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行古道
古时难行的太行八陉
曾经是重要的军事关隘和古人进行迁徙、贸易、军事活动的通道,而今太行山上已有了无数通途,然而这些陉道并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逝。作家哈雷和地质专家范晓近期先后考察了太行山大峡谷和太行陉道,见证了“千秋不易太行道,百里难载中华史”的壮阔,作为极其珍贵的自然与人类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太行陉的价值是和太行山共存的。
有太行八陉第五陉之称的井陉,刚好位于太行山中麓,河北和山西结合的地方,东边距离石家庄不过30公里,历史上“冀通衢要冲”地位可见一斑。古道东边连接土门关,往西还有固关和娘子关,从地形来看,娘子关和固关最为险要,因为它们都处在井陉道与太行山主脉相交的地方。明代将内长城延伸到了娘子关和固关,这也是太行山明长城的最南端。摄影/康志良

在太行山的古道上行走,真正体会到了古人商旅的艰辛。这些被称为“陉”的驿路,不过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而已,它们盘桓于山腰,或者行进在太行山脉大大小小的断谷之中,宽处十几米,窄处仅能过一匹马,徒步行走尚且困难,更别说肩挑背扛、兵马辎重过太行了。

“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李白留下的著名诗句,描写了古代人们穿越“太行陉”之难。如今,人们已能在太行山脉上开辟出越来越多的公路和铁路。可是依然有很多的旅行探险家关注并重行太行八陉,因为通过它,才能够走进真正的太行腹地,同时走进历史。这一次,我循着太行山这些通往历史的古驿道,在马蹄和车辙遗留的千年印痕中,领略到了太行古道曾经的险绝。

太行陉:道路险窄处宽仅五步

从山西晋城去看太行八陉,最近的是第二陉,太行陉。我们到的第一站是是太行陉第三关的拦车村。史料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到了晋国太行陉,刚进村子,路被一群小孩给挡住了,这群孩子在路中央认真地玩着用泥团筑城池的游戏,孔子就让随从下车请小孩让道。小孩就对随从说:“你看到我在做什么了吗?”随从回答:“不就是在筑城池嘛!”孩子反诘一句:“只有人给城池让路,哪有城池给人让路的?”孔子在车上听到此言大惊,叹道:“晋国非一般之地也,连小孩都这么聪明,我还自作多情前来讲什么学啊!”遂命令随从掉头回到鲁国。

这著名的太行陉羊肠坂,是自山西经过王莽岭通往河南平原的古道,尽管有羊肠之称,却是晋汴咽喉的“关隘要道”,曹操在长诗《苦寒行》中描绘的“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即是形容此处行走的艰难。摄影/秦红宇

拦车村古称星轺驿,是太行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出入豫晋路经此地的朝廷官员和使臣一般都会在此下榻歇息。王维、李白、白居易、刘长卿、司马光、于谦等文人墨客写下的诗文,给这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现村中街道从南至北约有4里多长,街道两旁多为明清建筑,雕梁画栋,楼阁耸立。村北有一两层过街楼阁,一楼中间为石券拱门,券顶由5块青石组成,券石之间皆用燕尾铁榫紧紧扣连,门的北面镶嵌匾额,上书“河东屏翰”。旁边有一农家,墙上保存有“揽车镇”三字石刻,系光绪十九年(1893年)郡庠生韩识荆所书。

离开拦车村不远,向北过石槽村、山尖村,即到天井关村。天井关位于天井关村南,村以关得名。关楼面阔三间,上下两层,来往车马行人从券洞中通过,正面楷书“天井关”,关内左边有石砌台阶,可达二层阁顶。台阶上尚存有一断碑方形边,长0.7米,上刻一“元”字,应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泽州知府姚学瑛书“太和元气”之手迹。天井关一名的来历,众说纷纭,其中较为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因关南有3眼深莫能测的井泉而得名。所谓天井,其实应该是井泉,是垂直似井的水泉,韩愈诗中有:“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依太行”,说明唐代这里还有泉水溢出。据当地村民介绍:世代相传,天井到底有多深,无人知晓。有好事之人,曾用绳拴一鸡坠入井中,绳尽仍不触底,提绳上来,鸡已无肉,仅剩腿骨。村民骇然,便用一棵大树连根带土盖住了井。现在一片荒芜,野草丛生,已不可寻。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行古道,千年留痕路沧桑
再到晋东南(八)出太行走太行陉
万里茶道上太行——穿越古今的传奇
太行八陉游之太行陉(上) 碗子城和天井关
【游遍泽州】晋庙古镇叹四绝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太行山的路有多难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