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著名宗教建筑——巴塞罗那大教堂

 

巴塞罗那大教堂,又称作“神圣家族教堂”、简称为“圣家堂”,堪称上帝的建筑,它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的毕生代表作。它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巴塞罗那市区中心,始建于1884年,目前仍在在修建中。尽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丝毫无损于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
巴塞罗那大教堂

巴塞罗那大教堂(又称神圣家族大教堂,简称圣家堂)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个巨型哥特式的教堂,实际上是由康诺恩荷斯之家、德卡之家和依亚拉迪亚卡之家这三个中世纪教堂组成。巴塞罗那大教堂始建于巴塞罗那最鼎盛时期的13—15世纪。从开始修建到完工共耗费了150年的时间,而且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又经过了无数次的加工,后在1884年是由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所设计修建,这是他设计生涯晚期的作品,具有十九世纪的新哥特风格,但至今还未完工,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至今还在兴建中的天主教大教堂。以其繁复的回廊、尖顶和拱形屋顶、讲道坛以及唱诗班而著称于世,它巍峨壮观的形态更是使它成为巴塞罗那的标志性建筑。巴塞罗那圣保罗广场上有阶梯可通往著名的巴塞罗那大教堂。[1]    

巴塞罗那大教堂是一座宏伟的天主教教堂,整体设计以大自然诸如洞穴、山脉、花草动物为灵感。高迪曾经说:“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圣家族大教堂的设计完全没有直线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锥形、双曲线、抛物线各种变化组合成充满韵律动感的神圣建筑。巴塞罗那大教堂分为生门和死门两个出入口。死门所展示透露出的腐朽溶解的过程姿态,栩栩如生,和当时堕落的社会交相回音,并且其不正常的力学结构原理也让日本人赞不绝口.教堂共计18座高塔,以中央170米高那座代表耶稣基督,其周围将环绕4座130米,代表4位福音传道者的大塔楼,北面的一座后塔将有140米高,代表著圣母玛利亚,包括“荣耀立面”在内,目前没有一座是盖好的。其余分别置于各立面共12座塔代表耶稣的十二门徒 ,各有100米高。

巴塞罗那大教堂


高迪在教堂四周保留相应的空地,形成四星状的广场,以获得最好的视觉艺术效果又尽量少占城市用地。从1883年至1893年高迪主要在原有平面上修改,不敢做太大变动。从1891年至上世纪初,由于米拉公寓、古埃尔公园建成的成功,高迪开始大胆修改教堂设计。高迪将教堂的三个立面分别以隐喻的手法象征耶稣一生的三个阶段:诞生、受难与复活,并将教堂原有的方塔改为圆塔而且增加到18个,分别代表耶稣的12个信徒、4个传教士和圣母玛利亚,而中央最高的一个塔尖象征着耶稣本人。

这座造型奇特的建筑物看上去像是用松软的粘土手捏制造的。但实际上是它是用真正的红色石头建造而成的。圣家族大教堂的墙上伸出各种怪兽滴水嘴、蜥蜴、蛇和蝾螈,还有其他许多雕塑。教堂的4个空心塔高耸入云,看上去就像是被穿透了数百个孔眼的巨大蚁丘。塔顶形状错综复杂,并且各色花砖来加以装饰。每个塔尖上都有一上围着球形花冠的十字架。这些塔几乎都有章鱼足状的外观。整个建筑没有采用直线条,看上去栩栩如生。

巴塞罗那大教堂

圣家堂初步的规划源于19世纪晚期,建造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罗那书商朱塞佩·玛丽亚·博卡贝里亚提出的。他是圣徒约瑟夫崇敬会的创始人,该会的会员纷纷为此慷慨解囊。初期设计人是教区建筑师 Francesco del Vil,教堂风格是学院派的新哥特式,并于1882年奠基,由于基金会与设计人有矛盾,1883年改由年轻的高迪设计,高迪才过而立之年便接下如此重要的工程式实不简单,谁知这项马拉松式的工程竟耗费了高迪几乎毕生的精力。直到1926年去世时设计还没有全部完成。

高迪接手任务后首先研究了教堂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19世纪80年代,在高迪的监工下,开始动工建造,高迪创造了一个与原始草图完全不同的设计圣家堂。

1926年6月10日,高迪病逝,终其一生,他始终没有见到圣家堂的完工。高迪死后直到西班牙内战,圣家堂的建设工作由Domènech Sugranyes接手。高迪自1883年开始主持该工程,直至1926年去世。在生前的最后12年,他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心致志于这一教堂的建筑。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伟大的建筑,也可以说是他心血的结晶、荣誉的象征。

大部分的设计都未在高迪生前真正建成。圣坛地下室建于1889- 1892年,“诞生门面”建于1892-1930年,高第去世于1926年,“受难门面”建于1954 - 1977年,偏殿和中殿建于1978 - 2000年,“荣耀门面”还在建造当中,教堂中间的六座高塔还没开始建造。

现在已建好、可以参观的是“诞生门面”和“受难门面”。“诞生门面”以基督的诞生为题,墙上的雕塑展现了由童贞玛利亚怀胎到基督长成的故事,因是欢迎庆祝基督诞生,以欢喜愉悦的雕塑为主。“受难门面”以基督的死亡为题,高迪为了表现受难的痛苦,设计了有棱有角的现代线条,雕刻家Josep M. Subirachs按照高第留下的图稿刻出了由最后的晚餐到基督被钉十架,到基督升天的故事。

从高迪以后,现在的建筑师Jordi Bonet已是第四代了,目前,三个门面已建好“诞生门面”和“受难门面”,十八座高塔已建好“诞生门面”的四座钟塔和“受难门面”的四座钟塔,还差十座高塔,整个建筑完成了将近50%,预计还要二、三十年才会完工。 [2]

巴塞罗那大教堂

巴塞罗那大教堂的主体建于13-15世纪,教堂的正立面直到19世纪末才在一位银行家的资助下建成,因此教堂的各部分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大教堂回廊的各个祈祷室中供奉着各手工业行会的保护神。圣埃乌拉利娅礼拜堂中唱诗班的座椅、宗教壁画、雕塑和各式各样的金银器具华美夺目。此外埃乌拉利娅圣女墓穴(她被作为“巴塞罗那保护女神”崇拜)和莱潘多基督祈祷室也值得特别留意。通过教堂穹顶边的电梯可以上到教堂顶端,饱览巴塞罗那老城风光。

教堂东、西、南侧的“诞生立面”(Facana del Naixement)、“复活立面”(Facana de la Passio)、“荣耀立面”(Facana de la Gloria),目前只完成前ニ道;描述基督降生的“诞生立面”出自高迪之手 ,连同北面后龛的墙壁于1912年完成;描写耶稣与十二门徒最后晚餐的“复活立面”,线条简洁的巨大雕塑则是约瑟夫·萨巴拉奇斯(Josep M. Subirachs)於1990年完成的作品,耶稣赴场一景中的士兵形像,是参考米拉之家屋顶的雕塑所创。

高迪将“诞生立面”安排在教堂东方,自有其喻义;每早由东方升起的太阳照耀著“诞生立面”,代表著生生不息的奇迹。不管熟不熟悉圣经故事,门上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繁复的细节,都会教人啧啧惊叹。据说高迪为了要求雕像的姿势、律动都和真人一模一样,还拿人骨做研究;雕像的脸孔也不是凭空想像,而是由街上找来模特儿,再依照片去制模。在其中一扇门两旁各有一只海龟背负著侧柱,是高迪引东方海龟有长寿之意,像徵耶稣永生。诸如此类的寓意与传说,更增添了教堂的可看性。

教堂内有电梯直达112米高的塔顶,在此游客可将巴塞罗那市容收入眼底。若体力许可的话,最好能沿著螺旋梯拾阶而上,别有一番感受。地下室为一间小小的博物馆,展出圣家堂的蓝图、模型,也能看到高迪为“诞生立面”所作的素描、石膏模型,更能体会他为求逼真所付出的心血。 

巴塞罗那大教堂内部结构

巴塞罗那是一座极有个性和魅力的城市,她让人相信世上会有奇迹。当你从远处遥望这颗地中海明珠,城市天际线上有一座骄傲的建筑——高迪的神圣家族大教堂。有人说,圣家堂是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建筑,是巴塞罗那的象征。事实上,其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的故事。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1852年-1926年)以他的天才和执着,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生命。高迪的作品多在巴塞罗那,著名的有米拉公寓和贵尔公园等,而圣家堂是他倾注了40多年心血的代表作。高迪与其同时代几位艺术家的努力,使得巴塞罗那独特的城市气质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高迪在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是该省的省会)建造的是一种理想。在这光荣和梦想之中,巴塞罗那被称为“高迪的城市”。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因病2010年4月21日在巴塞罗那去世,享年89岁。加泰罗尼亚州政府随后宣布,萨马兰奇的葬礼于2010年4月22日晚在巴塞罗那举行。 

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和妻子索菲娅将出席萨翁的葬礼。他们表示,为失去了一位家庭成员而感到悲伤,并高度评价了萨翁对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你走进高迪的童话世界
高迪和他的'圣家堂'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别样风情
西班牙、葡萄牙的季春游记(三十二):高迪作品之圣家族大教堂(1)
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上)
人类史上最伟大烂尾楼:造了133年,哭瞎了房地产商,却成就了一座上帝之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