲王善耆与袁、奕间的博弈。其结果,是满族新贵控制了中央权力,由此不仅造成了满汉对立,而且因督抚权力进一步削弱,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本来富有意义的新政,已逐渐终演化成了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权力之争。第二,清廷与立宪派间的关系迅速恶化。新政的重要战略目的,就是要安抚立宪派,以共同对抗革命党。但是,随着预备立宪后,立宪派进一步提出参政要求,而清廷的政策僵硬,应对失当,彼此矛盾日趋尖锐,关系迅速恶化。“仿行宪政”上谕发布后,立宪派虽然深表欢迎,但于立宪遥遥无期,没有时间表,十分不满。他们开始请愿,要求迅速召开国会。1908年8月清廷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和《逐年筹备事宜清单》,规定以9年为期,召开国会,同时,承诺第二年举行地方咨议局选举和中央资政院选举。清廷以为这就足以按抚对方,没料到事态只是暂时平息,第二年十月咨议局一成立,立宪派便以咨议局为领导机构,再次连续发动速三次全国规模的速开国会请愿运动,令清廷陷入了困境。它先是强硬抵拒,最终被迫作了让步,1910年11月宣布立即组织内阁,于宣统五年开国会,同时申明“万不能再议更张”,有违者即以扰乱治安论处。奉天代表团十余人于12月中赴京,果然被军警押解回籍。请愿运动失败。1911年5月建立内阁,却是一个由满人集权的“皇族内阁”。这无异于火上浇油,令立宪派彻底心寒。这时黄花岗起义刚刚发生,离武昌起义也只有五个月时间。立宪派开始分化,纷纷离清廷而去,另谋取出路。上述两方面矛盾的加剧,都是致命的。统治的力量因内耗大大削弱了。新政的本意是要顺从民意,尤其首先安抚好立宪派,但现在对后者的要求简单打压,却变成了“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将对方推入敌对者的行列,使自己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同时,二者互为因果,还造就了以载沣为首的一群满族少年新贵执政,最终将新政——清王朝的续命汤,进一步异化成了催命汤。载沣诸人既无经验,更少威信,与慈禧太后不可同日而语。因之,毫不奇怪,当武昌首义枪声响起,他们手足无措,只好请自己的宿敌袁世凯出山,最终让人家算计,与立宪派联手,借革命党势力并得列强支持,将政权拿了去,268年的清王朝也随之崩溃。

清廷新政的失败,端在以下的原因:其一,缺乏深思熟虑和周延的改革方案,新政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晚清推行新政,究其实质是承诺推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尤其是要根本改革千年君主专制制度。但此事体大,清朝君臣,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张之洞诸人,显然都缺乏足够的现代知识。也没有如同日本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这样的富有现代性的能臣相佐。同时,尽管也有要求督抚议奏、举行御前会议讨论,甚至派员出洋考察,但各个关键点上推出的方案,都无非急就章,具有很大盲目性与随意性。前期改革内容多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延伸与扩充,变动不是太大,故较平稳;后期预备立宪,涉及政治制度根本变革,深层矛盾突显,应对显然少章法。所谓“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似乎很经典,究竟如何解读施行,不清楚;制度设计新旧间如何衔接,无人知晓。既有了咨议局与资政院之后,“皇族内阁”居然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结果无法预测风险,尤其是后期,越来越陷于被动,终至于失控。其二,缺乏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新政缺乏执行力。在当时的中国,改革难度极大,尤其需要凭借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力量来推行。此时清廷已成强弩之末,慈禧太后个人强势,并不能代表中央强势,何况风烛残年,很快去世。中央最高层分裂,涣散无力。最终成孤儿寡母、懦弱无能之载沣诸人秉政,更形成了严重的内轻外重与大权旁落的危局。新政之最高领导层,软弱无能,一盘散沙,其难乎为继,是不可避免的。其三,阶级局限无法超越,新政难乎为继。新政虽是清廷的变法求存,但它的近代化属性,要求统治者必需尊重民意,逐渐放弃阶级特权。清廷君臣恰恰无法超越自己的阶级局限,将新政变成了争权夺利的盛宴;结果不仅葬送了新政,同时也使自己与清王朝同归于尽。由清廷新政的失败,还可以进一步引出以下的教训:

转型期往往是社会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人心思变,孕育大希望,同时新旧矛盾交错,也潜伏大风险。它要求主持者必须有大魄力、大智慧,始终把握改革进程的主动权。“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的话只具部分真理性。强调周密稳妥是必要的,但强调高瞻远瞩目,洞察先机,把握主动权的雄才大略,同样是必要的。

转型期的大变革涉及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乃是应有之义。主持者必需具有崇高的使命感,超越小己私利,维护大局与公益,以人格魅力,彰显改革的公信力。所谓“英雄造时势,时势造民众”;“政策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皆为至理名言。吏治腐败绝对是改革之毒药。

晚清与当今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历史的经验仍值得注意,“化腐朽为神奇,心知其意,存乎其人”。现在我们仍身处近代以来历史大转型的核心华章,相信我党有智慧,继往开来,最终完成转型,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因排版限制,注释从略。如需查阅或引用,请阅原文。

图片全部来自于网络

排版:李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忙着改进提高的人们
晚清三次改革失败原因再探
何以“激进”?
预备立宪:悲情落幕的改革大剧
历史进步是统治集团让步的结果——清末新政背后的逻辑
清政府的改革与覆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