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石玉石知识系列之宝玉石的物质组成和性质

 

一、宝玉石由元素组成
  元素(Element)为万物的基础,亦为组成宝玉石的基本物质。人类已知地壳里的元素有92种,其中含量较多的有氧、硅、铝、铁、钙、钾、镁、氢、钛、碳、氯、磷等。它们也是组成天然宝玉石的主要或重要元素,其他则含量较少。
  地壳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绝对纯净的宝玉石极少,一般的宝玉石总是以一种、两种或多种元素为主要或主导成分,并常常伴生有种种其它元素。因此,在任何独立的宝玉石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结合千差万别,其存在形式(Existence form)甚为复杂。据研究,现知元素在宝玉石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
  (1)独立矿物
  (2)类质同像
  (3)胶体吸附形式
  地壳里各种宝玉石矿物的存在形式是很复杂的。调查研究表明,许多矿物常以“单晶体”(独立的单个晶体)的形式存在着。但大量或占优势的矿物却又以“多晶集合”的形式出现,构成“矿物集合体”。那种由同一种矿物所构成的集合体称为“单矿物集合体”,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所构成者则称为“多矿物集合体”。
  (1)单晶体型宝玉石材料
  单晶体(Monocrystal)型宝玉石材料由一个独立的天然矿物晶体所构成,如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水晶、金绿宝石、锆石、橄榄石、石榴石、黄玉、海蓝宝石、祖母绿、碧玺等。
  (2)集合体型宝玉石材料
  集合体(Aggregate)型宝玉石材料又称“多晶体型宝玉石材料”,由很多个、但通常是由无数个各自独立的矿物晶体所构成。那种由同一种矿物晶体(粒)所构成者称为“单矿物集合体型宝石材料”,如翡翠、软玉、青金石等;由两种及其以上的矿物晶体(粒)所构成者称为“多矿物集合体型宝玉石材料”,如南阳玉、梅花玉、各种花岗石等。
  二、宝玉石的成分类型
  1、单质型宝玉石
  2、化合物型宝玉石
  3、混合物型宝玉石性质(Property)指宝玉石的本质属性,通俗地说,指各种天然宝玉石所具有的物性。它主要由宝玉石的物质成分和内部结构所决定及支配,一般将其分为物理性质(光学、力学、磁学、电学、热学、声学性质等)和化学性质两大类。
  一、光学性质
  光学性质(Optical property)是指宝石因“光”这种物质对其作用所产生的一系列光学现象及与其有关的特性的总称。各种天然宝玉石之所以具有优良的工艺美术性能,特别是具有十分迷人的外观美,关键在于它们各具独特的光学性质。
  1、颜色
  颜色(Colour),俗称“色彩”,为人眼视觉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宝玉石最为重要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光学性质及工艺美术特征。一切宝玉石质量的好坏、经济价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均取决于其颜色是否美丽和引人入胜。那些由特殊光学效应所决定的特异色彩,更被视为宝玉石的“绝色”。具有绝色的宝玉石,从古至今皆为“稀世奇珍”或“无价之宝”。
  ⑴宝玉石颜色与电磁波福射
  据物理学研究,颜色为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辐射。当波长约在390-770nm的可见光范围内的电磁波辐射通过适当途径刺激人的视觉神经时,人们就会有颜色的感觉。
  颜色与可见光  宝玉石的颜色是由于其中的矿物晶体对可见光(Visible light)中不同波长的光(光子)产生选择性吸收,其余未被吸收的光经透射或反射后在人眼中所引起的感觉或反映。原来,在可见光区从长波至短波方向包括有红、橙、黄、绿、蓝、青、紫七种单色光,即著名的“牛顿七色光”或“牛顿七色”(红、橙、黄、绿、蓝、青、紫色)。其波长是:
  红色光  770-622nm
  橙色光  622-597nm
  黄色光  597-577nm
  绿色光  577-492nm
  蓝-靛色光  492-455nm
  紫色光  455-390nm
  ⑵宝玉石颜色分类
  根据宝玉石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颜色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等,可以将宝玉石的颜色分为三类。
  ①自色  指由宝玉石矿物的内在因素所控制而形成的其身固有的颜色(Idiochromatic colour),如橄榄石的橄榄绿色、孔雀石的孔雀绿色、蓝铜矿的蓝色、磁铁矿的铁黑色、辰砂的朱红色等。这种自色的形成取决于宝玉石的物质成分和内部结构,而与外界杂物的混入无关。
  ②它色  指在宝玉石矿物晶体中由于外界带色杂质的机械混入而产生的非固有的颜色(Allochromatic colour),而与其自身的物质成分和内部结构无关。有些宝玉石矿物晶体的颜色即使主要与一定的色素离子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但这些色素离子也仅仅是机械混入物。只不过它们在“混入”过程中不能“随意”行事,而必须与被混入的宝玉石矿物晶体本身的内部结构及成因密切结合或适应才能成功。如使著名的红宝石成为红色、祖母绿成为翠绿色的Cr3+和使蓝宝石成为蓝色的Fe2+、Ti4+等就是其中的典型。
  ③假色  指那些不直接决定于宝玉石矿物晶体所固有的物质成分和内部结构等,而由物理因素(如物理光学作用等)所引起的假颜色(Pseudochromatic colour)。例如,拉长石因内部存在着定向排列的极薄的聚片双晶或显微包裹体,当白光入射后竟产生反射、干涉等作用,从不同方向观察时,它乃出现蓝、绿、黄、白等徐徐变幻的“变彩”。那些具有极完全解理或裂理的透明宝玉石矿物,因其中一系列平行的解理面或裂理面对入射白光产生反射、干涉等作用,竟形成如同水面上的油膜那样的彩色。这就是常说的“晕色”,如萤石、冰洲石、透石膏等即有之。某些金属宝玉石矿物,由于其表面氧化薄膜的存在,竟呈现出不同于其新鲜断面颜色那样的彩色,此即“锖色”(Tarnish)。例如,斑铜矿的新鲜断面本为暗铜红色,但因其被氧化的表面上存在着薄膜,竟呈现出紫、蓝混杂的美丽色彩。
  美国学者K·纳素(Nassau)根据晶体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能带理论和物理光学理论,结合各种矿物的颜色,将矿物(包括宝玉石矿物)的颜色成因类型划分为十二种(表2-4)。其分类方案是将晶体结构和致色离子进行了综合考虑,既包括了经典矿物学中自色、他色、假色的分类,又突破了一种颜色是由一种离子所引起的传统认识,如蓝绿色由Cu2+引起,深蓝色由Co2+引起,红色或绿色由Cr3+引起,等等。研究表明,同一种致色离子在不同的宝玉石矿物中可以引起不同的颜色。如同是Cr3+,在红宝石中引起红色,而在祖母绿中则引起绿色。但是,不同宝玉石矿物中的同一种颜色就不一定是由同一种离子所引起的,而可能具有多种致色因素和复杂的致色过程。例如,同样是蓝色,就至少有七种致色原因:a.带隙中硼的中介作用引起蓝色,如蓝色金刚石;b.铁与钛间电荷转换引起的蓝色,如蓝色蓝宝石;c.铜导致的自色而呈现出的蓝色,如羟铜辉石;d.钴导致的他色而呈现出的蓝色,如蓝色尖晶石;e.衍射作用导致的假色而呈现出的蓝色,如欧泊石变彩中的蓝色属之;f.色心引起的蓝色,如辐照锂铯型绿柱石;g.S3-的分子轨道效应引起的蓝色,如青金石。

矿物十二种颜色成因类型简表

颜色成因类型典型矿物举例及其他现象理论模式
过渡金属化合物铁铝榴石、孔雀石、绿松石晶体场理论
过渡金属杂质黄水晶、红宝石、祖母绿晶体场理论
色心紫水晶、烟水晶、萤石晶体场理论
电荷转移蓝宝石、铬铅矿、青金石分子轨道理论
有机物琥珀、珊瑚、石墨分子轨道理论
导体铜、铁、银能带理论
半导体方铅矿、黄铁矿、硫砷银矿、硫能带理论
掺杂半导体蓝色金刚石、黄色金刚石能带理论
色散刻面型宝石呈现出的“火”物理光学
散射月长石及星光、猫眼宝石物理光学
干涉晕彩黄铜矿物理光学
衍射蛋白石(欧泊)物理光学


  2、条痕  条痕是指宝玉石矿物在白色天釉瓷板上摩擦时所留下粉末的痕迹。条痕对不透明的宝玉石矿物鉴定很重要。
  3、光泽  光泽是指宝玉石矿物晶体表面反光的能力。它与宝玉石矿物晶体中原子的电子层结构能级的性质有关。
   自强而弱将光泽分为四级:
  ①金属光泽  折射率大于2.4,反射率大于25%,反光极强
  ②半金属光泽 折射率大于1.85-2.4,反射率大于19%-25%,反光强
  ③金刚光泽  折射率大于1.8-2.4,反射率大于10%-19%,反光较强
  ④玻璃光泽  折射率大于1.3-1.8,反射率大于4%-10%,反光弱}
   当宝玉石矿物晶体表面不平坦或宝玉石未以矿物集合体形式存在时则往往出现特殊的光泽类型。如:
  ①油脂光泽
  ②树脂光泽
  ③蜡状光泽
  ④丝绢光泽
  ⑤珍珠光泽
  4、闪光
  闪光(Glistening)是指宝玉石所呈现出的明亮、闪闪发光、色彩缤纷、变幻无穷的现象,一说俗称“出火”,简称“火”。如果某些宝玉石的闪光十分显著、耀眼,则可以说这些宝玉石“火好”。闪光与光泽的区别在于它既闪又亮(亮晶晶的),而不只是像光泽那样反光(亮)。
  5、透明度
  透明度(Transparency)是指宝玉石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1)透明
  凡能容许绝大部分光线透过,当隔着1厘米厚的宝玉石片观察其后的物体时,能清晰地见到物体轮廓的细节者,这种现象称为“透明”。其宝玉石则称为“透明宝玉石”,如水晶(彩图2-19)、萤石、冰洲石、透石膏(彩图2-20)、白玉、玛瑙(彩图2-21)等。
  (2)半透明
  凡能容许一部分光线透过,当隔着1厘米厚或更薄的宝玉石片观察其后的物体时,仅能见到物体轮廓的阴影者,这种现象称为“半透明”。其宝玉石则称为“半透明宝玉石”,如岫岩玉、软玉、翡翠、玛瑙、南阳玉、水晶冻石(彩图13-2)、高山冻石(彩图13-3)、青田冻石等。
  (3)不透明
  凡不能或仅能容许极少部分光线透过,当隔着1厘米厚或更薄的宝玉石片观察其后的物体时,完全不能见到此物体者,这种现象称为“不透明”。其宝玉石则称为“不透明宝玉石”,如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等。
  二、力学性质
  力学性质(Mechanical property)是指宝玉石在受到外力或其自身力的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种种特性,如硬度、破裂性、坚韧性、比重等。
  1、硬度
  硬度(Hardness)是指宝玉石抵抗外力对其进行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根据外力的性质和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刻划硬度、压入硬度、研磨硬度三种。
表2-6 摩斯硬度计简表

硬度等级标准矿物宝玉石举例
1度滑石滑石
2度石膏石膏
3度方解石方解石、冰洲石、斑铜矿
4度莹石萤石、铝氟石膏
5度磷灰石磷灰石、透视石
6度长石月长石、日长石、硬柱石
7度石英水晶、芙蓉石、蓝线石
8度黄玉黄玉、铝棚锆钙石
9度刚玉红宝石、蓝宝石
10度金刚石金刚石或钻石

表2-7 普氏硬度计简表

宝玉石质地坚因系数(f)
非常坚硬20
很坚硬15
坚实8-10
尚坚实5-6
中等3-4
尚软1.5-2
0.8-1
土状0.6
松动0.5
游动0.3


  2、破裂性
  宝玉石矿物晶体在应力的作用下,常常产生应变。如果这种应变超过了其自身的弹性极限,这时就会发生破裂,由此而呈现出的性质称为宝玉石的“Breakability”。它包括解理、裂理、断口等。
  3、坚韧性
  坚韧性(Tenacity),简而言之,指的是宝玉石的坚固性,即它抵抗锤击、压轧、弯曲、拉引、切割等外力作用的能力,如脆性、延展性、挠性、弹性、柔性等。
  4、密度、比重及体重
  宝玉石矿物的密度(Density)为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常用单位为克/厘米3(g/cm3)。
  宝玉石矿物的比重(G)通常指其重量与4℃时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
  体重(Bulk density)是指天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矿物集合体型宝玉石的重量,一般用吨/米3表示。它与比重的区别在于其重量是带有孔隙、裂隙、空穴的,而比重则没有这些重量因素。
  三、电学性质
  宝玉石的电学性质(Electrical proprety)主要是指其自身的导电能力和它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电现象及其特性,如导电性、介电性、热电性、压电性等。这些性质既具有工业和科学意义,同时在宝玉石鉴定工作中亦可作为一项依据。
  1、导电性
  导电性(Electric conductivity)是指宝玉石矿物对电流的传导能力,其大小用电阻率表示。
  2、介电性
  介电性(Dielectricity)是指宝玉石矿物在外电场中产生感应电荷的特性。原来,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不导电或导电能力极弱的宝玉石矿物(电介质或介电质),在紧靠带电体的一端会出现异号的过剩电荷,另一端则出现同号的过剩电荷,这种现象称为宝玉石矿物的“极化”。
  3、 压电性
  压电性(Piezoelectricity)是指宝玉石矿物晶体在受到定向压力或张力作用时,其表面所呈现出来的荷电性质。它主要存在于无对称中心或具有极轴(两端无对称关系的轴)的电介质矿物晶体中,如水晶、电气石、方硼石等即有之。
  4、热电性
  热电性(Pyroelectricity)是指宝玉石矿物晶体在热的作用下,其表面呈现出来的荷电性质,又称“焦电性”。它主要存在于无对称中心或具有极轴(两端无对称关系的轴)的电介质晶体中,如电气石、方硼石、异极矿、钙沸石(半脱水者)等即有之。
  四、磁学性质
  宝玉石的磁学性质(Magnetic property)是指其矿物晶体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被磁化时所呈现出来的性质,其中包括被外磁场所吸引、排斥和对外界产生磁场等。
  矿物晶体的磁性(Magnetism)主要是由组成矿物的元素的电子构型和磁性结构所决定的,主要分为五种。
  (1)抗磁性
  (2)顺磁性
  (3)反铁磁性
  (4)铁磁性
  (5)亚铁磁性
  五、热学性质
  宝玉石的热学性质(Thermal property)主要是指其矿物晶体因受热(如加热或加温等)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特性,如导热性、热电性、热膨胀性、熔点、可燃性等。
  1、导热性
  导热性(Thermal conductivity)是指宝玉石矿物晶体对热的传导能力,通常由较热的部分向较冷的部分传导。
  2、热膨胀性
  热膨胀性(Thermal expansion) 是指宝玉石矿物晶体受热发生膨胀的性质,通常以线热膨胀率α来表示。它是矿物晶体温度每升高绝对温度1度,其矿物长度增量与原来长度之比。
  3、熔点
  熔点(Melting point)是指宝玉石矿物晶体受热熔解时的温度,也就是此晶体的固态和液态可以平衡共存时的温度。
  4、可燃性
  可燃性(Combustibility)是指宝玉石所具有的在较高温度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而产生的发热和发光的剧烈氧化反应的特性。
  六、放射性质
  宝玉石的放射性质(Radioactivity)主要是指其矿物晶体因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或不稳定的原子核而能自发地放射出粒子或射线,同时释放出能量的性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矿物称“放射性矿物”,其中包括有极少数的宝玉石矿物,如褐钇铌矿、独居石、磷钇矿、锆石、褐帘石、埃卡石(硅钙钍矿)等。这些放射性矿物中所含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铀、钍等,以及与之相应的放射性同位素。
  在此需特别说明,绝大多数天然宝玉石均不具有放射性。即使某些宝玉石含有一定的放射性,那也十分微弱,对人体不仅无害,有时还会大有益处。诚然,在天然宝玉石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或宝玉石及其制品经过辐照处理后,应首先检测其放射性的强弱,以确保其质量,并在确定对人体健康毫无损害后方可投放市场。
  七、化学性质
  宝玉石的化学性质(Chemical property)是指其矿物晶体在发生化学作用时所呈现出来的种种性质。其中与宝玉石的鉴定和研究、利用有关的主要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其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基本性质等发生变化时所出现的各种化学特性。
  1、 可溶性
  可溶性(Solubility)是指宝玉石矿物在水中能够溶解的性质,其实质被认为是溶质(宝玉石矿物)和溶剂(水或水溶液等)中的质点相互吸引或排斥的过程。实际上,许多著名的宝玉石除具有美丽、称少的特点以外,还具有耐久性。这种耐久性除了包括坚韧、耐磨等特性,也包括宝玉石在水溶液中不溶解或极难溶等优良性质。
宝玉石矿物可溶性分级简表

等级宝玉石矿物举例
极难溶红宝石、蓝宝石、赤铁矿、水晶、金红石、锡石、磁铁矿、闪锌矿、辰砂、锆石、石榴石、蓝晶石、钾长石、正长石、天河石、钠长石、金刚石、自然金等
难溶萤石、赤铜矿、针铁矿、斑铜矿、黄铁矿、菱铁矿、重晶石、白钨矿、橄榄石、黄玉、锂辉石、普通辉石、绿宝石、滑石、翡翠、软玉等
中溶雄黄、孔雀石、菱锌矿、磷灰石、褐帘石、符山石、十字石、电气石等
易溶欧泊石、磁黄铁矿、冰洲石、硅锌矿、绿帘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霞石等
极易溶冰晶石、雌黄、菱镁矿、天青石、石膏、硬石膏、硼砂、蛇纹石、白榴石等


  2、抗腐蚀性
  抗腐蚀性(Corrosion-resistance)即“抗化学腐蚀性”,是指宝玉石矿物抵抗酸碱及其他化学物质腐蚀的能力。当宝玉石遇上酸碱时,其化学反应速度极其缓慢或根本不发生化学反应,则这种宝玉石的抗腐蚀性就很强。反之,则其抗腐蚀性弱。
  3、抗氧化性
  抗氧化性(Oxidation-resistance)是指宝玉石抵抗氧对其发生化学作用的能力。 宝玉石的命名、分类和质量要求
  

一、命名
  在已知的数百种宝玉石中,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独立名称。其起用和确定的时间,有的已经相当久远。由于不同人的出发点、目的、学识的不同,并受当时当地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故其命名(Naming)总是各尽所能,各行其是,“百花齐放”。
  (1)按传统习俗命名
  (2)沿用古代矿产名称
  (3)按形态或外形命名
  (4)按工艺美术特征及物理性质命名
  (5)按工业技术特征命名
  (6)按形态、物理性质等的综合特征命名
  (7)按物质成分、物理性质等的特征命名
  (8)沿用地质科学中的矿物和矿产名
  (9)按产地命名
  (10)按人名命名
  (11)以外来语命名
  二、分类
宝玉石分类简表


大类

亚  类

详 细 类 别 及 实 例

说  明








宝  石

按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存在状态等因素的不同可分为自然元素类、卤化物类、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硫化物类及含硫盐类、含氧盐类(硼酸盐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磷酸盐类、砷酸盐类、钒酸盐类、铬酸盐类、钨酸盐类、钼酸盐类、硅酸盐类)等
绝大多数为矿物单晶体型

玉  石
按物质成分、内部结构、存在状态、产出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可分为石英类、石英岩类、碳酸盐类、磷酸盐类、硅酸盐类等矿物集合体型

饰 刻 石
按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用途等的不同可分为饰面石、印章石、砚石、碑碣石、磬石等







有机矿物型
水草酸钙石、蜜蜡石等发现不多

化 石 型
煤精、琥珀、硅化木、珊瑚石、百鹤石等实为生物质宝玉石

生 物 型
珊瑚、珍珠、象牙等





矿物类
观赏石
水晶、雄黄、雌黄、辰砂、辉锑矿、方解石、蓝铜矿、孔雀石、绿柱石、电气石、黄玉、石榴石等天然艺术品,品种繁多

岩石类
观赏石
太湖石、英石、上水石、钟乳石、蘑菇石等

古生物类
观 赏 石
三叶虫、珊瑚、菊石、直角石、石燕等







合成宝玉石
金刚石、水晶、红宝石、蓝宝石、欧泊石、金绿猫眼、祖母绿、翡翠等与天然宝玉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相同

仿制宝玉石
用玻璃、塑料、钛酸锶、立方氧化锆等宝玉石仿制材料以仿制多种天然宝玉石假宝玉石

组合宝玉石
各种双组合件、三组合件等欺骗性很大

  三、质量要求
  宝玉石,特别是当其作为资源而存在时,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要确保质量(Quality),即在现代社会或其技术经济条件下符合工艺美术要求;第二是具有一定的数量(Quantity)或规模,足够人们长期开发利用。当然,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
  1、工艺美术要求——宝玉石“三要素”
  (1)瑰丽
  瑰丽是(Beauty)宝玉石必须具备的最为重要的条件,也是工艺美术上对宝玉石的主要要求。因为如果不美,就无所谓“宝玉石”了,更何况人总是喜欢美的。只不过这里的美主要是指宝玉石的外形美和颜色、光泽、透明度及特殊光学效应美。许多天然宝玉石均或多或少地带有瑕疵(Flaw或Blemish)。
  广义的瑕疵指宝玉石所具有的一切缺陷,狭义的瑕疵指宝玉石晶体中所存在的细小裂纹及不纯的混入物。工艺美术界则对宝玉石晶体内部的缺陷或瑕疵有两种习惯性的说法:①脏点,指在宝玉石晶体内部所存在的斑点状、小块状、疙瘩状的黑色或其它暗色不纯的包裹物,如炭质物、暗色矿物小集合体等,钻石、碧玉等宝玉石常有之。②绵柳,又称“绵纹”,指宝玉石晶体内部所存在的细小的像丝棉、棉絮、棉花、柳绵状的物质,常被通俗地称为“细丝”、“蝉翼”、“花”、“小花”等。其形成也可以是由于包裹体的存在或宝玉石晶体受外力影响所致,如水晶、碧玺、萤石等宝玉石即有之。至于宝玉石晶体所具有的细小裂纹,可以是天然形成的,也可以是在开采、加工或在其他情况下由人工因素造成的。由于这些“瑕疵”的存在,故常不同程度地影响或损害着宝玉石的质量。工艺美术上要求宝玉石的瑕疵应尽可能地少,愈少愈好,最好是没有瑕疵。然而,这往往是不可能的。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天然宝玉石的瑕疵又成了它区别于人造宝玉石的重要标志之一。
  (2)耐久
  宝玉石的外观美丽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包括一切。优良的宝玉石还必须具有耐久性(Durability),能够经受住外界因素的影响。这里的“耐久性”指宝玉石抵抗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的性能,工艺美术上对其要求大致有两个方面:
  ①质地致密细腻,坚硬耐磨,能经受住外力打击和高温的作用,并能长期经受住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对优质宝石,通常要求其硬度为7度及其以上。对优质玉石,通常要求其硬度为5-6度及其以上,最低不小于4度。
  ②抗化学腐蚀,即能长期经受住大气、雨水及环境里各种酸、碱等化学物质的作用或腐蚀。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更要求宝玉石及其制品具有优良的抗化学腐蚀的能力。
  (3)稀少
  物以稀为贵,瑰宝世所稀。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宝玉石之所以成其为宝玉石不仅在于它美丽、耐久,而且在于它在地壳里分布有限、十分稀少(Rarity),特别是其中的高档宝玉石更为稀罕。例如,非洲的金刚石、斯里兰卡的金绿猫眼、哥伦比亚的祖母绿、缅甸的翡翠、阿富汗的青金石等,都是世界上稀有的高档宝玉石,市场售价甚为高昂。
  2、数量要求
  工业上对独立的宝玉石的“个体”(俗称“个头”)或块体大小的要求,总的来说是愈大愈好。但因其品种的不同,致使对其要求也不尽一致。例如,矿物单晶体型宝石,特别是其中的高档宝石个体的大小,全世界以“克拉”为单位进行计量。工艺美术上要求其个体重7克拉以上。至于极少数特殊的贵重宝石(如钻石),重0.6克拉以上者亦可利用。对于玉石,其块体的大小通常以公斤计量,工艺美术上要求其块体重0.5公斤以上,或块体直径大于5-10厘米。但对于极少数优质玉石(如翡翠、羊脂白玉等)也可以按克(或克拉)进行计量。
  在地壳里的宝玉石矿床中,肯定不会处处都是具有工业或艺术价值的宝玉石,而是有大量包围宝玉石或宝玉石共存的“无用”的岩石存在着,这就提出了如何计算矿床中宝玉石的“含量”,即“工业品位”的问题。这里所谓的“工业品位”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矿石内的宝玉石含量,一般以毫克/米3、克/米3、、千克/米3等表示。不同的宝玉石矿种及其不同的矿床类型,工业上对其品位的要求往往不同或不尽相同,如金刚石砂矿床的工业品位为2毫克/米3,金刚石原生矿床的工业品位则为30毫克/米3(岩脉型)或15毫克/米3(岩管型),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鉴别一块石头:是不是玉
翡翠基本知识
摩斯硬度
宝石和玉石的区别是什么?
别再拿着翡翠问我玉!不是一种东西!
石英石和玉如何区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