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11——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县是全国年画的主要产地之一,绵竹木版年画又称“绵竹年画”因产于四川绵竹县而得名。创于明末,清代乾隆、嘉庆前后为盛期。
有门画、斗方和画条等种类。绵竹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素有“四川三宝”、“绵竹三绝”之美誉,绵竹木版年画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产品除运销两湖、陕、甘、青及四川各地外,还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文化遗产名称:绵竹木版年画
所属地区: 四川 · 德阳
遗产编号:Ⅶ—11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四川省德阳市
遗产级别: 国家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盛产竹子,其中最为著名的绵竹是造纸的上好材料。绵竹木版年画技艺主要分布在绵竹市城区剑南镇和北部的拱星镇、清道镇、新市镇、孝德镇等地。


绵竹龙门山中段与成都平原北部连接,成都自唐以来便是国内雕版印刷的中心,绵竹受其影响,相传在宋代已有木版年画生产。
据口述资料,清代乾嘉年间,绵竹有年画从业人员九百余人,大小规模不一的作坊三百多户,年产包括门画、斗方、屏堂、杂条、拓片、案子在内的年画一千二百多万幅,远销云南、贵州、陕西、青藏、两湖及四川省内各地。
绵竹木版年画的题材除传统的门神画以外,还涉及戏曲故事、山水花鸟、写景纪实、吉祥图案等。绵竹各地年画制作有专业分工,城区偏重拓片、杂条、斗方、案子,并兼及门画;清道乡偏重彩色清水大袍;
遵道乡偏重美人、娃娃戏,如此等等。绵竹木版年画兴盛时,出现了行会组织“伏羲会”,自发对年画产品进行评议。20世纪初,绵竹木版年画开始衰落,此后日趋萧条,休业者众。

绵竹木版年画与地方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仅张贴就有许多规矩,不能违背。画中种种图像亦有不同的象征与解释,和图像一起反映或呈现在各种民俗仪式中。
明清时,除神佛题材外,绵竹木版年画中已大量出现戏曲题材,绵竹的画师根据川剧剧目绘制年画,创作出《白狗争凤》、《五子告母》等作品。
从体裁论,绵竹木版年画有“红货”和“黑货”之分,“红货”是指彩绘年画,“黑货”是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
绵竹木版年画制作包括起稿、刻版、印墨、施彩、盖花等工序。
其艺术特点一是手工彩绘,同一张版因不同的手绘,效果不一;二是对称性构图;三是运用色相和色度对比,尤善用金色(如沥金、堆金、贴金)。但比较而言,最见特色的还是“填水脚”(指用剩余颜料涂抹的一种样式)。 [1]


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因盛产一种韧性极好的竹子,继而制作桃符,画为“神荼郁垒”,使绵竹木版年画在清代忆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无坞同称为中国木版年画四大家。


绵竹木版年画属民间美术,它植根民间,其装饰性和雕刻艺术,在早期显然受到汉代四川画像砖艺术的影响,从传承下来的传统木版年画作品中,仍可以感受到磅礴的气势和天真、质朴、粗犷的生命活力。

唐代是我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当时中国已出现了最早的宗教题材的木版年画,而木版年画艺术与雕刻印刷术对于人类文化的大量传播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因安史之乱而进入蜀中的大批文人学士及画师中道释者居多,绵竹木版年画也受到宗教画影响,现存的绵竹年画中的中堂画“金刚”、“家神”、“魁星”和拓版“赵公镇宅”等,
内容和形式都和宗教画同出一畴,其彩绘技巧和线条的装饰味与四川寺庙中的风格极为相近。
宋代,四川更是中国四大印刷中心之一,木版印刷已发展到刻技纯熟,印刷精美的程度。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汴京“迎岁节,市井皆卖门神……”吴自牧《梦粱录》载岁终“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乌镇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以主顾。”另有史料证明,宋代在以成都为中心的附近各县都有生产年画的作坊,
尤以“小成都”而闻名的川西古城绵竹的雕版印刷更为发达。据《续编绵竹县志》记载:“绵竹年画远在明代忆有相当成就……当时泸州及陕西蒲城地区已贴过内容喜庆的绵竹年画。”

明清两个朝代,尤其是清乾隆年间,是绵竹木版年画发展的辉煌时期。
清代中叶,四川城乡各地普遍兴建会馆时,多聘请绵竹画师和塑匠雕塑神像,彩绘梁壁,使年画师们的艺术在实践中得以发展;绵竹造纸业不断发展和革新,
实验成功“粉笺纸”;年画作坊管理完善,分工细致,专人专事,精益求精,不论刻版、敷彩都达到较高水平,并出现有特色的流派和个人风格;外省和本地画商起了媒介的作用。
绵竹县志载:“商贩远自陕甘滇黔,裹银来市易画,仲冬则接踵城南,购运者遍于王道百五十里。”


绵竹木版年画

由于以上原因,当时的年画作坊发展到三百余家,从业人员达一千多人,全县每年生产门画一千二百多万份,画条二百万份以上。此时年画行会“伏羲会”成立,每年办会两次,会上要对各路年画进行评议,

决出名次,这样一来,更促进了绵竹年画的发展,全县作坊遍布城区及西南、板桥、新市、清道、遵道、拱星等乡村,各流派的特色也更加突出。城内老字号“傅兴发”生产的门神工艺精细,
五彩鲜艳,衣褶清晰,眉目生动。“云鹤斋”的木版拓片享有盛誉。清道乡“曾发皓”、“何云发”的清水大袍自成一派,遵道乡的仁女,娃娃戏凤风格独特。而肖华金专出斗方样张,有“肖斗方”之称。

当时绵竹县有大小年画市场小市在块中北河坝及清道乡,从清道乡起要摆到近城的南轩祠,约十五里路。大市在城内南华宫,从腊月初一开始,
每天要出售到二更天,直到腊月三十为止。绵竹年画经画商传播,除省内民众广为张贴外,还销于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并远销今越南、缅甸、印度及东南亚各国。

民国时期因农村经济破产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大大影响了民众对年画的购买力,加上绵竹县豪霸横行,土匪啸聚,大小纸厂被洗劫或烧毁,年画作坊纷纷倒闭。
昔年誉满中外的绵竹年画已是“丹青零落不成妍”的衰败景象。
绵竹年画,由于新中国的诞生又获得了新生。
并从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俗物而进入人民艺术之宫。经政府抢救扶持的绵竹年画又添“新章”。1963年曾赴成都、北京举办了观摩展览,博得首都文化界和美术家们的高度赞扬。诗人郭沫若也即兴赋诗一首。
此后,绵竹年画艺术在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基础上迈也了新的步伐,一批年青的年画作者在老一辈艺人言传身教的辅导下迅速成长越来,他们认真研究吸引传统年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和特点,并发挥现代艺术丰富的表现力,
创作了一批又一批新年画,这些作品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富于生活情趣,展示地方风情,参加了国内外美术作品展并获奖,在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2]


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年画从体裁上又分红货、黑货两大类。红货指彩绘年画,包括门画、斗方、画条。其中画条分中堂、条屏、横推、单条等,供厅堂、居室、走廊及牲畜圈等张贴之用;

门画有大毛、二毛、三毛等大小之分,贴大门、厅门、房门、灶门之用。黑货,是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多为山水、花鸟、神像及名人字画,此类以中堂、条屏居多。"
  

绵竹年画内容广泛,品类繁多。归纳起来有:避邪迎祥、历史人物、戏曲故事、民俗民风、名人字画、花鸟虫鱼等,按制作方法分为"捶墨"、"落墨"和"填色"三大类。

"捶墨"即木板拓片(总称黑货),内容多为民俗和名人字画,神话传说等。"落墨":以水墨为主,色彩淡雅,近似国画"小写",内容多为神像和各种戏曲故事。"填色"(总称红货),
按繁简可分七种,有"明历明挂"、"色金"、"印金"、"花金"、"常行"、"水墨"及"填水脚"。其中尤以"明历明挂"的绘制最为工整细腻,色彩也异常艳丽多彩。至于"填水脚",用色单纯,寥寥数笔,挖主写意,却十分生动传神,非绵竹年画高手,
不能为之,被专家学者淮为珍品。从规格看,有大毛、二毛、三毛之分(毛是绵竹年画专用粉笺纸的开张)。所谓大毛,就是整张粉笺纸上作画,大多绘秦琼,尉迟公等武将,飞称武门神。将其贴于大门之上,意在御凶求安,护卫家宅。"二毛"者,即张贴于二门的文门神,其画稍小于前者,
此类多系求福、求喜、求富贵的内容。贴于寝室门或灶屋门的三毛,画幅小于二毛,大多为仕女、娃娃题材,如观花美人、八宝童子等,那有魅力的艺术造型,特别逗人喜爱。此外还有一种属于稀有的落地门神,
它是一种与大门一样大小的特大门神。这类门神常见于旧时代大户人家的庞大龙门之上,内容多为武将。
  

绵竹木版年画与地方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仅张贴就有许多规矩,不能违背。画中种种图像亦有不同的象征与解释,和图像一起反映或呈现在各种民俗仪式中。

明清时,除神佛题材外,绵竹木版年画中已大量出现戏曲题材,绵竹的画师根据川剧剧目绘制年画,创作出《白狗争凤》、《五子告母》等作品。
  

从形式看,绵竹年画分为斗方、横披、中堂、条屏等,似同国画分幅相近但却别具一格。绵竹年画的斗方,并非文人戏笔,而是《老鼠娶亲》、《三猴烫猪》等讽谕性独幅小品。

绵竹年画的横披,一般是表现人物众多的大场面的《文姬归汉》、《迎春图》等。《迎春图》可算是绵竹年画横披的代表作。作者系绵竹年画大师黄瑞鹄,此图描绘清朝绵竹迎春会盛况,
长卷描绘了400多个人物和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生动地再现了清代的民俗民风,具有较高的民族研究和艺术价值。属国家一级文物,被专家学者称之为清代的清明上河图。
  

绵竹年画的中堂均是表现吉祥内容,如《麻姑献寿》、《紫微高照》等。现在随着人们的审美情趣的变化,又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现代人们审美情趣的各式各样的新年画。同时装裱形式和内容等都做了改革和创新,深受人们的青睐。
  

绵竹木版年画制作包括起稿、刻版、印墨、施彩、盖花等工序。其艺术特点一是手工彩绘,同一张版因不同的手绘,效果不一;二是对称性构图;三是运用色相和色度对比,尤善用金色(如沥金、堆金、贴金)。
  

绵竹年画的制作多先以木刻版印墨线,再敷以彩绘。制作程式和特色全在于手工施彩和勾线,按民间艺匠通称有以下几种:一、明展明挂:为绘工精细富丽的一种;

二、勾金:笔蘸金粉或银粉勾出图案;三、花金:是彩绘后的再加工,用木制花型戳子,拓上金或银色花纹,现所见花戳子约三十几种,分服饰花、帽花、衣角花、袖口花;
四、印金:印过墨线和彩绘后,再用原印版复印一遍胶水(脸手除外),然后撒上金粉或银粉,扫净余粉后即显出金线或银线;五、水墨:讲究笔墨烘染和淡雅的色调;
六、常形,力求设色单纯;七、掭水脚:即寥寥几笔大写意,是绵竹年画的特色绘法。
  


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年画风格独特,它既传承了唐代之前手工绘制年画的制作风格又继承了宋代雕版印刷术的技术。绵竹年画和中国其它年画一样首先是要刻成线版,但是线版在绵竹年画中只起轮廓作用,全靠人工彩绘,从不套色制作。

经过不同艺人的手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个艺人绘制不同的画幅也会产生不同的趣味。这是绵竹年画区别于其它诸家年画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正是绵竹年画的绝妙之处。
另外,绵竹年画在用纸、用笔、用色上也别具一格。传统绵竹年画一般都用粉笺纸(当地所产的土纸上面涂一层薄薄的彭州白泥)和鸳鸯笔(特制扁笔,一边蘸水,一边蘸色),
颜色多用矿物色和民间染料加胶矾调制而成,主色有佛青、桃红、猩红、草绿,其次是金黄、天蓝等,约束人以单纯强烈、鲜艳明快、对比和谐的色彩效果,这样可使手绘色彩更加厚重,风吹日晒经久不变。
  

绵竹年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

用线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相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造型常使用夸张、变型、象征、寓意的表现手法,使塑造的艺术形象生动感人。

四川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年画”。绵竹年画始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西南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兴旺时期,绵竹制作年画的大小作坊达300余家,每年外销1200万份。绵竹年画不仅畅销中国西南各地,而且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

绵竹年画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和保护。从2002年起,绵竹市已成功举办7届“绵竹年画节”,年画成为绵竹的文化品牌。每年年末岁初,年画节都能吸引大量游客。 [3]


绵竹木版年画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近十年,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浇灌培养这株民间艺术奇葩,这为绵竹木版年画的发展打开了发展空间。近十年来绵竹木版年画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载体,

从载体到制作方法、包装等都进行了创新,使绵竹年画逐步走向了日常化、实用化、装饰化、礼品化、收藏化、宣传化,其时代精品走向了收藏领域。又特别是近两届省、市"绵竹年画节"的举办给绵竹年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活力。
近年,在中央、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460多万、新建了绵竹年画博物馆,她将成为融收藏、整理、研究、创作、出版、开发、销售、传授年画技法为一体的年画专业博物馆。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四川省德阳市的陈兴才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绵竹木版年画

陈兴才,男,89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位四川省绵竹市清道镇射箭台村二社的老人便是我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目前年龄最大的民间艺人。

耋耆之年的陈兴才如今面色红润、耳聪目明,不少人说这是老人与五颜六色的颜料接触的原因,老人却说一生与自己挚爱的年画艺术相伴,心情舒畅才是长寿健康的根本。

陈兴才10多岁时便师从父亲学习年画制作,只是当年家境贫寒,不能长时间扑身于自己爱好之上。随着家境好转,到陈兴才成家立业之时,他便将自己的爱好逐渐发展成了除种田养殖以外的一门重要产业。

70多年的年画生涯里,老人亲手制作的年画枚不胜数,他的作品已被纷至沓来的爱好者带到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老人制作的年画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严格遵循传统,
张张色泽艳丽,人物逼真。1994年,老人的作品《双扬鞭》入选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同年,老人被绵竹市政府授予“年画艺术大师”,这也是被当地政府唯一授予该称号的民间艺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绵竹木版年画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木版年画
寓意吉祥的传统年画,喜气!
中国五大年画,护佑你新春吉祥!开心过大年!
年画儿里的中国: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四大年画每一种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愿意守护继承的人却很少|年画|彩绘|文化遗产|木版|杨家埠|桃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