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词”与“乐”的兴盛及其艺术意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词乐篇目众多且颇具影响力,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变动影响或多或少都会引起它的传播以及形式的变化,其中最为代表的事件便是唐朝期间所发生的安史之乱以及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是使得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黄巢起义则加速了唐朝的灭亡。伴随着这两件事情的发生,词乐的文化却也因此有了更稳定的传播基础,传播范围也愈发广泛。

一、词与乐的发展历程,词的存在依赖于乐,但由于曲谱的消失,后代的世人也因此难以理解,故逐步也开始按谱填词

“词”这一起源问题,直至到现在仍然还是众说纷纭,有人将其定位源于隋朝,也有人将其划定与唐朝中期有关。但我们要弄清楚词的起源,首先要作判断什么是词。首先当然是句式的限定,同时还与相匹配的音乐有关;说到与词相互匹配的音乐,在此,要提出一个新的名词:燕乐。

燕乐是隋唐时期所提出来的一种与“词”相融相合的配乐,若是讨论词的来源,它必会被提及,人们已经将它默认为论点的起源。燕乐主要应用于宴会等场合,而且它主要为西域音乐,可作为民族间交流的一种配乐文化。

隋唐时期宴会上词乐助兴

词与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词的存在依赖于乐,而乐配词则被普通世人传诵。中国古代的文艺,可谓称得上是雅俗共赏。可也正因为有“雅”和“俗”两种文化存在,我们的词乐才可被广泛传播。文人所创作的是乐,但为了被世人更好熟知,加以“词”。而民间则是先用口语化传播再匹配音乐。所以词与乐是相互相成的。

根据声乐填词,可让人们对音乐的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给予人们广阔的联想空间,抒写自身对于生活理想等等不同的情感或是理解,但创作者需要一定的文学基础以及音乐素养,是需要一定文化知识基础。

而依据词配乐,是由普通民间百姓所兴起的,俗称为“市井曲子”。但是它也十分具有特点,通俗易懂,即使作为没有乐理知识的人也可以轻松理解,对之产生兴趣;同时娱乐性非常强,可让人们作为茶余饭后,或是工作等等方面的消遣活动。之所以在后期许多词乐得以延续至今,也是因为它的通俗易懂,口口相传,有时更利于传播。

唐朝的词乐

我们纵观词的发展,它附属于乐,与乐分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但是它仍能流传于后世。因音乐产生的词,本来可以进行演唱,但由于曲谱的消失,后代的世人也因此难以理解,故逐步也开始按谱填词。

二、安史之乱以及黄巢起义造成人口大幅度南迁,市民文化环境改变对词乐传播产生迸发出新的创作动力

我们要做对于一项事物改变的原因分析,最主要的一点便是追溯其产生意义的源头,因此,我们对于安史之乱以及黄巢起义这样的政治事件为何会与文化传播所联系,引起思考。

在文学传播活动中,文学传播介质的确是会对其传播产生影响,例如在左思的《三都赋》,大家争相传阅抄送以致造成“洛阳纸贵”等等,但在文学传播的过程中,传播介质这一因素往往比较稳定,不会产生统治更替等其他社会动乱因素。但传播活动中,传播环境以及传播人员却通常较容易受到外界社会政治因素等影响,唐宋的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盛名的朝代,但不可否认,宋朝的文化内涵与唐朝的文化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说是文化传播的各种因素变化会影响文学的繁荣发展的趋势。

《全唐五代词》中的词作者或是参与者为李隆基、李白、王昌龄、王维等等,他们或多或少都与宫廷有关,因为受宫廷音乐的熏染,,所以他们所写的词都与宫廷生活有关,故传播相当有局限性。

在安史之乱的动荡时期中,宫廷中不少教坊歌姬乐宫散落在民间,这也意味着他们将原本属于宫廷中的歌舞带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甚至有时还向民间招录歌舞戏曲表演者,在唐朝后期也因为了减轻宫中经济负担,不断减少教坊规模以及人员数量,从而使得歌舞乐姬的表演者再一次散落流入民间。但也因此使得唐朝的音乐发展注入了一种新的传播以及文艺词体、风格的创作,同时加速了音乐的社会化过程。

安史之乱对于词乐传播的影响其实是将唐代音乐进行下移扩散,将原本只属于宫廷的音乐表演逐渐出现流行于官员家宴、民间乐坊。人们开始意识到歌舞之曲不再为宫廷所拥有,也可被民间所享用,作为消遣娱乐,在经过受过专门指导的教坊乐工的传播以及改变下,进行了满足符合不同阶层的需求,将词体不断的改变,也因此营造了浓烈的艺术氛围。

在唐朝末期的发生的黄巢之乱,不仅是乐工四散逃亡,文人雅士也大规模的南迁,迁往到江南和西蜀等这样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环境。同时这也打破了传统以来的世族门阀制度,也为普通的寒门子弟提供了学习文化的良好环境,市民文化的环境改变也对词乐传播产生迸发出新的创作动力。

黄巢起义

对于安史之乱以及黄巢起义造成的人口大幅度迁徙,从而使得词乐的传播创作得到更新一步的创作传播,这也为词乐繁荣的发展打下了另一个扎实的基础故。从词体文学传播角度来说,因历史的发展关系,虽是战争之乱却也促成了文化的繁荣。

三、词乐将宫廷中的士人文化与平民百姓民众千姿百态的生活进行融合,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抒情言志,教导育人

因为与音乐的相结合,当时供于演唱的民间曲乐,用现在的话来讲,可以说的上是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也因为当时句词的典雅,现今也常被当代歌曲所借鉴着。

现在的流行音乐,是现代通俗文化的重要体现,借用古典诗词再加饰现代流行音乐可作为一大音乐瑰宝。

苏轼《水调歌头》

其一,它有助于丰富歌词的内容,例如邓丽君女士的《水调歌头》,《山一程,水一程》,不仅舒缓动听,更可作为文学的一大弘扬传播。其二,提升了歌词内容的文化涵养,当代流行歌曲的创作数量可以万首计算,音乐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去传颂的歌曲越来越少。其三,有助于体现歌词的民族特征,中国的古典诗词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思潮,思想价值,情感寄托。

古典诗词与现代歌曲的相融合,实现了更高地位品格的提升。古典诗词的意境优美、雅致,而现代歌曲又富有当代人的独有性格,若是进行更好的相互融合以及渗透,不仅可以让我们有更深的精神享受,更可以感受到另一层面的古典情怀。

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这两次叛乱都可算得上是唐朝的统治转折点,但它们也将原先只限于宫廷的音乐传播到了民间,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艺术环境氛围。安史之乱因财政困难裁剪宫廷乐工、乐姬人员,后导致词乐源流民间,对词体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黄巢起义,则是更为进一步地巩固词乐文学的传播,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音乐文化的繁荣。

因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的原因,乐工在民间创造时,即是词乐创造的初期阶段,其内容是被世人所不接受的,他们认为这种词乐只适合于纨绔子弟,但因士大夫后期更有文学底蕴的加入,两者创作融于一体,再加上民间逐渐相传,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词乐,在词乐艺术领域迸发出了另一种文学美的绚丽之美!

古代乐工

中国古典词乐可称得上是中华文化曲库的珍贵财富,词意幽远的诗词加入动听清绵的音乐为辅,不同于表达,却都是抒发情感。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抒情言志,教导育人。

经过了两大起义叛乱事件,雅致与世俗,宫廷文人与民间百姓,原先认为不可能交汇的事情却因此产生碰撞,词乐将宫廷中的士人文化与平民百姓民众千姿百态的生活进行融合,表达了各种情绪心态,结合了中国传统民众的情感以及表达,但却又不无诗意,而且直击心灵,这种独特的审美意境,强烈的画面感,是值得我们为之赞叹的。同时也希望我们在接受国外不同的音乐文化时,不要忘却了我们传统的典雅词乐之美,争取让后世之人更为熟悉了解我们的传统古典词乐。

参考文献

《“词”的原始与形成》

《词与音乐》

《词之起源与唐代政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齐音乐文化的贡献和意义
宋时期的流行音乐:中国古代“歌曲”文化的发展与特点
梨园弟子的高光时刻:唐玄宗亲自下场指导,代表大唐音乐的巅峰
西安2020年中考历史特训——隋唐时期
唐诗中的古琴审美
吉祥中国音乐会工体上演 梵呗音乐聆听千年清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