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尔的“三要三不要”

在中国,也不乏重构建的标杆,那就是“真诚到永远”的海尔集团。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早在十几年前就意识到企业互联网转型势不可挡,于是带领8万海尔人率先走上重构建之路。



张瑞敏提出“人单合一”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把海尔变革成一个“无边界的海尔”,推翻了横亘在海尔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藩篱,清除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使信息能够在营销、研发、生产、智能等部门之间自由流通;推翻了海尔与外部顾客、供应商和其他伙伴之间的围墙,将外部资源融入海尔的大平台。


张瑞敏常常总结:“近二十年来,海尔只做了一件事:再造。”


一是在商业模式上,从原来传统商业模式重构建到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二是企业定位上,从单纯的制造业重构建到服务业。


人人都是创客:不要控制,要创造力。


张瑞敏认为,互联网时代倒逼企业去掉中间管理层,引发效率延迟、信息失真的传动轮必须彻底去除。张瑞敏把组织解构,把员工变成创业者。在海尔内部提出了“小微公司”概念,海尔的小微公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尔占大股的,一种是占小股的,往往是初创企业海尔占小股。



海尔提供了一个平台给员工创业,不过多约束。虽然海尔和小微公司协议在一定条件下海尔有优先回购权,但是也不反对它们独立上市。


雷神是海尔小微公司的代表,“雷神游戏本”是定位于爱好游戏的年轻一族的一款笔记本电脑。2014年1月15日,雷神游戏本在京东商城上市,20分钟内3000台笔记本电脑被抢购一空;2014年7月24日,“雷神911”上市,单型号10秒钟就销售3000台。2014年,雷神实现2.5亿元销售额和近 1300万元净利润,雷神一度被视为第二个小米。


“从雷神成立那一刻起,我和海尔的雇佣关系结束了,”雷神小微主路凯林说,“雷神和海尔目前是结算关系。”2015年3月31日进行的京东众筹平台上,上百家企业共筹集3000多万元,仅雷神一家就获得1500万元。



由此,大股东海尔将让出雷神10%的股份。从海尔孵化到走向社会,再到逐步稀释股权,以雷神为代表,海尔与小微公司的双赢局面正在打开。但是把一个权利相对集中的传统企业打散成碎片化的小微创业公司,就会时刻面临失控的危险,甚至会直接导致海尔解散。



对于这种担心,张瑞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瑞敏曾与IBM原董事长郭士纳有过一次交流,把海尔扁平化的事讲给郭士纳听,后者说:“我在IBM的时候朝思暮想的一件事也是扁平化,但始终没有做,为什么?因为整个系统要变,涉及20多万人,一旦出事,整个企业荡然无存。”



截至2014年底,海尔已经有212个小微公司。目前没有人能判断张瑞敏的做法是否正确。但是张瑞敏更担心的不是失控,而是控制得太死:“你把什么都控制住了,可以,但是人的创造力没了。你就得了大企业病了。这个大企业病,到最后你想治的时候,肯定治不了。”这就像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所说的“进化的代价就是失控”。


构建商业圈:不要帝国,要生态圈。


张瑞敏曾用“世界就是海尔的研发部”这句话概括海尔的产品开放平台策略。2014年,海尔推出一系列“无尾厨电”,包括没有电源线的搅拌机和电饭煲等。无尾厨电有意思的地方是无线充电,没有电源线的困扰,更安全和美观。



这种产品不是海尔独自研发的,海尔是国际无尾联盟的成员,这是联盟的技术。联盟的运作方式是创建专用专利池,会员出钱向专利池里面投专利。等技术成熟能够收取专利费时,大家共同享有这笔费用,如果这个专利技术研发失败,大家共同承担。



张瑞敏认为技术这事儿“要么协作,要么消失”。对于供应链平台,张瑞敏强调合作共赢,转竞争为竞合。三洋在市场上好勇爱战,用创始人井直兄弟的话说就是“冷酷无情,以打败师傅为乐”。



在海尔接盘其洗衣机及家用冰箱业务后,两家企业联合成立“三洋海尔株式会社”,合作很顺利。传统工业讲究流程的严丝合缝,讲究以不变应万变,互联网时代则无边界,去中心化,强调思维开放和快速转变,需要更多的竞合而非单打独斗。

张瑞敏认为传统企业的范围经济、做大做强已经不符合时代要求,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是一个开放的平台。2014年1月6日,在集团互联网创新交互大会上,张瑞敏说:“有距离、有边界导致的是企业与员工、用户、合作伙伴的关系是博弈的关系,而零距离、网络化则要求企业与三者变成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张瑞敏希望将海尔打造成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和供应商、员工、用户同呼吸共命运。他认为平台不应该是封闭的帝国,应该是开放的生态系统,“平台的归宿就是生态圈化”。


创造用户:不仅要销售额,还要用户体验。


海尔曾做出“超时免单”的承诺,假如符合条件,用户约定早上6点送到,过了6点再送到就不要钱了,不管是多贵的电器。有用户故意做实验,要求凌晨1点送到,结果海尔员工提前送到,打了好几个电话用户才接到,因为用户已经睡着了。



创造用户还体现在服务升级上。海尔的“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各种智慧服务。用户直接可以在“U+智慧生活”的在线服务上预约维修、查看产品优惠、核实服务费用等。这个操作系统解决了家电维修难,运输、收费不明等问题,为用户提供了切实的方便。



转型核心是所做的一切是要“解放人”,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在海尔的转型过程中,员工创客化,着重解放员工,提升创造和生产效率,以期带来颠覆性创新;企业平台化是拉近和合作伙伴的距离,信息共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用户个性化是创建优势品牌和服务,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2015年,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大师加里·哈默到青岛海尔总部进行访谈和调研,认为海尔“是探索互联网时代管理模式变革的先锋”。此时,海尔集团已实现全球营业收入1803亿元,利润总额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20%。



王克

从事经济、产业、企业研究,特别是从事企业咨询策划近三十年,先后为中外1000多家大中型企业提供服务。多次被评选为影响中国咨询策划界发展十大标志性人物、中国十大值得尊敬的管理咨询专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智慧-海尔:从“砸冰箱” 到“砸组织”
第4篇 | 你真的了解海尔吗?
研究|海尔人力资源管理有九大创新
【干货】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海尔
【案例分享】生死海尔
李平推荐 | 海尔焕新:人单合一的下一个12年怎么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