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仁爱之心与孩子一起成长

晚饭后在小区里散步,突然见到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绿化带的草丛中鼓捣着什么。出于好奇,我走到他们身后,定睛一看,不免有些吃惊—只见两个孩子手拿树枝,正在拨弄一只奄奄一息的小麻雀,树枝每拨弄一次,麻雀就无力地挣扎一下,他们脸上则露出好玩儿的神情。我赶紧走上前制止他们,并想尽办法救治那只小麻雀,但最终无力回天。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两个孩子,小小年纪,怎么对一只小鸟如此无情,一点仁爱之心都没有呢?思来想去,我认为责任在大人,是家长忽视了对他们的仁爱教育。

爱教育目前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学会关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21世纪教育定下的总基调,其主旨就是要大力加强仁爱教育,希望人们从只关心自我中跳出来,去“关心他人”“关心国家”“关心其他物种……”这种教育理念的变化,足以说明仁爱教育对现代人的重要性。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对孩子进行仁爱启蒙教育呢?


通过讲故事帮孩子树立仁爱思想

“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仁爱”故事,家长可根据孩子年龄有选择地讲给他们听,让他们从这些故事中受到启迪。这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孩子就会逐渐树立起“仁爱”思想。

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年幼时的是非观念很大一部分是从大人的言行中“看来”“听来”的,因此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平时夫妻恩爱,互相关心,即便有矛盾,也绝不在孩子面前恶语相向;再比如,尊重老人,对老人关爱有加。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此以往,孩子耳濡目染,便会懂得关爱他人。

用实际例子现身说法

平日家长和孩子一起外出,常常会碰到一些需要关爱的人和事,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长不仅要让孩子积极表达仁爱之心,还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比如乘车时,看到抱着幼儿的母亲,在要孩子主动让座的同时告诉他为什么要他让座,当对方表示感谢时要及时告诉孩子这是别人对你的善行的回应。


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不是外貌、智商、家境等因素,而是仁爱之心,是善良。世界是一面镜子,善者往往会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与帮助。仁爱之心将是孩子漫漫人生路的“通行证”,它将助力孩子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本文作者 | 沈黎明(作者系辽宁省大连市行为科学学会理事)

来源 | 德育报 第1720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天的家长缺少什么?
给孩子做出榜样
孩子最不该输在哪儿
保姆式父母是培养“巨婴”的罪魁祸首!改变究竟困难在哪里?
保姆式家长撑不起培根式家庭教育
家长教育孩子的办法榜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