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疑难皮肤病症诊疗的对策

皮肤病大多顽固难治,反复发作,一般治法效果不显著或无效时,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皮病日久兼瘀治

中医自古就有“久病多瘀”之说,血瘀是顽固性皮肤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血瘀证候多见于病程较久的慢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皮损色黯、紫红、青紫、瘀斑,或出现肌肤甲错、色素沉着、肥厚、结节、肿块、瘢痕,舌紫或有瘀点等。

临床上,血瘀症单独发生者较少,往往与其发生瘀血的原因及后果并存,所以,治疗皮肤病的瘀血症要进行整体的辨证论治,同时结合患者的体质状况,与其它治法联合应用。

常用的治瘀之法:清热行瘀、活血化瘀、散寒宣瘀、补肾祛瘀、促脾化瘀、通闭下瘀、行气活血、益气活血、养血活血、活血润燥、温经活血、疏肝活血等。

另外,“怪病多痰”,逐瘀与化痰法常结合使用,如皮肤淀粉样变、囊肿型痤疮等皮肤病,从逐瘀化痰入手论治,常有效验。

祛邪宜给邪出路

皮肤病日久,邪气壅郁,当给邪气以出路。

邪气久郁肌肤,予荆芥、防风、桑叶、蝉蜕等宣泄表邪。临床上,一些医师强调“风药”常加重皮肤病的病情。其实,有是证用是药,只要辨证正确,大胆应用无妨。

痤疮、神经性皮炎等伴大便秘结者,当伍大黄、芦荟、番泻叶等通利胃肠,使邪从下泻。

糜烂、渗出性皮肤病,常用“湿”论治,经疏通水气,放邪外出,病情随之而减轻。治湿之法,常须参合患者病情,酌情应用,或清热利湿、或健俾化湿,或滋阴除湿,或祛风胜湿。

养血滋阴润肤燥

慢性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病,常表现为肌肤干燥、肥厚、粗糙、血痂等血虚风燥的症状,应用养血润燥法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因此,许多皮肤病后期可见阴虚的证候,此时,应予养阴润肤法。皮肤科常用的滋阴法有:滋阴宣解、滋阴清气、滋阴凉血、滋阴除湿、滋阴润肤、滋阴通络、滋阴降火、滋阴平肝、滋阴熄风、滋阴补肾等。

健脾益肾法

脾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从补脾益肾入手治疗皮肤病,特别是顽固性皮肤病,常可取得良好疗效。补肾法常用于红斑狼疮、脱发、黄褐斑、荨麻疹等。健脾法常用于慢性湿疹、过敏性紫癜等。

调和气血法

气血调和则身体健康,气血失和则疾病发生。气血的病理变化,临床常见有气虚、气滞、血虚、血瘀、血热、血燥、气血不和等几种。与气血失和有关的皮肤病病种很多,常见的有:白癜风、银屑病、过敏性紫癜、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结节性红斑、皮肌炎等。对这类皮肤病,尤其要注意调和气血。

调和阴阳法

许多皮肤科疾病可出现阴阳失调,最常见的病种包括:红斑狼疮、白塞病、结节性红斑黑变病、顽固性口腔溃疡等。

阴阳失调的治疗原则是调和阴阳、使之阴平阳秘。如患者出现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时,可用清上火的黄芩、黄连等和济肾水的地黄、女贞子等,并酌加少量肉桂以引火归元。另外,鸡血藤、钩藤、夜交藤、威灵仙等中药,有通行十二经脉的作用,能够使全身气血畅通,从而起到承上启下、通达表里,调和阴阳的作用。

(编辑:阿瑶)

青叶在线特约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李小莎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关注@青叶在线,听医学专业人士为科普发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个女人9个月经不调,还有一个是因为做了针灸
谈谈肾虚经前期治疗
浅谈杂病的证治
谈谈什么是中医养生
刘渡舟之痿证病案一则
3个坏习惯,流干你的肾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