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软银孙正义折戟沉沙,投资共享经济失败,让他感到羞愧和紧张

前几年,共享经济蔚然成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网约车、共享办公等等都是共享经济下的缩影。

几年过后,几家欢喜几家愁,国内共享单车的两大巨头一个卖掉了,一个还在忙着退押金;共享充电宝作为当成人们最不看好的项目,渐渐地出现了转机;网约车市场诞生了两大巨头,一个是Uber,另一个则是滴滴。Uber已经成功上市,市值545亿美元,滴滴也一直在谋划着上市,估值500亿美元左右;共享办公市场的代表作Wework则成了共享办公领域的一个笑话,惨烈程度超过了ofo

那个曾经帮助阿里巴巴度过难关的男人孙正义,也从阿里巴巴赚了好几百亿美元的回报,这也让孙正义在我国的知名度大过国内很多知名投资者。

但是,常过河哪有不湿脚的?这不孙正义就彻彻底底地折在了共享办公独角兽Wework上面。

1

Wework的蒙眼狂奔

Wework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提供共享办公租赁场所的公司。

共享办公租赁一般的操作思路就是自己去租一个又好又大的地方,然后把它再隔成若干个公司一起办公的地方。通俗来讲,Wework就是一家做二房东的公司。

不管市场反应如何,投资人很喜欢这种模式,于是Wework就开始了蒙眼狂奔之路。

2016年,联想控股和弘毅资本牵头投资,WeWork本轮融资的估值达到了160亿美元。截止20163月,WeWork已经在全球的23座城市拥有80个共享办公场所,覆盖了美国多个热门城市。

2017年,WeWork联合创始人米格尔▪麦凯维到访中国,他表示非常看好中国市场。2018年,中国WeWork开启了B轮的融资,淡马锡控股、软银集团、软银愿景基金等投了5亿美元。此举旨在为更多中国会员及创造者提供设计、科技、体验及本土社区。

2018年11月,WeWork Cos从日本软银集团公司获得30亿美元的新增投资,公司估值为350亿美元。

2019年1月,WeWork估值达到了470亿美元,并计划在9月进行IPO

9年来,WeWork36个国家共开设了425个办公地点,一举颠覆了传统的商业地产的世界。客户数量超过3万个,里边有小型创业公司,也有大型企业。

2

盈利模式市场并不认可

毫无疑问,WeWork的盈利模式不仅仅满足于成为“二房东”。这个场地就像是租给创业者的一个“硬件产品”,WeWork还想为客户提供一定的“软件”服务,比如说法律服务、税收服务等。此外,WeWork还想在初创业期资质较好的情况下,拥有优先成为投资人的资格。可以通过孵化赚取多倍的回报。

理论上,这种模式不管怎么玩都是稳赚不赔的呀。

软银的孙正义也因此动心,曾经一度冲动到要以160亿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家公司。不过后来董事会将之否决,但是可以看出软银已经陆续在WeWork投资超过30亿美元。

不过“二房东”跟房地产开发商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在房子没有盖好的情况下就可以将房子卖掉,而二房东则必须将房子租好装修好后才能开始赚钱,这里边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会浪费很多的成本。

而坐共享办公怎么才能赚钱?

首要目标当然是提高出租率。据WeWork表示,它的出租率已经高达84%以上,Wework的营收连续8年来复合增长率高达100%2019年营收可能达到25亿美元。

按理说这么好的数据不应该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呀,不过在Wework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1.99亿美元,投资性现金流为-23.6亿美元,两项现金流为负25亿美元。

由此可见,Wework很有可能是在拿新的房产项目的过程中速度过快,导致烧钱速度没有跟上。原本470亿美元估值的Wework到现在只有100亿美元左右,而且公司管理层最近一段时间也经历了较大变动,接连有5位高管离职。

如今资金链断裂的Wework正在等待着软银的持续输血,如果断了的话,这个超级独角兽就要真的死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WeWork把自己“作死”了,联合办公们出路何在?
对话优客工场毛大庆:2年估值近百亿,联合办公也能下沉到二三线城市 | 我有嘉宾
专访梦想加创始人王晓鲁:我们要抓住机会 与WeWork本土抗衡
优客工场IPO:为什么如此着急?能打破折戟魔咒吗?
危局OR机会?联合办公冲出突围
“包租公”变身互联网新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