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理论|尼古拉斯·卢曼的核心思想

尼古拉斯·卢曼之生平及核心思想

尼古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1927-1998)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杰出、最富创造力的社会理论家之一9。他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宗教学、艺术理论、生态学和科学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卢曼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提出的“社会系统理论”,这一理论以思辨和抽象著称,旨在解释现代社会的复杂性。

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建立在一般系统理论和社会分殊概念的基础上,强调社会系统的自创生性和自主性。他认为,社会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不同功能子系统组成的整体,这些子系统通过沟通和协调来维持系统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卢曼特别关注法律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互动,他认为法律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观察、自我参照与自我生产的自创生系统。此外,卢曼还对政治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政治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卢曼的理论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这使得他的作品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难以理解。然而,他的理论为理解现代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不仅引发了社会学界的热烈讨论,也受到了哲学界的广泛关注。他的理论尝试超越传统的社会学和社会批判思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现代社会的方法。

尽管卢曼的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但他的主要著作至今还没有中译本问世。从2000年开始,有组织地翻译了一批卢曼的著作,以促进中国学者对卢曼思想的了解和研究。卢曼的理论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预设了去规范化的立场,使得其丧失了价值维度和社会批判的力度。

总的来说,尼古拉斯·卢曼是一位博学的、活跃的、入世的学者,他的社会系统理论为理解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视角。尽管他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但其对现代社会的深刻洞察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的核心思想主要围绕其社会系统理论展开,这一理论体系试图提供一个遍及全部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基础。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建立在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强调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差异性、系统的自创生过程以及系统的认知建构性[1]。他将社会视为一个由多个功能分化且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子系统包括政治系统、经济系统、法律系统等[4][5][12]

卢曼特别强调沟通在社会系统中的核心作用,认为社会系统的运作和演化依赖于信息的交换和处理[17]。他认为,现代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偶然性要求社会系统通过自我参照的方式进行自我生产和自我调节,以维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11]。此外,卢曼还提出了二阶观察的概念,即从系统的内部视角来观察和理解系统本身的行为和结构[18]

在法律领域,卢曼提出了法律自治理论,认为法律系统是社会总系统中的一个功能系统,其主要功能在于对规范性期望的稳定[9][12]。他认为,法律系统的合法性不依赖于外部的规范或义务,而是通过自我参照过程中的自我证明来实现[4]。卢曼的这一观点突破了传统法社会学理论的局限,为理解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13]

尽管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受到了一定的批评,例如对其理论中意义概念的应用、对社会自主性的处理以及对现代性的理解等方面存在争议[3][6][19],但他的理论无疑为理解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和视角。卢曼的工作展示了如何通过系统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特别是在处理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10][16]

尼克拉斯·卢曼社会系统理论中的二阶观察概念具体是如何定义和应用的?

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中的二阶观察概念,是指在社会系统理论框架下,对第一阶观察(即直接观察或经验)进行反思和超越的过程。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认识到观察者本身也是被观察的对象,从而能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和分析社会系统的运作机制。

根据Spencer Brown的形态法则传统,卢曼将观察定义为区分的指定[31]。这种区分不仅限于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之间的区别,还包括观察者自身对于所观察现象的理解和解释。在这个过程中,二阶观察作为一种特殊的观察方式,允许观察者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审视和反思第一阶观察的结果,从而揭示出社会系统中意义处理的复杂性[31]

卢曼的理论强调了观察者与被观察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我们对社会现象的理解。通过二阶观察,研究者能够超越表面的现象,深入到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中,探索那些不易察觉但又极其重要的动态过程[33]

在应用方面,二阶观察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法律、政治、宗教、科学、经济和法律等[32]。例如,在研究92共识时,通过引入不同的观察者作为不同的观察系统,进行二阶观察,可以重新审视不同观察者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解读和理解,进而揭示出不同观察系统中的区分类型[35]。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特定社会现象的多重含义,还能够提出针对性的研究和政策建议。

此外,卢曼的风险系统理论也强调了进行反思性的二阶观察的重要性。通过对风险问题的一阶观察和二阶反思性观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现代社会的时间结构及其特征,以及风险作为一种新的时间限制形式的社会学意义[39]

总之,尼克拉斯·卢曼的二阶观察概念是其社会系统理论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它要求观察者超越直接的经验观察,通过对观察过程本身的反思和分析,揭示社会系统内部的复杂动态和深层次的意义处理机制。这一概念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理解和分析现代社会的各种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卢曼如何解释现代社会中信息交换和处理在社会系统运作中的核心作用?

卢曼在其社会系统理论中,对现代社会中信息交换和处理的核心作用进行了深刻的解释。他认为,社会系统的运作基于沟通(传播)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表达、信息、了解三种因素的选择作用以及最终达成的系统自我再造”[46]。卢曼强调,只有通过确定自身与环境的界线,系统才能建构自身的结构,以便加工来自环境的复杂性,并减少这种复杂性[43]。这一过程不仅限于心理系统,也适用于社会系统,后者是由沟通形成的[43]

在卢曼的理论中,沟通被视为社会系统运作的基础。他区分了三种不同的系统类型:通信系统、生活系统和意识系统[45]。其中,通信系统的核心在于信息的交换和处理,这是社会系统能够自我组织和自我维持的关键机制。卢曼进一步阐述了沟通的重要性,指出传播(沟通)的重要媒介之一是以财产、权利、真理、法律等基本价值为代表的普遍象征化媒介,这些媒介的作用是确保传播得以接续[46]

此外,卢曼的理论还涉及到观察的概念,即操作是设定差异和标示差异的过程,这构成了二重区分的操作。观察总是包含着盲点,而具有自我观察能力的系统才是具有理性的[43]。这一点揭示了信息交换和处理在社会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即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反馈循环,社会系统能够适应和调整其内部结构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卢曼的理论强调了信息交换和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系统运作中的核心作用。通过沟通(传播)过程,社会系统能够自我组织和自我维持,同时通过观察和反馈循环不断适应和调整其内部结构。这一理论为理解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提供了重要的视角[43][45][46]

在法律领域,卢曼提出的法律自治理论有哪些具体内容和批评?

卢曼提出的法律自治理论主要围绕着法律系统的自我创生性和自治性展开。具体内容包括:

1.自我创生的交往性系统:社会是自我参照和自我创生的系统,法律系统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是从功能分化的社会中分化出来的,具有特定功能并达到高度自治的系统[50]。这意味着法律系统能够在其运行中或在其要素的持续生产中确定和维持自己的边界,同时保持开放性和封闭性(规范地封闭和认知地开放)[50]

2.法律系统的封闭与开放:法律系统既是封闭的也是开放的。它通过自我参照和自我创生来生产和再生产,区别于其他社会领域的符码和有编码交往的操作性封闭[50]。这种双重性质使得法律系统能够在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同时,与外部环境进行必要的互动。

3.法律系统的独特功能:卢曼进一步阐述了法律系统内部所分化出来的立法与司法的关系,以及法院的地位等,指出法律系统具有独特的功能,如法律论证操作(或技术)等[50]

4.程序自治:在程序本位论的基础上,卢曼提出了程序自治的概念,即法律程序与其外界环境相对隔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程序自身的展开过程同时也是程序功能的实现过程[56]

批评方面:

1.对传统法律自治理论的挑战:卢曼的理论与传统的法律自治理论存在区别,他通过引入系统论的新范式,对社会和法律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新的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传统法学理论的基础[50]

2.理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卢曼的理论框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系统论、社会学、法律学等,其使用的术语和概念虽然听起来熟悉,但含义却被有意扭曲,这增加了理论的理解难度和不确定性[52]

3.对法律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尽管卢曼避免了将法律与社会隔离开来的弊病,但他的理论也被批评为过于强调法律系统的自治性,可能忽略了法律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密切联系[51][54]

4.对法律批判性的忽视:一些批评者认为,卢曼的理论可能过于侧重于法律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自治性,而忽视了法律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创新中的潜在批判性作用[53]

卢曼的法律自治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理解法律系统的自我创生性和自治性,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理论复杂性、与传统法学理论的关系、以及对法律批判性作用认识不足等方面的批评。

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受到的主要批评是什么,这些批评如何影响了他对社会现象的理解?

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受到的主要批评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该理论被批评为过于强调系统的自主性和功能性,而忽视了个体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这种批评认为,卢曼的理论将社会现象简化为由不同系统组成的复杂网络,而忽略了个体行为和社会互动的重要性[61]。其次,有批评指出卢曼的理论缺乏对社会不平等和权力关系的深入分析。这些批评者认为,卢曼的理论未能充分解释社会结构中的差异如何影响个体的生活和社会的整体运作[64]

这些批评对卢曼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产生了显著影响。首先,它们促使卢曼在其后续工作中更加关注个体与社会系统的互动以及社会不平等的问题。尽管如此,卢曼仍然坚持他的核心观点,即社会可以被视为一个由相互独立的系统组成的整体,每个系统都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目的[60]。其次,这些批评也反映了卢曼理论在应用上的局限性,特别是在社会工作和政策制定等领域。例如,当卢曼的理论被应用于社会工作时,它可能会导致对个体需求和道德考量的忽视,从而限制了社会工作的效果[61]

卢曼的理论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学科的批评,特别是来自经济学和社会学以外的领域。这些批评者认为,卢曼的理论未能充分考虑到跨学科对话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66]。尽管如此,卢曼的理论仍然为理解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特别是在分析现代社会问题,如经济危机和媒体的社会功能等方面[65][67]

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

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通过将社会系统视为自我产生或自我构建的系统(autopoietic systems),卢曼的理论强调了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自组织能力[68]。这种自我产生或自我构建的能力意味着社会系统能够在没有外部指导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机制实现自我维持和发展[68]

卢曼认为,社会系统总是处于极端的复杂状态,并且不断地经历复杂化的过程[73]。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社会系统的内部结构上,也体现在它们对外部环境的响应上。社会系统在面对环境的影响时,会出现各种内在的危机和不平衡现象,这些现象迫使社会系统不断地进行复杂性的化约和自我区分化以化解危机[73]。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社会系统的演化和进化,也增加了社会系统的多样性[72]

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还强调了社会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特性。正如在对斯德哥尔摩地区中学的研究中所展示的,社会系统中的复杂动态模式,如临界点和多重相变,可以揭示社会现象的非线性特征[69]。这种非线性动态特性使得社会系统的预测和控制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增加了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

卢曼的理论还涉及到社会系统的认知架构和社会分化问题。他提出的社会功能分化理论揭示了现代社会如何通过分化机制来处理和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74]。这种分化机制不仅促进了社会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也为理解现代社会的动态变化提供了重要视角。

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通过强调社会系统的自组织、复杂性、非线性动态特性和认知架构,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框架。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社会系统内部的运作机制,也帮助我们理解了社会系统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应和演化[68][69][72]

参考文献

1. 刘彬彬. 卢曼的社会系统论及其建构主义哲学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21.

2. 丁东红.卢曼和他的社会系统理论”[J].世界哲学,2005(05):34-38.

3. Alex Viskovatoff. “Foundations of Niklas Luhmann’s Theory of Social Systems.” (1999). 481 - 516.

4. 李强.卢曼政治系统理论述评[J].政治学研究,2021,No.157(02):169-180+192.

5. 鲁楠,陆宇峰.卢曼社会系统论视野中的法律自治[J].清华法学,2008,No.6(02):54-73.

6. 肖文明.观察现代性——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新视野[J].社会学研究,2008,No.137(05):57-80+243-244.

7. 何珍.马克思与卢曼:市民社会的分化与整合[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2(04):31-35.

8. 泮伟江.超越错误法社会学卢曼法社会学理论的贡献与启示[J].中外法学,2019,31(01):37-53.

9. 王琦. 系统、社会和法律卢曼法律系统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

10. 何雪松,吴怡烨.沟通、系统与改变:反思卢曼对社会工作的启示[J].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20(01):6-12.

11. 自我指涉和无主体的系统世界 ——解析卢曼对现代社会的理解 [2013-04-01]

12. 刘祥理. 卢曼的法律自治理论[D].湘潭大学,2007.

13. 卢曼法社会学理论研究 ——以法律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为中心 [2009-06-01]

14. 徐卉. 卢曼的法律功能结构分析与自我再生理论初论[D].山东大学,2006.

15. 叶金莲. “从卢曼的《社会性系统》看社会与互动.” (2006).

16. 杜健荣.法律与预期——论卢曼对法律之社会属性的重构[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24(03):104-109.

17. 朱渝阳.卢曼社会系统理论中的沟通[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31(06):53-57.

18. 何尊. 卢曼社会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法政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9. 张秋燕. 卢曼的现代性理论及其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07.

20. 宾凯.法律如何可能:通过二阶观察的系统建构——进入卢曼法律社会学的核心[J].北大法律评论,2006(00):353-380.

21. K. V. Sevastov. “Niklas Luhmann’s theory of social systems: the postmodern character of society’s descriptors.” Journal of the Belarusian State University. Sociology (2022).

22. 樱井芳生,李卓钧.卢曼社会系统论中的媒介观简介[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0(00):49-55+235.

23. 郑作彧,吴晓光.卢曼的风险理论及其风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61(06):83-94+232.

24. 宾凯.论卢曼法律悖论理论的隐秘源头[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02):91-98.

25. L. Leydesdorff. “Luhmann's sociological theory: its operationalization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1996). 283 - 306.

26. 杨建华.马克思、韦伯和卢曼的社会分化研究及启示[J].浙江学刊,2008,No.172(05):194-200.

27. A. Arato and N. Luhmann.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the work of Luhmann and Beyond.” (1994). 129-142.

28. 钟浩南. 作为结构耦合机制的宪法卢曼的宪法社会学思想[D].西南政法大学,2017.

29. 张梦源. 卢曼自成一体性法社会学的理论探析[D].广西大学,2019.

30. 刘程. 贝克和卢曼关于风险的社会学思想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1. L. Leydesdorff. “The biological metaphor of a second-order observer and the sociological discourse.” Kybernetes (2006). 531-546.

32. Hans-Georg Moeller, Laurindo Dias Minhoto et al. “Observing observers in social systems theory.” (2021).

33. Aldo Mauricio Lara Mendoza and Claudia Elisa Lopez Miranda. “The second-order observation and functional method, a look of wide angle in sociology.” (2016).

34. S. Chung. “Meaning and Observation in Luhmann’s Social Theory.” (2017). 325-345.

35. 莫宗揚. “92共識的二階觀察盧曼〈N. Luhmann〉社會系統理論觀點.” (2009).

36. Jin Woo Shin, Sang Joon Kim.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2006).

37. Alexander Görke and A. Scholl. “NIKLAS LUHMANN'S THEORY OF SOCIAL SYSTEMS AND JOURNALISM RESEARCH.” (2006). 644 - 655.

38. 李江.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的师范生培养:视角更新与路径重构——基于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8,No.188(12):25-31.

39. 钱寸草. 卢曼风险系统理论解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3.

40. P. Blau.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1964).

41. L. Leydesdorff. “Luhmann, Habermas and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2000). 273-288.

42. Yves Laberge. “The Tree of Knowledge: The Biological Roots of Human Understanding.” Complic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lexity in Education(2007).

43. 秦明瑞.系统的逻辑:卢曼理论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演变[J].社会科学辑刊,2018,No.238(05):77-84.

44. L. Leydesdorff. “The communication turn in the theory of social systems.” (2002). 129-136.

45. John J Rodger. “Luhmann's theory of psychic systems and communication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21). 637 - 654.

46. 李育富,蔡雨坤.卢曼系统理论中的传播概念和媒介理论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2,34(11):6-10.

47. B. Simpson and M. Macy. “Power, Identity,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Social Exchange.” (2004). 1373 - 1409.

48. H. Maturana, F. Varela. “Autopoiesis and Cognition :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iving (Boston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 (1980).

49. Kee-Young Kwahk. “Exploring the Roles of Social Exchanges in Using Information Systems.” (2013). 2507-2510.

50. 卢曼的自我创生法律系统论研究 ————法律自治性追寻 [2008-09-06]

51. 杜健荣.法律系统的自治——论卢曼对法律自治理论的重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No.60(04):507-512.

52. H. Rottleuthner. “A Purified Sociology of Law: Niklas Luhmann on the Autonomy of the Legal System.” Luhmann and Law (2021).

53. Rodrigo Cordero. “The Negative Dialectics of Law: Luhmann and the Sociology of Juridical Concepts.” Social and Legal Studies (2020). 18 - 3.

54. Du Jianrong. “The autonomy of legal system——On Luhmann's reconstruction on the theory of 'the autonomy of law'.” (2008).

55. Jack Clayton Thompson. “Law’s Autonomy and Moral Reason.” Laws (2019).

56. 吴泽勇.从程序本位到程序自治——以卢曼的法律自治理论为基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04):60-67.

57. Aleksandar Jovanoski and A. Rustemi.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Niklas Luhmann and Jűrgen Habermas Related to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Law.” (2021). 3 - 13.

58. J. Raz. “On the Autonomy of Legal Reasoning.” (1993). 1-15.

59. 朱兵强,刘力.西方法理学语境下的法律自治理论及其演进[J].前沿,2015,No.375(01):70-74.

60. N. Luhmann. “Differentiation of society.”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7).

61. A. Kihlström. “Luhmann’s system theory in social work: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s.” (2012). 287 - 299.

62. R. C. Fuller and Richard R. Myers. “Some Aspects of a Theory of Social Problems.” (1941). 24.

63. Kai Helge Becker and D. Seidl. “Different Kinds of Openings of Luhmann's Systems Theory: A Reply to la Cour et al.” (2007). 939 - 944.

64. G. Wagner. “The End of Luhmann's Social Systems Theory.” (1997). 387 - 409.

65. V. Valentinov and I. Pies. “From Complexity Reduction to Moral Character: A Deweyian Reading of Luhmann's Social Systems Theory.” (2018). 632-644.

66. Bodo Herzog. “INTERDISCIPLINARY ANALYSIS OF LUHMANN'S SOCIOLOGICAL THEORY ON THE EURO-CRISIS.” (2015). 102-114.

67. V. Misheva. “Luhmann's Systems Theory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Mass Media.” Cybernetics & Human Knowing (2005). 23-50.

68. J. Mingers. “Can Social Systems Be Autopoietic? Assessing Luhmann's Social Theory.” (2002). 278 - 299.

69. V. Spaiser, P. Hedström et al. “Identifying Complex Dynamics in Social Systems.” (2018). 103 - 135.

70. J. Henize. “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011). 380-390.

71. Martin Gren and W. Zierhofer. “The Unity of Difference: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Niklas Luhmann's Theory of Social Systems in the Context of Corporeality and Spatiality.” (2003). 615 - 630.

72. Wallace H. Provost. “CONTINGENCY AND COMPLEXITY IN THE SOCIAL THEORY OF NIKLAS LUHMANN.” (1986). 39-53.

73. 焦瑶光,吕寿伟.复杂性与社会分化——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No.238(12):57-61.

74. Harro Muller and Larson Powell. “Luhmann's systems theory as a theory of modernity.” (1994). 39-54.

75. L. Ciompi. “The Dynamics of Complex Biological-Psychosocial System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89). 15 - 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燕涛:社会系统中的法律自创生
社会的社会
卢曼:学习如何阅读
使用 Zettelkasten 笔记助力学习
北航法学院副院长泮伟江:超越“错误法社会学”——卢曼法社会学理论的贡献与启示
秦天宝 杨茹凯:系统论视角下检察权与行政权良性互动的实现——以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为场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