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性的形成之超越功能 | 分析心理学

心理学派 心理学人 心理流派

发布时间:2016-12-27 

荣格称曼陀罗是人格中心,或说是自性的征兆。

之所以是人格中心或自性的征兆,是因为自性虽然是维持整个心灵秩序的中心,但并不是随着人出生就存在。自性的产生,必须经过种种心理经验。如果要对个体化前后的自性做个分辨,我会说一个是“潜在的”自性,一个是“明显的”自性,潜在自性是个无力的中心,组织心灵生命的力量很小;在这里,情结和原型会和潜在自性争逐控制心灵的权力,心灵内部状况因此很混乱,麻烦;此时个体虽不至于体验到精神病患那种混乱,但是自性感却很微弱

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可能认为自己很强,居于控制一切的地位,可是情结却随时可能跑出来,破坏自我勉力维持的秩序自我维持的秩序是一种“强颜欢笑”,其假象随时都会被情结戳破,个体一旦被原型的力量掌控,自我所授予的脆弱的统合感轻易就会被原型扫除。更具伤害力的是错把内在别的声音当做自性的声音看。有的人很努力聆听内在灵的声音,想要和内在灵创造的景象建立关系,然而很可能他其实只是在和某个独立自主的情结或原型打交道,根本就不是什么自性。转向内在寻找安静微细的声音,往往释放出一堆乱七八糟的景象,这种景象和个体化过程完全没有关系,而和一些原型及情结有关系。这些原型及情结都还没有成为荣格描述的曼陀罗的一部分

荣格指出,自性的力量及能量一旦显现出来,便形成一股几乎难以抗拒的驱策力——要做自己自性推动人体验自己的独特性,表现自己的独特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自性必须整顿原型世界。原型都是集体力量,所产生的景象乃是普世适用的,个体可能追随这种景象就会有神秘体验,但个体从来无法创造明显自性--明显自性是个人的,独一无二的。荣格的模型,中心信条就是“人必须成为自己的自性”。

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中心,包含该人独特的存在性,这个中心会很努力自我表达但是情结、原型乃至于自我的声音会和这个中心竞争,也往往掩盖了他的声音

自性的形成永远不会完成,因为永远都有材料要整合到中心(或说与中心取得协合),但自性的力量会愈来愈强,他的声音和组织力终将占上优势地位,这时,自我便会放松下来,开始信任自性,热烈地展开与自性共同生活的宗教性生活。但是要到达这个阶段,自我必须展开最艰苦的工作--转化内在心灵状态,强化自性。不到达这个阶段,自我就不会放松,也不会“信任”。自我必须学会组织自性,设法将自性所需的能量、力量投入其中。

超越功能

荣格在他论超越功能的论文中,提出一个范例来说明“潜在自性”转化为“明显自性”的过程。

这一转化过程是以对偶的结合来进行的。确实,自性的特质之一,便是有能力容纳对立的两方:好坏、男性女性、内在外在、精神物质都容纳兼收

平铺直叙的方式无法证明对偶互相结合的情形,因为这一结合是超越理性的。曼陀罗是这种结合的意象之一。曼陀罗有一个中心点,一切事物都围绕着这个中心点组织起来,这个中心点就是自性,环绕于四周的是一切一切的对偶;这一切对偶,如今已经找到自己与中心、彼此与彼此之间最适当关系的位置。然而,荣格曾经指出,曼陀罗作为一个整体,事实上也呈现了自性本身,所以其实自性本身就包含了一切对偶,不但中心点是自性,就是四周围的那些圆圈等等也都是自性

自性作为种种对偶的结合态,我们体验起来有着各种样态;如果是明显自性,在我们的灵魂中就是活的我们面对各种状况反应都会很恰当,需要仁慈的时候,我们就很仁慈,需要严格时,我们就很严格。我们不害怕自己的黑暗面,也不受他的指使,而是能够用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看得见物质世界的创造精神,也享受物质的乐趣简单地说,我们不怕表现自己人格的每一面,不压抑自己人格的任何一面。我们自己是什么,就做全部的自己,容纳自己的每一个部分。我们认为这种对偶的结合是一一连续的,起先是人格的某一部分,接着是另外一部分。但是这种结合的另一种体验却不是连续,而是同时的。这一点比较不容易说明。

自性将种种对偶结合起来之后,自己并不是其中任何一个,因而选取了这一切对偶之外的位置。此时和自性有关联的意识状态,虽然仍如上述所说以连续方式操作,但是却已经不能再用“对偶”界定。自我作为明显自性的一部分,体验自己不再是男性或女性、善或恶,他在这一切属性之外辨认自己的身份,自性这种存在状态不是言语可以形容,充其量只能说他不符合一般范畴下的定义。

然而,如果作为一种经验,那么此时的自性感觉起来却绝对的独特,完整。这般的自性,自己界定自己,只能当做“绝无仅有”来理解。但是,说自性自己界定自己,并不表示自性和他人,和外在世界没有关系。在生命经验中,关系是不可或缺的,对偶互相结合而后彰显出来,外在世界是这一切的一部分。但反过来说,自性却不是以关系或外在世界来界定,而是以自己的存在及意识来界定。独特自性的形成有一定的心理程序,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超越功能

“超越功能”这种心理机制,把对偶结合起来,帮助自性的显化。心灵作为一个整体,包括意识(以自我为中心)及潜意识。要使对偶结合,潜意识必须和自我会合,创造第三位置

由于超越功能是“由意识及潜意识内涵互相结合产生”,所以会创造第三位置。这样,也许我们就要问:那自我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担当什么角色?自我当然只有面对意识才最自在,但是也必须愿意检视自己的倾向,承认这个倾向可能不完整,可能不是绝对正确,自我必须接受一个观念,那就是:除却意识观点之外,还另有其他观点。最重要的是,自我必须承认潜意识的存在,承认潜意识所占的地位值得探讨。这是必备的条件

作者 | 杰弗里·芮夫

文章摘自《荣格与炼金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客可来屋】猫舵曼陀罗体验微课堂第一讲文字稿
论文展|王阳阳:炼金术思想对沙盘游戏疗法的启迪
意识,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
刷爆朋友圈的网易人格测试,其实大家都被骗了!
不管内心怎样翻江倒海,习惯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一天都不能中断
梦与自我心理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