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哇塞”为詈语,劝君慎用之

 

   汉语叹词,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啊”。但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新潮青年嘴里,开始用“哇”表惊讶和赞叹,致使叹词“哇”的使用频率飙升,后来居上,甚至呈现出取“啊”而代之的态势。正是:“视屏满口新潮语,听取哇声一片!”


    大约到了九十年代,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流行叹词“哇塞”。这个双音节叹词前一个音长,后一个音节短促。例如;“哇塞,你今天打扮得好好漂亮哟!”“哇塞,今天好热野!”“哇塞,好球,世界波耶!”说者追新潮,听者跟着学,于是“哇塞”声声慢,神州万里行。

 

(哇,哇-塞!看不懂了!为什么呢-?)
        

     “哇塞”这个词究竟源于何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人说:“哇塞”是英语“what's that”的音译词,表示意外、惊奇、感叹的意思。另一种说法,“哇塞”原是闽南方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台湾地区流行。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沿海开放地区开始使用。“哇塞”属于主谓结构短语,其“哇”为第一人称代词“我”,而动词“塞”表男性的性行为,属于粗俗的俚词。大致相当于京津地区的“操”,山东方言的“日”,河南方言的“尻(靠)”等。说白了,“哇塞”的语义,就是北方人的粗俗口头禅“我操”。


    如此粗野的詈语,竟登堂入室,在电视节目中大肆流行。无论男女,不管老少,开口“哇塞”,闭口“哇塞”,追风弄潮,洋洋自得。究其原因,在于多数人对“哇塞”是什么意思茫然无知。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哇塞”跟“哎啊”“哇呀”“哦哟”等叹词一样,表示惊叹。在电视文艺节目中,每听到天真的小姑娘们一口一个“哇塞”,觉得羞耻,感到无奈。我们的社会语言,应以文明健康为尚。在此正本廓清:“哇塞”为詈语,劝君慎用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扬州方言——“乖乖隆地咚”的诙谐幽默!
《文化安顺》乡风民俗 硝烟散尽 "乡音"犹存(下) 2019年第14期 (总第369期)
可知道“哇塞”什么意思吗?
叹词
【自叹词】
信阳话八级考试,题没做完人先笑疯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