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癌能手硅纳米颗粒:溶解不留痕,没有副作用

作为美国环境分子科学实验室的新宠儿,硅纳米颗粒曾被研发为可生长的电池。只需要在传统电池的碳壳内填入可储存电能的单硅纳米粒子,当电池进行充电,单硅纳米粒子会自动膨胀,可存储电量是普通电池的10倍。

而以往,将癌症和纳米扯上关系的,通常是金纳米颗粒,不过,日前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和光子技术及德国莱布尼茨研究公示了他们的最新发现,证明了硅纳米颗粒同样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癌症。

研究人员表示,此次实验第一次证明了硅纳米颗粒已经渗透到了病变细胞,将承载的治疗药物输送完毕后能够完全溶解。

此项研究是“治疗诊断学”的一次实验,即诊断工具和治疗工具相结合的方法。虽然金属纳米粒子可以迅速地靶向输送药物,但也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如肾肝功能的损害。

“因为金、银、二氧化钛、硒化镉和许多其它金属颗粒几乎无法排出体外,” 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的高级研究员 Liubov Osminkina解释道,“当纳米粒子到达血液后,如果在内部器官停留一定时间,基于其本身的毒性,会对机体进行长期损害。”

在寻找和人体兼容性更强的纳米粒子时,研究人员发现硅是一种非常好的材料。硅溶解后的硅酸对于骨骼及结缔组织的健康都有益处。

为了证明硅纳米粒子在体内能够顺利溶解,Osminkina使用了两种类型的纳米粒子,一种发光,一种不发光。团队采用拉曼光谱,对材料用单一光源照射,测量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以此推导材料的变化情况。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对纳米颗粒进行定位,还能全程跟踪其溶解的过程。”当纳米粒子溶解时,其频谱会变得更光,且频率也会变低。

根据实验,硅纳米颗粒只需要5-9小时就能追踪乳腺癌细胞,并在次日渗透到细胞中。当把承载的药物传递到细胞后,颗粒在13天后完全溶解。Osminkina推测,多孔硅纳米颗粒可能是一种癌症的无害治疗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研究所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全固态锂电池材料
硅纳米粒子成抗癌新利器
美大学利用废弃玻璃研发出高性能电池材料
可将锂离子电池容量增加10倍 新奥尔良Advano推出硅解决方案
电不够用?这东西可以为锂离子电池提供10倍以上的容量!
ACS Nano:借助纳米颗粒可实现肝癌细胞成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