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轼:别样人生地图(郦波教授《百家讲坛》笔记)
 (注:仅为摘抄,无其他用途原视频,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video/index.html?art_id=9914386227053820437&part_id=16862332549690111324&study_style_id=video_default&showmenu=false&source=share&share_to=copylink )

 开场词:据记载,苏东坡年少中第扬名天下,仕途之路却走的异常艰辛,他的清醒与坚持导致他被困于党争屡遭贬黜,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用二十余年屡遭贬官的经历,总结自己一生,看似饱含无奈的自嘲,但背后是隐藏不住的豁达和幽默,可以说每一次被贬,每一次的人生低谷,都是他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提升的起点,当我们回望苏东坡六十多年的人生,会发现,少年的意气风发,中年的愈挫愈勇,老年的达观淡泊,竟然如此完美的结合在他的身上以至于中华五千年悠悠岁月,文人雅士何其之多,而苏轼苏东坡,他的旷世的才情,他的可敬可爱的人格他那诗词中倾泻而出的真性情,却依旧惊艳着我们,打动着我们
少年的意气风发
苏东坡从小就是个天才,八岁时和一个名叫张易简的道士读书,他教了不少学生,始终认为苏轼最为杰出,待苏东坡九,十岁时,当时又来了一名名儒叫刘巨教学,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很得意的念给学生们听,“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其他同学都似懂非懂,唯独苏东坡说道,老师,我觉得还不够好,“雪片逐风斜”显得没有归处,不如改成“雪片落蒹葭”,老师不由称赞,找到他的父亲说,你的孩子太了不起,我做不了他的老师了;青年时,当时益州知府张方平看到青年苏轼就待为国士,称之为国士无双(原形容韩信),在张方平的建议下,他和弟弟没有经过当地的乡试,直接推荐到当时的汴京,去参加全国科举,当时主考官是欧阳修,副主考官是梅尧臣,后来梅尧臣在复查试卷时,看到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给欧看,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文章,为避嫌,就把原本的第一名改为第二名,后欧曾对梅说:“取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公元1056年,踌躇满志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科举考试,后初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公元1069年,宋神宗重用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许多师友都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苏轼一直坚持自己意见,越来越不容于朝廷,公元1071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在这段日子里,百姓的疾苦却总挂在他的心间。
刚到湖州后就遇到乌台诗案,苏轼性格直爽,后有云“东坡性不忍事,常云,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虽然他已外放仍遭到诬告,后被押入京,进了御史台(因为深青色松柏较多,也叫乌台)当时很多人营救苏东坡,但最重要的人是太皇太后曹太后。苏东坡曾和儿子苏迈说,平常只送蔬菜和肉,一旦大事不好,再送鱼,但苏迈经济窘迫,有一天委托一个朋友去送饭,但他并不知暗号,朋友刚好得了几条鲜鱼,就烧好送入狱中,苏东坡见状大惊失色写下《狱中寄弟子由》: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委托狱吏带给弟弟,狱吏哪敢交给别人,交给皇上,神宗看完后很感动,此时曹太后病情加重,神宗要大赦天下,但太后说,只苏轼一人足已,后将他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中年的愈挫愈勇
雪堂马正卿为他求得一片荒地,在城郊东坡之上,加上喜欢白居易(忠州城外东坡),故取名东坡居士,由于家里贫穷,只能把积蓄挂在房梁上,每天定量去取,由于贫穷,孩子母亲就让孩子看挂着肉来下饭,有一次与朋友去城里买一块好的土地,路上遇大雨,大家都忙着躲雨,苏东坡写出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个文学家,政治家的苏东坡在这里升华为一个哲学家,思想家。
苏东坡曾写下一首《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诗词传播范围之广的同时也让大伙误以为他已离开,到处寻找,最后发现,他在家中呼呼大睡。
不久,神宗驾崩,哲宗即位,重新重用苏东坡,不久又被外放杭州,苏轼一生两次出任杭州,不但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疏浚工程,还把疏浚出的淤泥,在湖上修筑长堤,堤上修筑六座石桥以流通湖水,所以才有今天的三潭映月,苏堤春晓,六桥烟柳的西湖美景,但在江南碎雨中吟唱着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苏轼,应该不会想到,他生命中还要和另外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西湖结缘
后知杭州,颖州,扬州还朝,之后哲宗重用新党,尽费旧党,此时苏轼曾经的好朋友章惇却要把苏东坡往死里整,苏东坡在扬州任上《题竹西寺》: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道人劝饮鸡苏水,童子能煎莺粟汤。暂借藤床与瓦枕,莫教辜负竹风凉。此生也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诬告此诗说太皇太后去世大兴文字狱,把苏东坡远贬岭南,岭南是瘴疠之地,在那时去了活着回来的希望很小,于是便让妻儿老小在宜兴居住,他带着儿子苏过遣散家人,准备到岭南惠州去,而这是他的知己王朝云,坚决要跟随前往,作为四川人的苏东坡,一开始很不适应此地气候,但在黄州经历之后,内心早已蜕变,以一个哲学家的角度去看待,他的境界可以轻易地超越了内心的苦难,虽然条件艰苦,但依然乐在其中,深受百姓爱戴,与当地官员一起策划,疏浚丰湖(因在城西,后惠州的丰湖也叫西湖),为当地修了桥,但令人惋惜的是,朝云并未适应当地气候,病逝惠州,令年仅花甲的苏东坡痛心不已。
老年的达观淡泊
苏东坡本来在惠州安居,渐渐适应,却再次被贬儋州,弟弟苏辙也被贬雷州,二人在滕州相遇,送弟弟到雷州,在海边作别,海南境遇之差,食也无,药也无,当地官员张中钦佩苏东坡,特让其住在官衙,章惇知道后,不仅赶出苏东坡,还贬官张中,只好自己盖房安家,当地百姓前来帮忙,虽然环境奇差无比,但他仍然自得其乐,甚至自创养生方法“早梳头,午作觉,晚泡脚,可得长生尔”,当时黎族百姓文化水平不高,甚至语言不通,苏东坡就兴教育,教了很多学生,其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学生,姜唐佐,后苏东坡遇赦北返时,临别前送了一把扇子,扇面上题了两句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两人约定,待他考入进士后,在续全这首诗,令人惋惜的是,当姜唐佐如愿成为海南第一个进士时,苏东坡早已不在人世,后弟弟苏辙续成全篇。
徽宗继位后,终于大赦天下,得以遇赦北返,回到中原,但在往返途中,体内瘴疠发作,身体每况愈下,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百姓万人空巷,争睹东坡之容,以至于东坡苦笑到,这是要看杀东坡呀,后到达润州,也就是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当年李公麟为他画的年轻时的一副肖像,感慨万千,写下《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4-3上巳节修改~古今第一文人是谁?-苏轼
一曲《定风波》,黄绮珊唱哭亿万观众!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给苏轼大大打call
苏轼动不动被贬,逆境中为什么心态还那么好?
苏东坡:让老夫穿越时空来治愈你的精神内耗
苏东坡先生,你永远年轻
追寻苏轼走遍他的人生之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