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增强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学设计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研究和实践领域,所以教师应该成为教学设计者。

 

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是多样的、多元的.不同的学习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应设计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模式则会形成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应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介绍两种较典型的教学设计模式:

1.以构建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为主的设计模式

这种教学设计有两大特点:一是从“仓库式”学习转变为“蜜蜂式”学习,教学设计所关注的是如何向学生展示物理过程,让学生博采众长、自我酿“蜜”。二是从知识学习向体验学习、发现学习转变,教学设计所关注的应是如何提供真实情况,模拟情况让学生体验与赏识、发现与探索。

范例: “ 问题法”设计《玻尔原子模型》教学

将汤姆逊原子模型交给学生(如何检验),介绍“α粒子散射实验”(怎样检验),要求学生思考假如汤姆逊原子模型正确,实验结果应该怎样?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给出实验结果,要求学生思考,实验结果说明什么?再提出卢瑟幅原子模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接着提出卢瑟幅原子模型的困难(怎样解决),最后提出玻尔原子模型与它的缺陷。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从提出问题着手,体验物理学习过程(从汤姆逊原子模型→卢瑟幅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的乐趣。

2 .以关注学生学习需要与个性发展为主的设计模式

这种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不挤压学生思考和自主活动。

范例: “探究法”设计《人造地球卫星》教学

用媒体展示一些天体运动情况,让学生有一感性认识后,提出问题: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如果苹果树长得与月亮一样高,树上的苹果会绕地球转吗?由学生各自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学生的个性在思考、讨论中得到张扬。

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由于认识结构的成熟程度不一样,上面两种模式可以交替使用。

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科学方法论

课堂教学设计并非只是对知识意义上的整合,而是通过知识的整合,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并升华成一种学习能力。而具备学习能力的特征就是具备基础的科学方法。在教学系统中,学生和教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是这个整体的两个纬度,而科学方法论必须从这两个纬度来定位。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课后反思写什么
格物究理第一期
“学为中心”的五种课堂教学模式,打开老师的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琐思(2013.06)
教师培训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