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趟过西医路回首再论中医

  本文作者是北京积水潭医院感染疾病科的副主任医师孙成栋。他于2015年1月份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孙大夫亦是出身医学世家,爷爷是京城的老中医,父亲却又是职业西医大夫。他考学时恰逢中医很不景气的时候,所以直接选择西医,后来也一直从事西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面对一大堆西医方法理念解决不了的疾病,一直有着治病救人医德的孙大夫,迫不得已拿起中医的“童子功”来试一试,并屡屡尝到甜头。至今,他终于勇敢站出来,把自己中西医结合的心路历程写出来,要知道,这在体制内是难能可贵的!其实中医于西医本意是治病救人,却因理念、利益的使然,争论不休。

 

  我出自一个医学世家,5岁时,爷爷就开始教我中医的基本知识,在他出诊时总喜欢带上我这个他最喜欢的孙子,那时候带着一种懵懂求知的目光看着爷爷给病人号脉辨证。时光匆匆,爷爷离世时叮嘱父亲一定让我学习中医成为一名名医。父亲是一名农村的西医大夫,爷爷去世后我更多的时间是接触西医,西医明确的理论与科班的技能让我深深的眷恋。当时父亲给我的姐姐讲解西医知识时,我姐姐刚刚开始理解,我已经能够背诵了,那时中医虽然也学习一些,基本搁置一边,考学时我毅然选择了西医,当时感觉西医是无所不能的,觉得没有中医照样治好病,然而这种想法经过临床的磨炼后就让我有了新的认识。

  1.不能没有的困惑

  记得刚上临床时,最令我困惑的就是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的关系问题,开始我对《中医内科学》的症状病名诊断不满意,诊断“胃脘痛”的是“胃癌”、“胃溃疡”还是“胃炎”?这还不算,许多下壁心梗的开始表现就是胃脘疼痛,恶心呕吐,但简单的根据症状表现说它是“胃脘痛”显然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更不能理解的是,气胸也要写到“胸痹”的病名底下,这能指导治疗么?显然,中医的病名已经远远落后于临床的发展。

  相对来说,西医的病名明确规范,和临床贴合的比较好,所以我曾对西医仰慕了一阵子。但时间长了,西医的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了,如过分的看重实验室检查、查体,许多临床上常见的现象,如出汗、二便等变化提示的意义、治疗的方法,西医或者没有合理的处理办法,或者处理方法简单生硬,不符合临床实际,再就是许多病西医无药可治,或治疗效果不佳,而中医确有很多有效的处理办法。从理论这方面说,西医的理论刻板,虽然严谨,但总感觉和临床隔了一层,有很多情况和临床并不相符,中医的书里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智慧,读之引人入胜,却失之于宽散,使用起来不像用西医那么心里有数。

  2.思想的转变

  一个18岁女性的运动员,在月经的最后一天运动后用凉水冲澡后,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崩),血色素最低达到30g/L,当时这个女孩的上级医师是医院最有权威的妇科专家,2天内给予输血5000ml压积红细胞,药物给予雌激素、止血芳酸、立止血等止血药物,几乎极尽所能,但是患者的出血仍有增加的趋势,排出血块多而大,病人生命垂危,西医最后的方法就是刮宫。但是患者还是一个未婚女性,家属也坚决反对,当时我突然想起爷爷的教导:寒性收引,瘀而成块,根据其症状给予:丹参、桃仁、红花、小茴香、当归,上五味煎后加以高度酒送服,3小时后出血停止,前后总共用了5元钱。那时我突然间发现中医是如此的神奇,因此对中医的看法有所转变,从此以后治疗的时候常常偏爱用中医的眼光去看问题,毕竟中医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它是一门经验医学,是自古迄今许多代华夏子孙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的经验积累。

  3.对中医批判的反击

  某些同志在网络上大放厥词,信口开河,将中医批判的一无是处,他们所谓的理论基础无非就是西医的标准,非要中医的人士与专家们拿出西医的基础理论来证明中医的疗效,其措辞非常犀利,很具鼓动性,但是我敢断言该作者根本就不懂中医。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是不同的,虽然他们殊途同归,中医最大的优势就是辨正论治,个体化原则。我们以类比物:中医是男人,西医是女人,他们都是人,你非要男人按照女人的标准生孩子,那男人能行吗?多么浅显的道理,世界上有很多种医学,每种医学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说哪一种医学就代表科学的顶峰,要知道生物界长寿的动物并不是生长迅速的老鼠,而是生长缓慢的乌龟,它的成就就在于内涵,目前中医界确实有很多不懂或者一知半解的人在行医,本质上他们不信中医,只是把中医作幌子,进行投机活动,牟取钱财。当国家提出扶持中医时,他们有摇身一变,一方面在古书堆中寻章摘句,为自己树碑立撰,中医成为了他们的护身符,打着中医的旗号向领导者要这要那,实则对中医知之甚少,甚至不学无术或者根本不懂;另一方面,他们对西医奉若神明,对攻击中医者暗送秋波,迎合讨好,他们是中医的骗子,这些人给中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让中医蒙羞。一个不可不提的问题是当今的媒体为了利益,在宣传方面夸大其词,故意扩大某些中成药的应用范围,而将中医最宝贵的辨证论治弃置一边,必然导致疗效与宣传相去甚远,甚至因为不对症而服药出现症状加重或毒性反应,患者对中医产生疑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呜呼!这!难道也是中医的错误吗?

  4.真正的结合点

  这几年社会上提倡中西医结合,到底怎么结合,如何结合,成为了研究与讨论的热点。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一的朋友,得了一种腹痛病,逐渐加重,疼起来满地滚,在很多医院诊断为麻痹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症,行探查手术,术中无任何异常而关腹,术后腹痛如初,家里已经准备后事了,在我接手这个病人后,受大医院诊断的影响,我给予人参承气汤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但无效,给我的感觉如果是麻痹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症的话应该是有效的,而结果无效,那必定是诊断错误,再次仔细查体:患者口腔中有铅线,询问病史现正用偏方治疗骨髓炎,诊断:铅中毒,腹痛的原因:肠道的痉挛与末梢神经炎,治疗上就很简单了,西医给予依地酸二钠钙排铅,中医给予芍药甘草汤与少府逐瘀汤的加减,两天后病人已如常人。在这个病例中,中医的治疗提出了诊断的失误,而西医正确的诊断,其机理可以为中医提供辩证理论基础。它山之玉,可以攻石,西医既然可以借鉴很多现代化的知识与技能,为什么拿到中医中应用就成另类了?其实西医也可以借鉴中医的治疗理论。

  5.走出“中医治慢性病,西医治急性病的误区”

  很多人包括一部分学习中医的医生都认为中医对于急性病疗效差,慢性病疗效好,这也是对中医的误解,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很多病的治疗效果并不比西医慢,甚至更好。曾经有一次到朋友的医院去玩,在谈话中说起他们科里收了一位爆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儿童,肠道、口腔、皮下均有出血,已经应用激素、丙种球蛋白、止血剂与输血治疗,但是患儿仍有出血,很担心会脑内出血,已经下病危通知了,他让我去看了看病人,患儿已有大病将脱的迹象,治则:补气摄血,征得家属同意后,给予大剂量的独参汤,当晚便血停止,也未再有新的出血点。中医治疗急性病需要大夫付出比学习西医更多的努力,更要平心静气,经过反复的临床-理论-再临床后,才能把握疾病的本质,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能够平淡致远而不急功近利呢?

  就象著名的寓言故事小马过河一样,经典的河流既不象小松鼠说得那样深(神),也不象老黄牛说得那么浅,试过了才知道!经典是伟大,但也并不是神话。看过韩剧《大长今》后,我久久不能平静,韩国对于中医的理解已经有超越中国的趋向,韩国正准备把中医作为国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医发源地的中国,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特别是学习中医的医护人员,您是跟在西医的屁股后面拾人牙慧,还是发挥自己中医的特长,喜欢中医、研究中医、发展中医,不要等待多年以后外国人来中国办中医学堂,教中国人怎样应用中医才好!!中医踯躅独行,进退两难,在此我愿把自己关于中医的感悟写出来,发一声小马的嘶鸣,使中医以猛醒,走出自己的百年困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趟过西医路,回首看中医-今日头条
中西医的快慢
从中医大家徐文兵的专访《我们为什么认同中医》来认识中医
道医学堂丨中医治病真的很慢吗?
【中医不是慢郎中】
UC头条:中医绝不是慢郎中,记录肾病科治疗慢性肾衰(脾胃失运)验案1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