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小瓣金花茶、平果金花茶、顶生金花茶

 

小瓣金花茶 - 形态特征
小瓣金花茶,常绿 灌木,高2-4米,树皮灰褐色, 嫩枝黄褐或紫褐色。
叶薄革质或纸质,广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6-15厘米, 宽2.5-7厘米,先端突然短尖,尖头长5-10毫米, 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
下面无毛, 侧脉7-9对, 在上面略下陷,边缘具细锯齿, 叶柄长5-10毫米。 小瓣金花茶花腋生,淡黄色,
直径1.5-2厘米,花柄长2-4毫米; 苞片4-5片,细小,半圆形,边缘有 睫毛; 萼片5-6片, 半圆形至圆形,
直径3毫米,有睫毛;花瓣6-8片, 外轮近圆形,直径4-7毫米,先端凹陷,内轮长圆形,
长1.3厘米,宽7-10毫米; 雄蕊长8-10毫米,外轮花丝基部稍连生, 成短管,无毛; 子房3室,无毛,花柱3条,离生,
偶有4条,长8-10毫米。 花期10月至翌年1月。 小瓣金花茶 - 生境分布
小瓣金花茶模式标本采自于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宁明,
也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小瓣金花茶 - 物种鉴别
本种与 柠檬金花茶 C. limonia C. F. Liang et S. L. Mo较接近
,但叶片较长,无腺点,苞片萼片及花瓣均秃净, 仅有睫毛,易于区别。

平果金花茶

 
在海城乡的新民、拥齐、拥良,太平镇的石山区和坡造镇的敬村、都阳等地均有出产, 常见生于半山腰绿林之中,它是一种油茶树,材质坚实密致, 经久耐用,种子可榨油。

最珍贵的是它的花,颜色金黄,极显纯美。 由于国外没有这种金黄色的茶花,所以它就成为了誉满全球的名贵观赏花卉, 有“花中皇后”之称。 这种花和叶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
可治痢疾、便血,外洗可治烂疮等,现被列为广西重点保护植物之一。 编辑摘要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学名:
平果金花茶 二名法:
Camellia pingguoensis D.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又称木兰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Dilleniidae)
目:

2003年的APGII分类法将山茶科和厚皮香科共同列入 杜鹃花目(Ericales) 亚目: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列出 山茶目(Theales) 科:
山茶科(Theaceae) 亚科:
山茶亚科(Theoideae)
族:
山茶族(Trib.) 属:

山茶属(Camellia)
种:
平果金花茶 分布:
广西

拉丁名:Camellia pingguoensis D. Fang
中文名:平果金花茶
拉丁科名:Theaceae


中文科名: 山茶科
保护级别:2
分布: 广西(平果、田东)
现状:稀有种。 由于分布区狭窄,采伐薪炭林木,破坏植被生境, 挖取野生苗木等,使本来不多的树木不断减少, 果实又受鼠兽为害,致使这些种类的生存受到威胁。 海拔下限(米):250
海拔上限(米):480

平果金花茶 - 简单概述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 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 金花茶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2-5米,其枝条疏松, 树皮淡灰黄色,叶深绿色,如皮革般厚实,狭长圆形。 先端尾状渐尖或急尖,叶边缘微微向背面翻卷, 有细细的质硬的锯齿。 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
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 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 娇艳多姿,秀丽雅致。 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 植物,极为罕见,分布极其狭窄, 全世界90%的野生金花茶仅分布于中国广西防城港市 十万大山的兰山支脉一带,生长于海拔700米以下, 以海拔200-500米之间的范围较常见,
垂直分布的下限为海拔20米左右。 如金花茶在防城县大王江附近的滨海丘陵台地仍有分布。 垂直分布的上限可达海拔890米,如宁明县那陶大山仍可见到个别 小瓣金花茶,数量极少,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植物。 与 银杉、 桫椤、
珙桐等珍贵“植物活化石”齐名, 是中国八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属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的植物种, 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
平果金花茶 - 植物特征
平果金花茶 常绿 灌木,高2-3米。 叶薄革质,卵形或长卵形,长4.5-9.5 厘米,宽1.4-35厘米, 下面有黑棕色腺点,无毛,侧脉5-7对,边缘有细锯齿; 叶柄长3-10毫米。 花单生或2朵腋生,直径1.5—2.3厘米,花梗长3-5毫米; 苞片3—5(一7);萼片5,绿色;花瓣淡黄色5—8, 长7—13毫米,基部稍连生;
雄蕊约130,3-4轮, 长7-10毫米,外轮花丝基部稍连生,内轮的离生, 无毛;子房3室,无毛,花柱3,离生,长4—5毫米。 蒴果球形, 直径1.2—3厘米,果壳薄,厚约1-2毫米; 种子每室1—3,直径1—1.5厘米,黑褐色。 生于 石灰岩山地保存较好的次生林中。 花期11月至翌年1月。 平果金花茶 - 嫁接繁殖

金花茶(Camellianitidssima)是中国珍稀植物。 它以其花色金黄,花瓣腊质,叶大亮丽,四季常青, 树姿优美,具特殊的观赏价值,为世界罕有。 平果金花茶 金花茶产广西西南部,生长在 北纬21°-24°、 东经106°-109°的 亚热带雨林,当地年均温度为22℃,极端温度-1℃-40℃, 常年无雪。

平果金花茶的发现,在中国内外园艺界引起了瞩目。 人们都想利用这一珍贵种质资源进行 人工繁殖、研究, 以便得到新种。 青岛地处北纬36.4°,东经112°,年均温度12.2℃, 极端-15℃-36℃,每年有一个多月的雪期。 金花茶能否在青岛正常繁殖? 近几年,我们做了尝试。
1999年5月从广西桂平引进了金花茶组部份种的枝条, 经消毒处理,选用直径2厘米粗的单瓣红山茶及红露珍作砧, 用侧劈法 嫁接。 结果如下表:
品种嫁接 时间 嫁接株数 成活株 成活率 备注
金花茶 1999.5.14-16 11 9 砧木可继续使用
凹脉金花茶 1999.5.14-16 8 6
星脉金花茶 1999.5.14-16 5 3
金坛花金花茶 1999.5.14-16 6 5

平果金花茶 1999.5.14-16 5 3
顶生金花茶 1999.5.14-16 5 4
坛落金花茶 1999.5.14-16 5 3
毛玉荷金花茶 1999.5.14-16 8 6

黄铃铛金花茶 1999.5.14-16 5 4
毛萼香花金花茶 1999.5.14-16 3 2
黄牡丹金花茶 1999.5.14-16 4 1
金绣球金花茶 1999.5.14-16 5 2
大鹂金花茶 1999.5.14-16 3 3
中华五室金花茶 1999.5.14-16 5 2
多瓣金花茶 1999.5.14-16 5 4
金杯金花茶 1999.5.14-16 5 3

密花金花茶 1999.5.14-16 4 3
金种金花茶 1999.5.14-16 6 4
毛瓣金花茶 1999.5.14-16 5 4
毛籽四季金花茶 1999.5.14-16 4 4
合计 1999.5.14-16 108 72 66.67%

平果金花茶 嫁接后平均成活率66.67%。 分析成活率低的原因:引进的枝条邮途时间长达22天, 部份枝条柄脱落,腋牙发霉,影响了成活率。 已成活的砧接苗长势良好,当年长出2到4个分枝, 株高30-50厘米。 到2000年8月,有5株带蕾,2001年2月开花。 开花时间比实生苗早3-4年。
2000年4月及2001年5月,我们用1999年嫁接成活的
母本枝条, 分别继代嫁接,选用直径1.8厘米以上的单瓣红山茶及红露珍做砧本, 百株成活率达到96%。 嫁接苗当年长出1-3根枝条,5-20片叶。 金花茶嫁接苗的管理:
5月到11月用70%-80%遮光网挡光, 防止太阳直射,否则叶会变黄失绿;11月中旬进入塑料大棚, 严科季节覆盖草帘保温,室外低温-14℃时,大棚内-2℃, 未见金花茶出现冻害。 5月份抽梢前施用了发酵好的鸡粪水追肥,浓度为1%, 以后隔月追肥一次,冬季停用。 露地栽种的,用同一方法管理,
其长势好于盆栽。 平果金花茶 - 国宝
平果金花茶 当北国还处于风雪漫天、寒风刺骨的时候,云南却是春意盎然, 百花齐放。火一般的山茶花,一团团,一簇簇, 如火如荼地与众花争春比艳。 山茶又叫 曼陀罗树,是植物界中的一个大家族, 其成员共有600名之多,仅我国就有近200种山茶科植物。 人们习惯上都把这一类植物,称为山茶花。
人工栽培山茶花,中国从唐代开始,到宋、明代已广为 种植。1677年, 英国医生甘宁从中国引种 欧洲, 而后传到美洲和 澳大利亚,引起了世界园艺界的极大重视。 山茶花经过科学管理和 人工杂交,花色和姿态变得更为丰富。 常见的花色有桃红、粉红、银红、艳红和白色, 较为稀少的则有紫色、绿色和多色相串。 平果金花茶 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韵味。
粉红的山茶花有如凝脂露粉,格外清新;桃红的则簇锦争荣, 耀眼生辉,使人有“花开富贵”的感觉;还有纯白如雪的山茶花, 花瓣上露出丝丝红彩,显得娇嫩 抚媚。 当山茶花盛开时,枝干葱郁,间缀艳花朵朵。 在绿叶映衬之下,显得诗情画意。 山茶花的花期长,常常40—50天而不谢,出蕊于红梅之前, 凋零于桃李之后。 陆游赞它为“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谁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在色彩续纷的山茶花中,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惟独没有金黄色的。 到本世纪60年代初, 广西药物研究所的学者进入广西十万大山中采集标本, 在邕宁县谭洛乡采到一种金黄花的山茶科植物标本, 经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教授鉴定,确认为是山茶科的新种植物, 并定名为金花茶。 中国山茶科植物研究专家、中山大学的张宏达教授发现, 早在1933年7月29日, 左景烈采到正式标本,并在1948年由我国植物学家戚经文以“亮叶离蕊条”的名称正式发表, 不过现在的中文名称仍用金花茶。 不管是谁发现的,
金花茶的问世,填补了国际园艺学家梦寐以求的黄色系列茶花的空白点。 山茶花科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
是世界珍贵、稀有的观赏植物和种质资源, 主要产于中国和 越南。 世界上已报道的有23个分类群,其中我国产21个,
特有19个,有4个分类群列为中国一级和二级保护植物; 越南产4个,特有2个。 平果金花茶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
,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 金花茶是家族中的后起之秀,树高2-5米,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树皮淡黄色,
叶质光亮深绿,其枝条 疏松,树皮淡灰黄色, 叶深绿色,如皮革般厚实,狭长圆形。 先端尾状渐尖或急尖,叶边缘微微向背面翻卷,
有细细的质硬的锯齿。 它的花朵单生于叶腋,有的像金杯,有的似金壶, 还有的如同纯金打就的小碗。 花瓣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抹了一层蜡,晶莹而又油润, 给人以一种半 透明之感。 它们千姿百态,娇柔艳丽、极惹人喜爱,
因此人们称它为“花中皇后”。 金花茶果实为 蒴果,果实里有6-8粒种子,种皮黑褐色。 11月开始开花,花期很长,可延续至翌年3月。
金花茶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多生长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阴坡溪沟处, 常常和买麻藤、藤金合欢、刺果藤、楠木、鹅掌楸等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金花茶组植物的垂直分布的高度,一般出现于海拔700米以下,
以海拔200-500米之间的范围较常见,垂直分布的下限为 海拔20米左右。 据研究,金花茶组植物在分布区内除分布于碳酸盐岩发育成的各种岩溶地貌外, 砂页岩、砾岩和花岗岩发育成的流水浸蚀的貌也有分布。 平果金花茶邮票 金花茶组植物嫁接繁殖、以劈接法的成活率高,
接穗留1-2片1/4残叶,密填封保湿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金花茶适宜嫁接时间为8月。 它的自然分布范围极其狭窄,只生长在广西昌宁县海拔100-200米的低缓丘陵, 数量很有限,被列为中国 一级保护植物。 为了使这一国宝繁衍生息,
我国科学工作者正在通力合作进行杂交选育试验, 以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品种。 近年来,我国昆明、杭州、上海等地已有引种栽培。 我国园林部门十分重视金花茶的引种试验和资源保护工作,
已在无性繁殖上取得了初步成功,并且利用异花 授粉方法,培育出不少绚丽多姿的新品种,为茶花园增添异彩。 金花茶美丽珍贵,还体现于它的经济价值。 它的花朵则可以治疗便血和妇女月经过多,
也可作食用染料。 它的嫩叶除泡菜作饮料外,也有药用价值,可治痢疾和用于外洗烂疮; 其木材质地坚硬,结构致密,可雕刻精美的工艺品及其他器具。 此外,其种子尚可榨油、食用或工业上用作润滑油及其他溶剂的原料。
与金花茶同一个属的还有4名成员,也属于稀有 濒危植物, 并都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它们与金花茶亲缘关系比较接近,形态相似,但只要认真观察, 还是能找到它们各自的特点。 平果金花茶 - 经济价值

金花茶花色金黄,多数种具蜡质光泽,晶莹可爱, 花型有杯状、壶状、碗状和盘状等,形态多样, 秀丽雅致,在山茶类群中,被誉为“茶族皇后”。 亚热带地区可植于常绿阔叶树群下或植荫棚中, 供以观赏。

金花茶还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其花除作 观赏外,尚可入药,可治便血和妇女月经过多, 也可作食用染料。 叶除 泡茶作饮料外,也有药用价值,金花茶对于调节人体 血脂、 血糖、
胆固醇,增强 机体免疫力具有明显的效果, 可改善因高血压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及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增强 肝肾脏活力、防止 血动脉硬化,防 癌抑制 肿瘤生长等。 经调查,金花茶在民间一直被用于提神醒脑、清肝火、解热毒、养元气。
《广西民族药简编》、 《广西中药材标准》、 《中国防城金花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广西金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壮药学》、 《药用植物辞典》等均有金花茶的 药理记载。
平果金花茶
保健作用 1、抗癌作用:
Se:它能阻止 游离基的形成。 它能破坏致癌物在体内形成的环氧化物。 Na2SeO3能抑制鼠肝癌细胞 DNA的合成,并使人体直肠腺癌细胞系 HR8348DNA的合成减少。 Se还能选择性的作用与肿瘤细胞的许多
生化代谢而达到抗癌作用。 Ge:已知人体各器官都有它固定的电位。 癌细胞的电位既高又剧烈地变动。 Ge可能通过 脱氢作用,控制并抑低癌细胞的电位。 Mn:它有抗化学致癌---- 笨并(α)芘的致癌作用

茶多酚: 日本癌学会专家认为它能控制癌细胞的增殖。 金花茶 2、降低 胆固醇与 ?脂蛋白的作用:
V:它与脂类及胆固醇的代谢有关。 它可促进造血机能,
显著降低血浆胆固醇。 缺 V动物血清甘油三酯增多,胆固醇含量增加。 Mn:它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人 脂质代谢。 防止 实验性 动脉粥样硬化。 平果金花茶 - 其它品种
平果金花茶 东兴金花茶的主要特征为花瓣淡黄色,有3故花柱,
果实较小,直径2厘米,仅分布于广西防城各族 自治县。 显脉金花茶的花瓣深黄色,有5-7枚苞片,叶脉在叶片下面明显突起, 也分布于广西 防城。 平果金花茶的花色淡黄,仅3-5枚苞片
,叶片下面有黑棕色的腺点, 产于广西 平果县。 毛瓣金花茶的主要特征是子房有毛,连花瓣、苞片、萼片的外面, 甚至花丝和花柱上也覆盖着短短的柔毛,产于广西隆安和大新县。
山茶科中属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的确不少,它们中除了以上介绍的5种金花茶外, 还有8个成员被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之中。 平果金花茶 现被列为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树皮红色,种子产油率达17%, 观赏和油料兼得的红皮糙果茶;花朵项生于枝头, 花瓣洁白,平展犹如冰盘的我国特产大苞白山茶; 除芽鳞外都光滑无毛,叶子下面有红色腺点,花朵白色的我国特产长瓣短柱茶;
集观赏、油料、种质资源于一身的云南山茶花; 茶树家族中的大个子,以普洱茶叶扬名的野茶树; 名字十分古怪,花小果小的常绿大乔木 猪血木; 叶子厚硬如革,花朵淡黄色,十分罕见稀有的圆籽荷。 紫茎是中国特有的残遗植物。 它的木材极坚实耐用,根茎的皮可入药,种子油可食用或工业用, 现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顶生金花茶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杜鹃花目  Ericales
    科: 
山茶科  Theaceae


    属: 
山茶属  Camellia
    种: 
平果金花茶  C. pinggaoensis
    变种:  顶生金花茶 C. p. var. terminalis
三名法  

Camellia pinggaoensis var. terminalis
    顶生金花茶(
学名 :Camellia pinggaoensis var. terminalis)是山茶科 山茶属 平果金花茶 的变种 。分布在中国大陆 的广西 等地,生长于海拔35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石灰岩山地常绿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顶生金花茶(Camellia terminalis)是一种濒危植物,主要分布在广西天等县石灰岩山钙质土上的常绿阔叶林内.采用样地调查、统计分析和回归模型预测等方法,对顶生金花茶种群的分布环境、资源量现状、大小和高度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群主要依存于天等县小山乡的蚬木-石山樟林(P1)和任豆-蚬木林(P2)、

福新乡的枝花李榄-石山楠林(P3)和齿叶大风子-闭花木林(P4)4种群落,构成灌木层的优势种和共优种;P1、P3和P4种群处于群落较稳定的典型常绿季雨林中,结构较完整,属于稳定或增长型;P2种群由于恶劣环境和频繁人为干扰的共同胁迫,有衰退的趋势;与小山乡生境相比,福新乡相对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丰厚肥沃的土层以及较轻度的人为干扰有利于顶生金花茶种群的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茶科:金花茶 Camellia nitissima
崇左金花茶
耐阴植物推荐02-Camellia 山茶花
茶梅
【广西珍奇植物】金花茶:植物界的大熊猫
茶叶树、油茶树和山茶花树是哪门子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