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房子》班级读书会片段及反思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2005年,首届“全国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研讨会” 在山东德州跃华学校举行。这次活动由人教网“萤火虫教师读书会”和新蕾出版社发起并主办。在这次活动中,我和5年级的小朋友围绕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著作《草房子》交流读后感。这次读书会的主体构思是: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草房子》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然后以“竞选”的形式从四人当中选出一名“最佳少年”,例如“最英俊的孩子”、“最有出息的孩子”、“最幸福的孩子”……下面是这次读书会的师生讨论片段:

片段一:分组、角色认同

师板书:秃鹤 桑桑 细马 林小康

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四个人物。老师与学生确认自己的身份。

师:你们是──

组1:秃鹤

组2:桑桑

组3:细马

组4:杜小康

师:看来你们都知道了你们新的身份,但对新的身份是不是了解呢,我们来聊聊天。

师:(指组1的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秃鹤。

师:是姓秃名鹤吗?百家姓里有“秃”这个姓吗?

生:我正式的名字叫陆鹤。

师:为什么大家都叫你秃鹤呢?

生:因为我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

师:那我想再问问,油麻地的屠户丁四特别想摸你的光头,他还答应给你两斤肉呢,你干吗不答应?

生:因为我一要肉,他就能摸我的头,我就失去自尊了。

(师走到组3跟前)

师:你们叫──

生:细马

师:说起来我跟你们还是同乡呢,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你在江苏的,我是江南的。

师:你来自江南小镇,我来自浙江的,咱们是同乡对不对。(生点头)

师:当初来到油麻地的时候,最让你感到烦恼的是什么?

生:最苦恼的就是和别人无法交流。

师:怎么和别人无法交流呢?

生:我来到油麻地以后和他们语言不同。

师:你说的话他们听不懂,我说段浙江话看看大家是否能听得懂。

(师讲浙江话,大家笑。)

师:书当中就有一段话说细马讲话叽哩呱啦的谁都听不懂,是吧。

(师走到组4跟前)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杜小康。

师:杜小康啊,我听说你拥有很多其他孩子没有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呀。比方说我听说你冬天的时候会戴一个白口罩,其他孩子从来不戴,你还有什么东西?

生:我有一辆旧自行车。

师:哎哟,把桑桑看得眼馋的呀,天天想跟你要自行车是吧。

生:我还有一根皮带,别人到六年级都没有。

生:我拥有别的孩子没有的人生经验。

师:噢哟,还有别人没有的人生经验。

(走到组2前)

师:最后一个我来问问,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桑桑。

师:你就要离开油麻地了,听说你挺伤心的,还哭鼻子,有这回事吧?换一个新环境不是挺开心的嘛,干吗哭鼻子呀?

生:一去就回不来了。

师:回不来了,挺怀念这个地方的,是吧。

生:留恋杜小康,留恋细马,还有纸月。这个地方有我很多好朋友。

生:这里有我许多欢笑,也有许多泪水。

……

片段二:谁是最调皮的孩子?

师:你觉得自己是四个人中最调皮的请举手?

师:桑桑这一组举手的特别多,看来确实觉得自己挺调皮,你都做过哪些调皮的事啊?

生(桑桑):我把家里的橱柜的腿都锯了,改装成鸽笼了,妈妈气得不行。

生(桑桑):我用家里的蚊帐到河里去抓鱼。

生(桑桑):夏天最热的时候,我把棉袄穿在身上,因为我一直感到奇怪,为什么棒冰裹在棉被里不会化,可能夏天穿得越厚越凉爽。

生(桑桑):有一次,我把爸爸最珍贵的荣誉本拆了,装订书本……

师:那次你爸爸确实挺生气的,不过你也是为了帮助别人,你是为了──(生接)给杜小康做一本语文书。

师:同学们,我初中的时候看过一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画家、散文家丰子恺。书里有一篇文章《梦痕》,《梦痕》里面有一个人物“五哥哥”,太调皮了,调皮成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你们觉得“五哥哥”的调皮与桑桑的调皮一样吗?

生:我觉得“五哥哥”更调皮,更厉害。

师:你这个角度还真没想到,还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我认为五哥哥十分大胆,比桑桑他大胆些。桑桑调皮的时候是拿自己做实验,比如说把棉袄穿在身上,没吓唬别人,可五哥哥他太调皮了,去损别人。

师:你看看桑桑是自娱自乐,五哥哥是拿别人做实验,损别人。从这个“损”字里面我就感受到五哥哥的贪玩调皮……(生接:太过分了。)

师:是的,太过分,做什么事都不能太过分。

片段三:谁是最英俊的孩子?

师: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四个人当中最英俊的请举手。杜小康很自信地举起了手,为什么?

生(杜小康):因为大家都这么看,书上还有一段话形容我很英俊呢。

师:看来这一票应该给杜小康对不对。(其他组反对。)

生(细马):我觉得我是最英俊的,因为我有一个大额头,是一个非常有力气的男孩。

师:力气大的男人是最英俊的男人是吧。还有其它理由吗?

生(细马):我说话算数。我爸爸去世的时候我发誓要给妈妈盖所房子,我后来盖了所房子。

师:说话算数是一种值得让人尊敬的品质,小小年纪就承担家庭责任。不简单。

生(细马):我还觉得我比较有良心,妈妈病了,冬天我还到外面去挖药,手都挖出血了。

(此时,杜小康、桑桑包括秃鹤都竞相发言,说明自己是最英俊的人)

师:我就不明白,秃鹤你们秃着个脑袋,英俊在哪啊?

生(秃鹤):老师,人不可貌相,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如果大家仔细读书的话,你们就会发现,书上也说我是最英俊的。

师:是的,同学们,描写秃鹤的那一章最后也说到秃鹤英俊了。这段话我想读给大家听听,而且我想配上音乐读给大家听,因为书上的很多文字很多段落我读的时候好像听到一些音乐,特别感动,想听吗?

生:想。

(音乐起)

师:我们想一想,书的第一章就写了秃鹤,对吧。到最后秃鹤参加了一次比赛,应该是文艺汇演,那一次秃鹤发挥得特别好,结束之后,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突然大家都想起了秃鹤,但是谁也找不到秃鹤。秃鹤悄悄地躲起来了,是桑桑第一个找到了秃鹤。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水码头的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 桑桑一直走到他跟前,在他身边蹲下:“我是来找你的,大家都在找你。” 桑桑听到了秃鹤的啜泣声。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他们沿着石阶走了下来,对秃鹤说:“我们回家吧。” 桑乔拍了拍他的肩:“走,回家了。”秃鹤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克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

师:在那一刻你觉得秃鹤英俊吗

生:英俊。

师:英俊在哪啊,现在你也认为他英俊了。

生:英俊的是他的心灵,当他们班没办法找一个秃子来演戏时,他自告奋勇去演这个别人觉得很丢人的角色,他让油麻地小学在这次文艺汇演中获得了成功。

生:谁都会拼命掩饰自己的缺点,但是他为了汇演却把自己的光头暴露在大家的眼前。

生:其实,秃鹤一直想为班级做点事情,他是个集体荣誉感特别强的人,前面他在会操比赛中捣乱也是因为他觉得老师没有把他当作是班级的一份子。

……

师:那么这样,我们把这一票给秃鹤行吗?

生:行。

片段四:我是最 的孩子

师:好,最后的决赛开始了。请大家到上面来讲,我是最 的人,然后举例告诉大家。

生(杜小康):我是一个最敢作敢当的人。有一次,我和桑桑不小心使草坪着火了,当校长知道这件事之后,当着全体师生的面问,谁放了这场火?我敢站出来说是我放的。

生(细马):我是一个最有孝心的人。自从我的爸爸去世以后,我为妈妈造了一座房子,完成了爸爸没完成的心愿,而且当妈妈伤心的时候,我就开导他……所以我觉得我……

师:大家都特别喜欢有孝心的孩子。

生(秃鹤):我是最有自尊的人。那次会操我的秃头让为大家出丑了,大家都不理我了。我并不是想故意给学校抹黑,我是想用这种特有的方式告诉大家我椰油自尊……

师:你是一个最有自尊的人,还有吗?

生(秃鹤):我是一个头发最少的人。(众大笑)因为我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

师:头发最少还变成优势了。那你(指桑桑)呢?

生(桑桑):我觉得我是一个最有礼貌的人。大家都管秦大奶奶叫老太婆,我和她初次见面就有礼貌地叫“奶奶”。

师:所以秦大奶奶特别喜欢你,只有你叫她──

生(亲切地):奶奶。(众笑)

……

片段五:我是最幸福的人

师:其实讲到这里,我们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很特别的,独一无二的。最后我想问一下,你认为自己是四个人当中最幸福的请举手。

师:秃鹤你先天有残疾,为什么还认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生(秃鹤):我虽然没有头发,但演出的时候我用自己的缺点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尊重所以我觉得最幸福。

师:一个拥有朋友拥有自尊的人就是幸福的人。

师:(走向杜小康)你也觉得自己最幸福,现在条件这么差,还要摆摊卖东西,书也没得读,你还觉得自己幸福。

生(杜小康):虽然我家很穷,但我有那么深的友谊,我和桑桑有很深的友谊。

生(杜小康):当我生活条件特别差的时候,我没办法再读我书,当我看到桑桑,他一点不嫌弃我,还想办法让我继续读书,有这么一个好朋友,难道我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吗?

生(杜小康):我摆摊的时候经历了很多事情,经历了大自然的磨练,有一次……

……

(中间细马、桑桑也争先恐后地说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

师: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决出个第一呀?

生:是!

师:我觉得没必要,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今天的读书交流活动就进行到这里,好吗?生:不好!

(众笑)

师:那们待会到教室交流好不好,后面还有重要的活动。下课吧。

以上《草房子》班级读书会的五个小片段,展现得主要是学生对于整本书的交流有话想说、有话好说的状态。班级读书会,主要是让班内不同层次的孩子说起来,只要学生说了,他就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是这本书的主人,是他自己在看这本书。就此而言,我想《草房子》班级读书会是成功的。至于老师和学生具体说了什么说得怎么样,那是继而其次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读书会结束以后的反思中,我侧重从组织形式的角度总结出一些“实践经验”以延续到下一本书的读书交流会中。

1.流程不要太精细。

在《草房子》的班级读书会中,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后,和他们交流:谁是最调皮的?谁是最英俊的?谁是将来最有出息的?谁是最幸福的?在这种粗枝大叶的问题框架下,让学生去填补、去细化、去发挥。班级读书会不要刻意地设计“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起承转合、一唱三叹”的过度推敲的课堂结构。也就是说设计没有必要过于精细,问题不要提得太多,不要提得太琐碎,环节也不要切换得太频繁。班级读书会有时候就是围绕一两个问题,展开一两次讨论。例如:你觉得这本书哪里最有趣?你觉得这本书哪个地方最让你感动?你最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你认为故事的结局应该怎样?……

2.问题(解读指向)不要太“理性”。

“人们长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这本书中,许多人物前后性格表现截然不同,你考虑过为什么吗?”;“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说非常不幸?但也可以说非常幸运?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在开始设计《草房子》读书会时,我曾经考虑设计类似上面的问题,问题志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并且指向很明确,“一定要从孩子们那里刺探出什么解释出来”,提炼出小说的意义,这是一种理性的设计。

后来,我放弃了这样的问题,因为我觉得儿童文学,意义是其次的,意味和形象才是最总要的。周作人在他的论著《童话论》中说:“真正的童话是没有意义的”,话虽说得有些矫枉过正,但却不无道理,儿童文学具有教育的功能,却并不以此作为自己唯一的归宿。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儿童文学?因为他可以从中看到多姿多彩的风景,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许许多多的事……在班级读书会中,孩子们要交流的要说的,就是书中具体一件件的事,一个个人……而不是归纳、总结、提炼什么思想认识。张天翼写完了《宝葫芦的秘密》,然后告诉孩子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思想”,但孩子们读完后却写信告诉张爷爷:“我爱宝葫芦”! 形象是大于思想的。

因此在《草房子》班级读书会中,我反复提醒孩子用书子的例子来回答问题,用活生生的例子来自圆其说。

3.形式不要太呆板。

优秀的儿童文学之所以“让人愉快”,就在于它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是一种有趣的文学。同样,班级读书会也要让孩子感到有趣。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表演书中的情节,可以让孩子为书配画,可以围绕书中的一个话题展开辩论,可以将教室布置得非常休闲鼓励孩子们围绕书“闲聊”“侃大山”“摆龙门阵”等等。在这次《草房子》班级读书会中,在讨论形式上我动了一些心思,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草房子》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这样做是给学生一种身份的“认定”,方便学生发言,也方便小组讨论。然后我引入“PK”这一时尚,激励他们争当最出色的孩子。孩子们天性是“争强好胜”的,于是他们拼命回忆、寻找书中的种种细节来证明自己是最调皮的,最英俊的,最有出息,最幸福的,有时不惜牵强附会重新界定“英俊”、“幸福”等关键词的含义。尽管交流的内容涉及到了“生老病死、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这些沉重的内容,但整堂课心态上并不沉重,反而达到一种“轻”的效果。也就是说,这次班级读书会我让儿童在一种“有趣”、“好玩”的感觉中获得人生体验。

当然,读书会,形式可以多样,但无论是哪种形式,“书”仍然是根本,围绕书的“讨论”始终是主体,否则本末就倒置了。

4.气氛不要太严肃。

班级读书会就是“聊”书,这是一种不周严但又切入本质的说法。

正如一位老师所说,“聊书”使我感觉到了一种亲切,一种惬意。正如知心朋友在一起聊天一样,它没有约束。班级图书会要的就是这一份宽松和自由。在上《草房子》读书会之前,我参考了其他一些老师的做法。有的老师活动形式设计得活泼新颖,但在组织程序上,安排了主持人一本正经地串联,每个小组的汇报次序分明,上台下台井然有序,不允许随便讲话,俨然一台演出。有的老师话题设计得很有意思,但老师自己讲得太多,引导、点拨得太多,并且刻意地使用一种主持人式的语言,正如王林博士所说,有些课“端架子”的现象很严重,有时看上去很亲切、也微笑,但旁人看来,却始终和学生是“隔”的,这种因细节而导致的“严肃”的课,有时也是很致命的。

思考是无止境的,班级读书会能不能通过实践在“整体内容的把握与局部语言的品味的结合”、“读与写的结合”、“围绕书的讨论与后续活动的结合”这些命题上有进一步地开拓,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一直思考下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书会 | 细读《草房子》,带你赏析文段 解析必考经典题目
草房子(1997年曹文轩创作的小说)
【上海】吴子皓 ​《“草房子”之桑桑小传》指导老师:覃辉
名著《草房子》复习资料
《草房子》练习题(含答案) 南京 廖华
五年级导读 |《草房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