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风】央视主持人谈家风的故事,怎么听也听不够!

原标题:【家风】央视主持人谈家风的故事,怎么听也听不够!

家是中国人永恒的主题,从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到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再到1999年红遍街头巷尾的歌曲《常回家看看》,无一不表达了人们对家的眷恋。

家既是我们每个人的归宿,也是社会的基础细胞,无论在祖国还是海外,家都是中国人文化血脉中的基因。而在一个家庭之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影响最长久的是家风。今天小点就给大家讲讲,那些央视主持人的家风小故事~

倪萍

姥姥传承的是大爱

“我们家的家风说实在的还是比较靠谱的。”在倪萍的记忆里,姥姥那种对人的爱,被她称之为大爱,这种大爱的传承尤为珍贵。姥姥曾对她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有一碗饭的时候给别人吃,那叫你帮人家,你都一锅饭了给别人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这段话源自在倪萍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倪萍家来了个要饭的老太太想要口水喝,姥姥毫不犹豫地就让老太太进了家。在倒水给老太太的时候,姥姥想,这大冷天的,怎么能喝那么凉的水,于是就又生了把火。水开了之后,姥姥又想,喝这么一肚子水管什么用啊,就又抓了把米,熬成了一碗粥给老太太。

敬一丹

妈妈传承的“让人不让己”态度

“家是一个起点,也是终点,是一个人所有美好记忆的重要背景。”敬一丹表示,“家风”可能不会用在小家里,但是每个小家其实都有故事,都有老话,都有规矩,这些东西就是我们不断传承的宝贝。

而对于敬一丹来说,有关家风印象最深的细节来自她的母亲。她说,从小到大,在饭桌上妈妈从来都是“让人不让己”,一直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二位,最关心的人竟然是一起生活多年的保姆。而由于妈妈的关心,保姆很多时候也会反过来照应她的饮食——这些瞬间,给敬一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敬一丹说母亲从未和她说过其中的道理,但是身教胜于言传。

鲁健

父母传承的相濡以沫

“其实家就是家人,家就是亲情,家就是等候。从小到大,我们看到家里的那扇窗户灯火亮起来的时候,就知道家里有人在等你。”对鲁健而言,每当想起有家人在等他的时候,都觉得身后有人支持着他、陪伴着他,即使生活中有再多的难处,也都不是那么可怕了,他认为这就是家给他带来的力量。

在鲁健家中,老人是排在首位的,妻子排第二位,然后是女儿儿子。熟悉鲁健的人都会说他是一个爱家男,其实这源于鲁健父亲的教导。鲁健回忆到,“爸爸在世的时候就一直说要好好待你妈,妈妈非常的不容易。”

鲁健的爸爸比妈妈大十岁,爸爸去世前因为脑血栓病倒在北京,半身不遂,意识也丧失了。妈妈便赶来北京照顾爸爸,那时候医院还没陪伴病床,妈妈只能睡在医院长椅上。因为妈妈和鲁健的细心照顾,爸爸一点点有了意识,认出妈妈,认出他。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鲁健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这也使得他觉得爱就是最好的传承。

“你家,我家,他家,家家都有故事。”

来源:文明龙江公众号

监制/审核:雷丽君

编辑:韩振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萍自学成才挥毫水墨画 范曾赞其可卖画为生
央视主持人 敬一丹 朗诵《变老的时候》,感人至深!
敬一丹 趣谈 “央视主持人直播失误集锦”
央视微视频《家风传承》
59岁倪萍比62岁敬一丹显老,走路要人扶,说好的岁月从不败美人呢
央视主持人晒卖萌自拍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