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学习”解读(之三)

生活即语文

世界即课程

 杭州师范大学  王崧舟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崔丽霞

三、路径与策略:

用跨学科方式解决真实问题

2022年版课标对本学习任务群作出了具体的“教学提示”。第1条,指向跨学科学习的教学内容,强调根据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特点选择适宜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第2条,指向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策略,注重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3条,指向跨学科学习的教学资源,鼓励拓展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第4条,指向跨学科学习的教学评价,重视学习的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

第一条教学提示

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学习兴趣和能力,精心选择学习主题和内容,组织、策划多样的学习活动。考虑每学期的课时安排,把握活动周期和难度。第一至第三学段以观察、记录、参观、体验为主。

1.凸显跨学科学习的整体性

跨学科学习打破了固有的学科分类,“是对传统无数学科独立王国、封闭体系的一种逆向运动”。从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转向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各科学习的必然要求,也成了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语文跨学科学习应以“整体育人”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的身心规律、社会实际及真实生活,树立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的育人观。语文教师要提高课程站位,明确语文学科的本质,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思考语文学科到底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语文跨学科学习要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方法关联与实践勾连,关注人与人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从知识统整到思维发展,走向真实问题的解决。这样的学习“不仅要注重人的知识或技能的侧面,还应当重视身体的、社会的、道德的、审美的、创造的侧面,乃至特定文化的精神侧面”。

2.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规划性

跨学科学习涉及对国家课程与日常课堂的变革,需要教师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合理规划。首先,教师要以学段为整体,规划每学期的跨学科学习。2022年版课标明确了每个学段的跨学科学习目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知识要点,将学习目标与内容有计划地分解、贯穿到各个学期。其次,教师在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时,要以国家教材为依托,通过对教材创造性的重组和拓展,建立学科知识与真实生活、真实问题之间的联系,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第三,妥善安排学习时间。语文跨学科学习应该是语文学科学习的一部分,开展跨学科学习应该利用原有的教学时间和资源,不能额外增加课时和课外作业负担。如果确需增加课时,语文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协商,将跨学科知识的教学时间统整起来,作为跨学科学习课时。

3.把握跨学科学习的适切性

跨学科学习要基于学习的本质、学生的需求、整体育人的要求,强调以学生的经验、个体生活和学科知识为基础,以语文学科为主导,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融入到学习中,解决真实问题。因此,语文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必须围绕课程目标,从学生经验、学科知识、真实生活中选择主题,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和学习能力,围绕主题规划学习问题、学习任务或学习项目。语文跨学科学习首先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有意义的情境中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其次,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把握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策略应用与实践活动;第三,在成果展示的形式上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段特点,第一学段可以使用视觉图像、口头语言等形式,第二、三学段可以多一些书面或者多媒介的呈现,如研究报告、小册子、设计方案等。

第二条教学提示

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和实践创新能力。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问题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提炼、表达、呈现学习成果,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跨学科学习中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语文跨学科学习遵循了跨学科学习的基本原则,让语文学习回归生活,回归真实世界。但是这些学习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往往超出了学校、家庭范围,需要学生身体力行,手脑并用,到更广阔的时空中去寻找和利用各种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跨学科学习任务是以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实践为基本活动,要解决这类问题,完成任务,往往不是凭一己之力就可以的。这要经历各种社会性的互动,同伴间的交流、讨论、配合、协作,以及与外部人员的沟通、接洽、商量、求助等,这些都是学生的真实经历。这些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与历练,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内驱力,运用高阶思维,创新行动方案,完成真实的作品或贡献有意义的成果。跨学科学习促使学生进行学科与学科之间、自我与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思考,提升更具灵活性的认知、交流、合作、决策、创新能力,最终促成学生的心智发展。

2.在跨学科学习中掌握问题探究方法

“解决真实问题”是跨学科学习一个重要的学习取向,但解决问题并不是跨学科学习的唯一目标。教师要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指向,引导学生就真实的问题展开真实意义上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学习作为素养导向下的一种语文实践活动,“任务存在的意义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有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质”。在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在驱动性任务的激发下,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积累,调动多学科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发挥团队协作效能,经历发现问题、解析问题、钻研探讨、尝试调整等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从而掌握问题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获得学习力与生活力的提升。

3.在跨学科学习中培养成果导向习惯

跨学科学习要积极践行“成果导向”理念,教师要想清楚以下问题:第一,我们想让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第二,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第三,我们如何保障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第四,我们如何帮助学生呈现这些学习成果。跨学科学习成果的设计,要关注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诱导开发学生的各方面潜能,解决问题,呈现学习成果。当然,学习成果不应该仅仅是最后的结论、结果,如一篇文章、一份报告等,还包括学习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生成的材料,如计划书、活动方案、观察记录、会议纪要、收集的资料、过程实录、实验报告、访谈日志、日记等等。它们体现了学生整理、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是深化体验、形成理解、心智成长的佐证材料,是极为珍贵的学习成果。

第三条教学提示

要拓展学习资源,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社区生活场景、文化场馆等,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也可以结合学校和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进行语文跨学科学习。

1.增强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

跨学科学习基于各学科间的交叉协调,因此跨学科学习必须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软化学科边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化与提升。有着鲜明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征的语文课程,其课程内容的覆盖面十分广泛,“它的综合性广义上是对生活涉及的所有内容的综合, 其狭义从知识角度上说是对所有课程内容的综合”。因此语文很容易与其他学科产生交叉与融合,但同时也很容易偏离语文教学本位,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要增强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整体运作。一方面,大力开展基于真实问题或真实任务的实践学习,寻找合适的主题,建立学科合作,让学生运用多学科视角与能力,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在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跨越学科与生活的边界,实现不同学科间的真正合作;另一方面,注意发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中的独特功能和支撑作用。

2.扩大跨学科学习的开放性

语文跨学科学习不仅要将语文教学向其他学科开放,更要将语文教学向社会开放,向自然开放,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教育基地、社区中心、文化场馆等地域资源,使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走向更广阔的空间,获得必要的资源支持。还可以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整合多种媒介的学习内容,支持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获得多层面、多角度的阅读、表达和交流的实践机会。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学习形式的开放上,将语文学习从语文书、练习册、抄写本扩展到书籍杂志、演示文稿、宣传海报、网页、短视频、思维导图、小册子、表格图形、真实的文学创作等多媒介作品中,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重构语文学习的意义,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运用语言材料思考、表达、创造的能力。

第四条教学提示

评价主要以学生在各类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活动过程中完成的方案、海报、调研报告、视频资料等学习成果为依据。教师可以针对主要学习环节和内容制订评价量表,邀请相关学科教师、家长、社会人士参与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评价以鼓励为主,既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和创造,又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提升,不断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质量。

1.明确跨学科学习的评价维度

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评价维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核心知识。该维度指向学生能否灵活、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任务。②学习态度与能力。该维度评价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过程表现,如:能否积极思考与行动,能否运用多种方法与策略寻找各种资源解决问题,能否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及时改正,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严谨负责的态度、团结协作的意识等等。③学习成果。该维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成果所反映的语文学科特征,如:是否以语言为主体呈现学习成果,是否深度理解语文的核心知识,是否在言语交流、思维方式、成果表达等方面有所发展等;另一方面是对成果的交流情况作出评价,鼓励学生通过演讲、公众号、小册子、交流会等形式传播自己和团队的学习成果,获得别人的反馈和意见,并做出反思和改进。同时也了解别人的学习成果,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评论,获得能力的迁移与运用。

2.用好跨学科学习的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广泛地应用在跨学科学习的各类情境,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工具,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照量表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明确该坚持的、该改进的和需要改变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提升。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评价量表有两种常见形式:综合表现评价量表与单项能力评价量表。这两种量表可以单独出现在各项跨学科学习中,也可以同时在一项跨学科学习中使用。评价量表应该在跨学科学习之前就制定好,可以由语文教师单独制定,也可以由语文教师组织所跨学科的相关教师共同制定,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制定。制订好的评价量表要在开启学习活动前就交给学生,让学生理解这些评价标准的含义,并嵌入整个学习活动过程。评价量表前置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清晰学习目标,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更有效地实现跨学科学习的价值,具有逆向设计、以终为始的特点。

3.优化跨学科学习的评价过程

跨学科学习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反思、探索、合作与创造。跨学科学习评价要尽量避免用简单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优劣判断,而是要细致体贴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状态、行动实践及体验感受,及时给予反馈、赞赏、理解或帮助。教师要在形成性评价反映的各项数据中,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节奏与路径,给予相应的协作。对于跨学科学习来说,形成性评价尤为重要。如,真实的问题情境会让学生产生迫切的交流意愿,适切的形成性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冲破语言的障碍,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讨论、辩论、陈述、解释、报告,以及各种书面形式的交流和成果分享,都需要学生进行不同身份的切换,以报告者、倾听者、评论者等多重身份参与真实的语言实践。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有时就是教师坐在讨论现场的看看、听听,在学生讨论有阻滞的时候,给予一些提示或引导。这样的形成性评价都是提供给学生可理解、可行动的反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学习”解读(之四)
李臣之,梁舒婷|跨学科教学力:撬动新课程改革的阿基米德点
【聚焦语文真问题】“如何在语文课程中开展跨学科学习”之一|刘丰、徐鹏:高中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实施路径探...
读不懂新课标?特级教师陈继英带你读透新课标的新概念
老教研答疑之“跨学科学习”
从三方面设计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