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根荐文:课堂教学六忌(孙琪斌老师)

课堂教学六忌

孙琪斌

作者简介

孙琪斌,嘉定区初中数学教研员,上海市特级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现为上海市初中数学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字超过100万字,公开教学100余节。

近期一直在看课,读教案。

发现了许多顽症,始终没有解决。不知道为什么?

尽管我们已经反复强调。

利用在地铁上的闲暇时间,且罗列几个现象,提醒有关老师注意。

第一忌:谢谢同学们的配合

课堂上或者课件中,别对学生说谢谢。

“谢谢同学们的配合”。

为什么要谢谢学生?

因为在你的潜意识里,你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因为学生的发言吻合了你内心的需要,所以你才会脱口而出:谢谢同学们的配合。

其实,这里的配合,也很耐人寻味。

谢谢同学们的配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哪里?

第二忌:因为时间的关系…

课堂上,尽量少说“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做完练习的同学,我们就不等了。”

课堂上,真正需要帮助的,恰恰就是这些因为时间的关系而被老师忽略的学生。

第三忌:重复提问某几个学生

课堂上,千万不要重复提问某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

重复提问某几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说明老师潜意识里的教学目标是讲完教学内容。

讲完了教学内容,就完成了教学目标吗?

第四忌:不研究教学目标

教案上的教学目标,不要出现培养学生某某能力的表述。

课堂上,学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体。

理解圆的概念,完成这个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者显然在教学发生之前就已经理解了圆的概念。

使学生理解圆的概念,培养学生某某能力,这样表述的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显然是教师。

行为主体不明,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走进课堂之后,教学者念念不忘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体。于是课堂上大大小小的教学活动都不愿意放手。

其实,看看课程标准,就知道如何表述教学目标了。

第五忌:不关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表述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忌用行为动词。

理解圆的概念,这是教学目标,这不是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是从不同的维度刻画教学者对于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与理解程度。教学目标是教学期望达成的结果,也是影响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因素,更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学重点,主要从知识与思想方法的维度定位这节课的关键点。

教学难点,侧重于刻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困难的地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一般都只定义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思想方法点。

假如你认为教学重点不止一个,那么不妨做几次减法:假如只有30分钟的时间,你会舍弃那些内容?假如只有20分钟的时间,你又会舍弃哪些内容?不断的舍弃中,真正的教学重点就越来越清晰了。

假如你认为教学难点不止一个,那么不妨做做加法。

某个知识点,如果有5个学生会遇到困难,另一个知识点,有10个学生会遇到困难…

学生遇到困难最多的那个点,就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定量研究教学目标,用减法确定教学重点,用加法确定教学难点,这些内容,《在学中教 异步达标》之中都有描述。

第六忌:走进课堂秀自己

要给学生上真课,真上课。

明明知道学生已经会了,还是津津有味地讲解。为什么?

明明知道学生没有学会,还是习惯于因为时间的关系,做错的同学请课后自己找时间订正。为什么?

公开课,不要给听课教师或者给评委上课,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听课教师或者评委不理解你的教学设计意图,故意说一些家常课上不说的句子。其实,你的教学设计意图,大家都能够看懂。

上真课,还是上假课,大家都心知肚明。

为什么总是很多很多人,走进课堂就喜欢秀自己呢?


上述六忌中,我自己的课堂上也会出现重复提问的情况。其他五忌,在我的课堂上或者教学设计中,应该找不到。

    吉吉初中数学小站                       初中数学微课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如何利用导学案打造高效课堂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魅力课堂)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读《教师在研究中成长15种秘法》——备课研究法心得体会
新课程下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骨干教师包保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