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馆中医人才培养
中医药人才培养问题依然是当前制约中医药发展最为关键、最为紧迫、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高等中医药院校实行的现代院校教育模式;第二种则是在相关政策指导下的“师承制”培养模式。

2017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 年,选拔造就百名中医药领军人才,遴选培养近千名中医药优秀人才,培养培训近万名中青年中医药骨干人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也指出分类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共建一批医学院校和中医药院校,深化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完善职称晋升办法和人才准入、评价标准,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提升行业职业吸引力等等。

何谓中医人才?

《中医药法》第33 ~ 37 条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律、原则、方式、种类等作了规定: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中西医结合教育、具备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从事中医(中西医)医疗服务专业人员。在医疗体制中,医生通过考试、研究论文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称,但是职称高低真的就能评判一个医生的治疗水平吗?更何况是中医师,学历和职称并不能作为衡量一名中医医生的标准。

中医人才领域很广,涵盖中医、中药、教育、研究以及养生康复等在中医领域出类拔萃的中医专业人员。“除能用中医手段治疗常见疾病外,能治疗疑难杂症,能治疗西医无法治疗的疾病,能用草药和中医手法就能治好西医需要昂贵的或极具副作用的化学药物或者开刀才能治好的疾病。”这才是当今社会急需的中医人才,也是中医教育应当培养的人才。也有人认为,“如果能用中医手段快速有效的治疗普通的感冒且方便,就是中医人才”。

中医人才具备的“特点”  

现在,中医人才的培养一般来自现代院校教育培养、师承跟师学习和长期临床实践等,大多数是现代中医与传统中医相结合。随着现代化的日新月异,学术分工的越愈精细。中医人才除中医医疗、保健、科研之外,在产业(中药、中医医疗器械)、文化传播与对外交流、信息、管理(行政、卫生经济)、法律(执法监督、司法鉴定、知识产权)人才等待。中医药发展需要大量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能为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现代需要的中医人才, 必须具备:

(1)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功底,具备从事中医临床服务能力。中医经典书籍的学习很重要,中医是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前人很多有用的处方、治疗方式,虽然现代科学无法解释,但疗效确切。

(2)具备高超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和熟练掌握中医临床技术。目前存在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技术高超的中医技师,能通过针灸等技术治疗疾病,大多数基本不开处方。

(3)对现代的医疗水平要有所了解,懂得结合现代先进技术,辅助治疗患者。既能掌握中医理论,又能利用西医进行治疗,这对疾病的综合防治将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4)医德兼修。坚实的中医药理论功底,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独特的思维和对中医的领悟。

扎实的中医药基础功底;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某一专病独特临床优势能力;掌握或具备中医药研究能力;教育传承和国际合作能力;本学科领域有影响等,是中医药馆、中医诊所都极力争取的人才,但是现实这样的人并不多。因此,各中医馆、中医诊所等中医机构,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寻找合适的人选。

慧眼识“金”,选拔人才

中医人才来源无非是院校培养和师承教育,其中院校培养的人才可能缺乏中医药教育认知规律(知识与临床);中医教育缺乏个性化;现代医学教育内容过多忽视对中医经典内容的教育。师承教育可能无法满足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师承质量难以保证;单一的知识结构无法应对临床复杂的需求;无法实现中医药创新发展;跟师学习一家之言如管窥蠡测。

不要盲目相信学历、职称,要看医生在患者的口碑。中医医生的水平和能力,还有是否适合在医馆或药店坐诊,并不是不是职称就能够说明的。例如,聘请药店聘请中医坐堂,综合性治疗能力是关键,也需要医生容易亲近,能妥善的处理医患关系,有丰富的感染力。如果中医馆聘请中医师,在某一专病有独特临床优势能力,会让医馆更具有竞争力。

人尽其才,留住人才

目前,许多连锁中医馆(国医馆)或许都建立老中医工作室,让高校中医人才继续接受师承教育,不仅保证了中医人才的来源,发挥老专家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知识技术培训和专业技术研修活动,巩固和壮大中医药标准化技术队伍规模、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引导和加强中医药养生、康复、养老等领域健康服务技术技能的学习。认识经典、解读经典、活用经典,融汇“古义新知”,重读中医经典理论,重塑中医辨证思维。

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最终还是要留住人才。“此心安处是吾乡”。留人留心,要想留住人才,除了事业吸引,更要有生活等各方面保障,让其安心、舒心。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和政策保障,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健全用人机制,规范人才聘用、聘任管理工作,建立院内专家人才库,实行人才的动态管理。中医药氛围浓郁的的工作环境,不仅能够熏陶中医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增进其对中医学的领悟能力,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的学习,更让馆内的中医人才(工作者)常怀“仁”“义”之心。馆内工作人员上下一心,与医馆风雨兼程,荣辱与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救中医困局 师承是良方吗
“铁涛班”“何任班”“刘敏如班”……中医实验班为何青睐以国医大师命名
[首藏作品](2599)医教协同 好中医是这样养成的
【荐读】好中医应是什么样?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未来之路,抉择由己
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师承:造就未来中医大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