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床旁检测技术:心脏急症快速鉴别与处理的关键

床旁检测技术(POCT)又称床旁即时检验,是指以轻便的设备、简单的操作、随意的地点,即时快速地提供准确的报告。可简化检验过程,缩短样本分析前的处理时间和分析后的报告时间,降低发生差错的机会,提高急诊患者的诊治效率。其在临床中应用于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心脏功能生物标志物、止凝血生物标志物、相关炎性生物标志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莉教授对此进行了归纳总结。

一、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

1.心肌肌钙蛋白(cTn)

是由肌钙蛋白TnI、TnT和TnC 3个亚基组成的复合体。当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损伤时,首先是胞浆中游离的少量cTnI和cTnT迅速释放进入血液循环,使外周血中浓度迅速升高,发病后4h内即可测得。随着心肌肌丝缓慢而持续的降解,cTnI和cTnT不断释放进入血液,cTnI升高持续时间为4~10d,cTnT为5~14d,诊断窗口期较长。对心脏急症的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均有价值。

临床应用:

①cTn对心肌损伤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已取代CK-MB成为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首选心肌损伤标志物;临床表现可疑的胸痛、胸闷及其他不典型症状或包括心电图在内的辅助检查异常的患者,入院即刻就应采血测定cTn;推荐对于无法早期确诊的胸痛患者,首次cTn为阴性,可间隔4~8h或在症状发作10~12h后复查以排除心肌梗死(MI)。

②高度可疑ACS患者,应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进行早期危险分层。

③AMI患者,监测cTn动态变化可评估再梗死及死亡风险。

2.超敏肌钙蛋白(hs-cTn)

临床应用:发病后3h内检测2次,诊断MI的敏感度达100%。近年来临床研究表明,hs-cTn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水平,尤其对胸痛发作至入院时间短的患者,可进一步缩短诊断过程。同时,对ACS早期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也很有帮助。在临床研究证据基础上,ESC在2011年颁布的NSTE-ACS指南已将hs-cTn作为ACS诊断和危险分层的主要依据。

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K-M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当心肌受损后,释放入血,4~6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持续2~3d。

临床应用:当不能测定cTn时,第二最佳选择为CK-MB(测定CK-MB质量)。CK-MB的组织特异性低于cTn,因此推荐多数情况下连测2次CK-MB浓度超过诊断界值可认为是心肌坏死充分的生化证据。

4.肌红蛋白(MYO)

MYO为一种能与氧结合的小分子细胞浆血红素蛋白,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组织,是肌肉内转运和储存氧的蛋白质,当心肌或横纹肌损伤时,迅速从破损细胞释放入血液,1~3h血中浓度迅速上升,6~9h达峰值,24~36h恢复到正常水平。

临床应用:MYO在骨骼肌中的浓度较高,故判断心肌损伤的特异性差。但因其分子量小,有早期释放及快速排泄的代谢特点,与cTn或CK-MB联合应用有助于AMI的早期排除诊断,是应用最广泛的AMI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二、心脏功能生物标志物

钠尿肽作为心脏功能生物标志物不仅对心力衰竭(HF)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且对急性胸痛的鉴别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等也具有重要作用。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是目前最重要的心脏功能生物标志物。

临床应用:

①早期诊断:BNP或NT-proBNP有助于HF的诊断,BNP诊断HF敏感且特异,可作为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一个指标。

②危险分层:BNP、NT-proBNP浓度与HF程度相关,随着HF程度的加重,BNP水平逐渐升高;BNP或血清NT-proBNP是判断HF患者预后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③预后判断:HF住院期间BNP和(或)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或居高不降,或降幅<30%,均预示再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BNP或NT-proBNP还可作为ACS危险性分级、急性心肌损伤后的预后评价,预测再次发生率和死亡率、估计心肌缺血的损伤范围。

三、止凝血生物标志物

D-二聚体的生成和水平增高可反映血浆中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激活,临床上视D-二聚体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

临床应用:

①排除肺栓塞(PE)与深静脉血栓(DVT):可作为PE诊断的首选过筛试验。

②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用于排除AAD的临床价值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价值基本一致。

四、相关炎性生物标志物

1.C-反应蛋白(CRP)

CRP是应用最广泛的炎症标志物;在炎症因子的刺激下,由肝细胞合成;在感染或创伤发生4~6h内可升高,且时间较持久。

临床应用:在胸痛患者中,对比非冠脉事件所导致的胸痛,CRP的升高可在很大程度上预测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且与CK-MB的增高平行。同时,研究发现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也明显升高,可预测心血管相关事件的恶性结局,如死亡、心衰、再发缺血等,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

2.降钙素原(PCT)

PCT是降钙素的前体,正常情况下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产生,微生物感染时则主要由甲状腺外的组织(如肝、肾、胰腺、脂肪细胞等)产生。有2条途径可导致降钙素原升高,一是微生物毒素(尤其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直接刺激产生,二是由微生物激发的炎症因子间接刺激产生。PCT在病毒感染时不升高;在细菌感染后2~4h即开始升高,6~24h达高峰,半衰期为25~30h。

降钙素原(PCT)在心脏急症中的应用:

①有助于检出急性胸痛的早期感染并发症:PCT诊断脓毒症的界值水平为>0.5ng/ml,PCT<0.05ng/ml的患者患高风险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

②指导抗菌素管理:PCT<0.25ng/ml,强烈不建议使用抗菌素;0.25~0.5ng/ml,不建议使用抗菌素;0.5~1.0ng/ml,建议使用抗菌素;>0.1ng/ml,强烈建议使用抗菌素。

③预后评估。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潘欢┆美编 柴明霞┆制版 刘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
目前最适用于基层医院、尤其急诊检验科用的 “心肌标志物”主要是什么?
急性胸痛诊断,还用心梗三项?新共识推荐这三个指标
3.《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专家共识》(2015)要点
心脏标志物,别只知道 BNP 和肌钙蛋白!
早读 | 心肌标志物最全总结,这些数值都记清楚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