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黄帝内经》 与女性调理

陈颖雯1李步双2*

《黄帝内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的医学典籍, 奠定了人体生理、 病理、 疾病诊断以及诊疗的基础。 通过其中的相关理论, 以及长期实践中所得出的经验, 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在我国, 随着近年社会结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的宣教, 女性对健康意识的重视程度提高。 且大部分女性一生中总要经历生长发育、 胎产、 更年期这三个重要的人生节点。《灵枢· 寿夭刚柔篇》:“余闻人之生也, 有刚有柔, 有弱有强, 有短有长, 有阴有阳。” 指出机体的个体差异性, 女性生理同男性有别。 随着年龄演变, 伴着经、 胎、产的生理活动, 气血阴阳的演变导致这三个节点女性多虚、多瘀、 多寒的生理特点[1] 。 通过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如针、 灸、穴位贴敷等科学的方式进行预防和调理, 达到治病、 防病的目 的。 减轻女性因生理剧变而导致的身心不适, 对今天的女性养生保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 青春发育期

1.1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常态

《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 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 事以时下, 故有子……” 揭示了女性生长发育、 月 经与天癸、 肾气、 冲任相关。 月 经的初潮是以肾气盛为前提, 以天癸至为标志, 继而冲任二脉通盛, 胞宫藏泻有度。 易黎[2]

提到女性的月 事周期活动规律被天癸、 肾气所主导, 肾精的功能较之天癸, 更易受经、 胎产、 哺乳的影响, 而天癸作为“肾中癸水” 是为更稳定的物质。 此阶段经天癸的调控, 肾精、 冲任气血的不断充足, 青春期女性的生长发育迅速, 女性月 经能定时来潮,同时也具备了生殖的能力[3] 。

1.2 女性生长发育期常见病及调治方法

《黄帝内经》 根据长期的医疗实践将“七” 作为女性的生命节律, 月经的产生与调节是女性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标志[4] 。《黄帝内经》 精辟得概括了女性生长壮老的生理节律特点, 为我们临床诊病提供理论依据。 而在临床中, 疼痛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面对生长发育期的女性, 原发性痛经是此阶段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不通则痛” 和“不荣则痛” 是其总纲。 此阶段女性大多贪喜冷饮, 久居空调室内, 平常爱美穿着露膝露脐装, 寒邪入侵, 寒凝血瘀, 以寒象痛经最为多见[5] 。 正如《素问· 痹论篇》:“痛者, 寒气多也, 有寒故痛也。” 寒象痛经只是原发性痛经证型中的一种, 在治疗方法上经方应用于临床皆取得良效, 而中医外治手段取效亦是卓越[6] 。

针对寒象痛经一般采用温针、 灸法以达到温经散寒、 祛瘀通络止痛之目 的。 取穴方面多采用以任脉(关元穴、 气海) 及足太阴脾经(三阴交) 以及经验有效穴(子宫) 等穴[7] , 介入周期为月 经来前的 5 ~ 7 天, 并连续调理 3 个月 经周期以上[8] 。 临床上根据女性月 经周期的差异性, 治疗女性痛经的方法多样, 需专人专辨, 量身体裁。

2生育胎产期

2.1 生育胎产期生理特点

《黄帝内经》:“三七, 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 发长极, 身体盛壮。”《灵枢· 五音五味篇》:“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出颃颡, 渗灌诸阳, 下入于足, 注诸络, 为十二经脉之海。”《素问· 骨空论篇》:“任脉者……循腹里, 上关元循面入目。” 是指任脉循行于腹部中线, 调节阴经。 言明了任冲二脉与胞宫的关系。 褚澄说:“合男女必当其年。 男虽十六而精通, 必三十而娶; 女虽十四而天癸至, 必二十而嫁。 皆欲阴阳完实, 然后交而孕, 孕而育, 育而为子,坚壮强寿。” 因此在三七至四七之期乃身体盛壮, 孕育之最佳时期。 在肾气、 天癸的作用下, 任通冲盛, 作用于胞宫, 胞宫封藏与泄得宜, 则经调而有胎孕[9] 。

2.2 胎孕产后期病理特点及调护

2.2.1 胎孕期

《素问· 调经论篇》:“人之所有者, 血与气耳。” 胎孕期及产后的妇女孕期及生产过程中气、 血、 阴液耗伤, 造成百脉空虚, 易感风邪的生理性病变[10] 。 而当今快节奏的生活、 生活及工作的压力致使很多女性在胎孕阶段没办法兼顾饮食有节、 起居调摄, 情志调畅[11] 。 久而久之导致五脏虚衰, 诸症发生, 严重者可导致心神不守, 难以入眠, 进而可导致情绪低落、 精神抑郁。 故妇女在怀孕前期则应探查“有无劳伤痼疾之属, 依方调治, 使内外和平”, 妇人因其经、 孕、 产等以血为用的特殊生理特点, 气血常处于不足之态, 故怀孕养胎期注意防治妊娠病, 从饮食、 起居、 情志等方面调护[12] 。 如若妊娠期间感受病邪, 出现疾病, 切不可忌讳就医, 《黄帝内经》 里亦有提到此阶段用药原则为“衰其大半而止”, 从而达到治病与安胎并举的目的[9] 。

2.2.2 产后期

妇女产后多虚、 多瘀且百脉虚空易感风邪, 民间多数人认为产后妇女在坐月 子期间需大量进补, 不可洗浴, 完全避风。 这与现代中医认为的产后调摄有所出入。 产后需顾护脾胃, 但新产后忌过量大补, 新产后饮食上既要顾护脾胃, 又宜服用羹汤、 宜温等食物助于恶露的排除[13] 。 而起居避风问题上, 应该保证产后妇女居住环境的通风换气, 排出室内浊气而产妇不直接吹风, 营造良好卫生的居住环境, 卫生方面如若听到产妇需要洗浴就如临大敌, 但恰恰产褥期的妇女因为汗液、 恶露的排出和乳汁渗出, 这些液体混合如若没有及时清理更换反而会导致细菌感染, 故产褥期的妇女更应该注意卫生, 勤擦洗, 保持会阴部的清洁[12,14] 。 情志方面: 产妇常在情志方面因精神紧张、 夜间哺乳等原因导致出现睡眠障碍出现烦躁, 若加之缺乏亲属关怀和家庭支持等, 产妇容易情绪低落、 产后抑郁[13-14] 。 故妇女产后重中之重为“以养补虚”。 在中医药方面, 通过针灸推拿、 穴位点按或者配合药浴、 足浴等养护治疗手段对防治产后疾病及其康复, 提高产后女性生活质量大有裨益[15] 。

3更年期

3.1 更年期生理特点

《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五七, 阳明脉衰, 面始焦, 发始堕; 六七, 三阳脉衰于上, 面皆焦, 发始白; 七七, 任脉虚,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年四十, 而阴气自半也, 起居衰矣”,“阴气自半” 即是指生长发育过程过半, 即女子五七之时, 阴气( 司 人体生长发育的肾精、 肾气) 开始衰退, 从五七至七七, 此阶段女性天癸将竭, 肾气渐衰, 冲任二脉虚衰, 月经将失调而至绝经, 生殖能力降低而至消失。《上古天真论篇》 里详细且完备得论述了女性生长发育、 胎产再至衰老的这一由盛而衰的生理变化[16] 。

3.2 更年期病理特点及调护

从五七至七七, 为生殖能力减退、 衰退乃至衰竭的下降阶段。 在此生理转折时期, 部分女性由于体质、 产育、 疾病、营养、 劳逸、 社会环境、 心理、 精神等方面的因素, 不能协调此生理变化[17] 。 六七至七七前后出现月 经紊乱、 烘热汗出、 烦躁易怒、 心悸失眠、 头晕耳鸣等这些较典型的绝经前后不适症状。《灵枢· 天年篇》:“五十岁, 肝气始衰, 肝叶始薄, 胆汁始灭, 目 始不明。” 说明年近五十以肾气衰为先, 肝气次之。 因其个体差异性, 六七至七七时段, 天癸将竭, 肾气渐衰, 脏腑功能减退, 气血亏虚不能充养, 故还会出现五脏痹, 常涉及心、 肝、 脾等脏腑, 但归根结底该阶段的女性病机还是以肾虚为主[18] 。 从五七至七七, 女性生理机能开始走下坡路, 女性的衰老从阳明脉衰开始[19] 。 先天之精(肾精)是“以母为基, 以父为楯”“先天责在父母”, 人的先天认为是父母遗传, 从五七之后肾气开始衰减, 至七七之后, 则归于后天之本[17] 。 女性衰老从阳明脉衰开始, 脾胃的强弱决定阳明脉的盛衰, 故通过补后天以充养先天来延缓女性的衰老[19] 。

所以此阶段的调理养护应该根据绝经前后的生理病理特点来进行防治。 从中医药调理养护的角度, 多从肾、 肝、 心、 脾出发, 配合汤药及针灸(取穴: 足三里、 三阴交、 神门、 五脏俞等穴) 多方面改善调理此阶段女性的机能[20] 。 从女性自身角度, 首先从心态上接受此阶段的一些变化, 用良好理智的态度面对绝经前后可能出现皮肤的老化松弛, 体型的走样,或者是上述的一些典型症状。 自 我上做到心态乐观积极, 饮食上注意营养合理膳食, 生活中做到加强体育锻炼[21] 。

4

小 结

综上所述, 体质调理、 养生调护观念是《黄帝内经》 中的重要部分, 女性分年龄阶段进行辨证亦是内经的思想。 对生长发育期的女性而言, “二七而天癸至……月 事以时下” 通过天癸、 肾精对生长、 发育的认识[22]在此阶段进行调理可以促进发育生长; 生育胎产期, 通过“百脉空虚, 易感风邪”“以养补虚”, 做到正确预防外邪侵袭以及通过科学健康的理念调护孕产妇身心健康;“七七, 任脉虚, 太冲脉衰……地道不通”此阶段的女性快速衰老, 此时调理不仅能够延缓衰老还能延年益寿。 将人的一生比作爬山、 停留和下山阶段, 青春发育期要注意调理增加上山的动力, 更年期好比下山阶段, 延缓下山的速度, 延缓衰老。 根据女性生理病理、 周期节律阴阳气血的变化规律特点, 因势利导, 周期调节, 分期用药, 分期调理, 以平衡阴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闻道《黄帝内经》(4) || 女子生理变化的周期
“衰竭”是人体老化的直接原因
张其成讲《黄帝内经》36-42节
论中医学关于女性经孕生理年龄的“七”分法  王成荣
女性养生的三个关键阶段
【黄帝内经】男性的肾虚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