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

一、

虚火上炎,必滋其水,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六味地黄之类是也。

二、

《临证指南医案》:“带下者,由湿痰流注于带脉,而下浊液,故曰带下,补脾肾兼升提。大抵肥人多痰,瘦人多火,最要分辨。”

三、

凡病之起,不外乎阴阳以为病,非阳胜阴,即阴胜阳。凡病之愈,亦不外乎阴阳以为和,非阳得阴解,即阴得阳解。

四、

针刺双侧鱼际穴,进针一寸,强刺激每5分钟捻转一次,留针20分钟,可获即期效果,可定喘,对哮喘急性发作有效

五、

妇人经病投药必须过细,药物补偏救弊中病即止,否则亢害即至。

六、

乳房属胃,乳头属肝,胸肋乳房为厥阴肝经所隶,经前乳胀多属肝之气横逆

七、

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守能走;炮黑成炭则辛味大减,守而不走矣。

八、

中医认为“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入络”,指出了久病久痛当从“虚、瘀、络”三方面着手治疗。

九、

银花藤(忍冬藤)宣通营卫,清透疏达,能入经络,可清肝胆风火上窜少阳、阳明所生诸证。其功胜银花,临证选银花者可用银花藤或叶代之。

十、

药用量须以三因制宜。临证确诊后,药用量之适当与否,是治愈疾病的关键,故必须以三因制宜。

1.因地制宜:我国面积辽阔,仅就气候而言,东方湿,西方燥,南方热,北方冷,寒热相差悬殊,故用药须因地制宜。

2.因时制宜:一般按我国中原而言,各省四季也有很大的差异,春夏为阳,秋冬属阴,按各季的长短阴阳之多少,制定药量,谓之因时制宜。冬季寒冷,热药之量宜增,夏季炎热,寒凉之品须加,春秋温和,当以温良相近之平者适量的调之,逆此,病必由轻转重,或至难愈。

3.因人制宜:治病给药量,应根据患者之年龄、性别、体质、病位等特点而适其宜,谓之“因人制宜”,要恰到好处,以求速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经验】一名普通中医的用药经验细谈
我的用药心得一
十大疾病的中医辩证用药心得
珍贵的中医用药心得数年精华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3
〖效方荟萃〗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