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购买理财产品需慎重 业内人士揭秘“潜规则”

购买理财产品需慎重 业内人士揭秘“潜规则”

2013年04月15日08:04楚天金报[微博 ]我要评论(1)
字号:T|T

“现在年化收益率,大都在5%以下了。”12日,市民投资者老张,在看完银行一款理财产品后,生出了疑问,难道银行拿了投资人的钱,收益率真只有这么低?记者走访发现,由于理财产品的投资去向不明晰,催生了投资潜规则:多赚的钱归银行,亏损则是投资者买单。

资金池“吸金”投资去向成谜

“我们的钱,投到哪里去了?”最近,随着银监会8号文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关注理财产品的动向,而资金的去向是大家最为关注的焦点。

据汉口一家银行相关人士介绍,其实各个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汇集成了一个资金池,资金的去向由银行管控,具体投资人的钱去哪个方向,恐怕银行自己也说不清楚。记者查询了不同银行发行的20多个理财产品的说明书,对于资金的去向,基本都列出了超过三个流向,比如信托、银行承兑汇票和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

而实际上,业内人士透露,这些资产的信用等级明显不同,收益相差很大。有了资金池,银行把很多不同质的资产放入同一个资金池内,导致各笔理财资金风险、期限、收益无法匹配。“有可能你的钱进去,是用于给上一批投资人的收益。”

低成本高收益银行大赚差价

“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目前普遍低于5%。”昨日,业内人士吴先生简单作了个比较,银行用不高于5%的成本将资金吸入,转而投资到信托项目的话,收益率有可能翻番。

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上周共有10款新成立的信托产品公布了预期收益率,平均预期收益率为9.40%。

这样算来,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所取得的收益远不止0.3%左右的销售手续费和资产托管费。上述的“差价”往往是银行更高的收入。此外,银行还要从信托公司处获得信托资金托管费、优先级产品销售手续费等。“而一旦出现风险,投资者则要承担。”按照现行的规定,银行往往都不会承诺保本。

专家表示,将超出约定收益的部分收归银行,投资者只能无可奈何。而同样的做法如果放在信托理财中,就是严重违规。在今年2月底,一家券商推出的理财产品就明确表示,当年化收益率超过规定之后,投资人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频繁购买超短期理财产品未必划算
理财产品有哪些
多盈理财的风控之道
信托公司哪家比较靠谱啊?
谁在撬动银行股-2014-12-2
如有100万存款,选择银行理财还是信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