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一定要多加杠杆

学习一定要加杠杆。

学习加杠杆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学习要有冒险精神,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学习怎么冒险?其实我一开始也不是很理解。后面有一次和一位老师交流,他告诉我,学习一定要加杠杆。

这个老师有个习惯,爱买书,爱付费买课,其实很多书和课程他可能都不会看,但是只要是他知道的老师出了书或者课程,他都会毫不犹豫的买。

他说他只要在其中学到一个自己不清楚的知识点,就是值得的,这个观点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有点想不透,没事花那钱干嘛,为了一个问题买一本书,付费一个课程,万一没get,那不是冒险白花钱了?

但是后来,随着我个人知识的不断积累,我才发现,确实是这样。

你自己的知识累积越多,对你边际效益越高的书籍和课程本来就会越来越少,对于一些大咖老师来说,他们本身已经很优秀了,自身已经是出书的水平。所以,他们能从自己买的一些书籍和课程中get一个启发点,那这个价值真的远超于课程和书本身的价格了。

那我们普通人呢?因为我们懂的不多,所以我们看书看课程的边际效益更大,那么其实我们应该更有冒险精神,而不应该总是在思考,这本书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这个课程到底能不能保证我都学会?

1

这两天推荐了一个19.9块的汇算清缴课程。特别有意思,有个读者看到介绍后就一直微信追着二哥问,给我的感觉就是他特别想买,但是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很纠结。

“二哥,你这个课程靠谱不?”

“二哥,我买了这个课程能保证学会不?”

“二哥,买了这个课程,能不能保证答疑?

后面说实话,问的我有点不耐烦了,我直接反问他,我说如果你发现这个课程假的,这个课程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你愿意承担着19.9块钱的损失风险不?愿意为知识冒险不?

好了,他沉默了一会,告诉二哥已经买了课程了。我不知道他听没听课程,但是我个人觉得,19.9,一个老师把所得税的最新政策,申报表的变化点精炼成1个小时的课程,要不是在互联网时代,你是真的没法听到。

199、1999的风险可能你需要多考虑一下,但是19.9的学习风险,我觉得每个爱学习的人都应该有这个冒险精神,更不要说二哥还用信用给你背书了课程。

当然,学习也不仅仅需要冒险,更需要的是细水长流,持之以恒,我之所以能领悟到这些,其实也是和我日复一日的坚持积累有关系,没有知识的积累,没有认知的提升,很多时候就会陷入自己的局部思维中去,看不到更宽广的层次。

2

很多从16年就一路陪二哥走过来的读者对二哥还是比较了解的。

但是公号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大批新的读者关注,特别是最近,关注二哥的读者越来越多,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再把自己介绍一下,同时也介绍一下这个公号,加强新读者对我的认识。

1. 二哥还算努力,也算幸运。高考考了个211的大学,误打误撞学了个税务专业,毕业后也一直在大型企业从事财务工作。

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幸运呢?其实这主要还是相对于很多半路转行做财务的朋友来说的。

毕竟我是科班出身,本身积累的很多专业知识毕业也没浪费,工作可以直接用上,这个起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优势,是一种小确幸。

但是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专业出身就很牛逼,相反,正因为如此,我对自己要求更高,有句话这样说的,“别人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其实有时候我自己想想自己,好像也有这种特质,倒不是我自夸,只是说,我确实大学学了点理论基础,但是一直也没放弃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现在你们看到二哥在公号写文章,其实对我来说,输出就是我目前最好的学习方式,公众号只是一个平台,在其出现之前,我其实就在坚持写作和分享了。

上面是09年我的QQ空间,那个时候大家都在空间偷菜,抢车位,当然我也要玩,但是更多时候我是在晒知识,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我疯了,但是我确实一直认为只有坚持总结思考才是保持自己不断成长的最佳途径。

2. 公众号是16年8月注册的,那个时候我刚好从我干了八年的制造企业辞职,跳槽到了一家新公司负责税务方面的工作。说实话,我应聘之前已经几年没碰过税务业务了,估计新公司也是看到了科班的背景。

刚开始工作我还是信心满满,觉得老本应该足够应对,但是我很快发现中途几年的缺席「负责其他工作」让我突然对自己的专业感觉很陌生,加上16年正是我国推进全面营改增的一年,我意识到我的知识储备已经全部out了,很多知识点还停留在营改增之前。

我很焦虑,天天刷朋友圈看一些新政策的文章,也关注了很多公众号。

后面越看越感觉怎么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文章,胡乱拼凑,也没什么和作者的交流互动,进去一看内容也都是千篇一律,没什么独特的观点,想找一个贴近实操,真真实实把企业税务工作写细致的公众号,却一直找不到。

最后我就就想既然没有,为什么自己不来做一个呢?

一来我是专业出身,二来我也有这么多年的实操经验,写不得什么高大上的资本税收、并购重组、合并分立涉税事项,但是对于日常税务实操,我还是有很多经验分享的。

所以二哥税税念就这样诞生了,定位也很准确,就是解决大家日常工作的税务实操问题。

取名其实也没过多纠结,自己的总结思考的地方,首先得有个自己的名字,我就一草根,名字当然也就草根,二哥,这个生活中大家对我的称呼,倒不是真二,就是一种真性情。税税念一语双关,这是个说税的地方,这也是个不正式,非官方,碎碎念的地方。

3. 接下来整个的这几年,我自己所做出的所有努力,老读者都有所见证。我坚持写了几百篇原创文章,很多文章都被以前我关注过的行业机构头部大号转载,甚至还被省级国税转载。

经常都有读者后台截图或者微信发我信息,说又在哪里哪里看到二哥的文章,又在那里听讲座,看到二哥的文章被用来讲课了。

同时,关注的读者也在飞速增长,从0到20万,从无到有。这个过程,我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毕竟要知道在没有任何资源下,靠一个人做到这个地步,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

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我一个普通税务从业者能够有几十万的读者,每一篇文章都要曝光在这么多人的审视之下,这真的是非常大的压力,当然也是强大的动力,它催促我每天都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

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这种发展,我才觉得我觉得只有坚持原创,内容输出,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只有真诚待人,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也是因为我写的东西确实对大家还是有所帮助,才会被这么多朋友关注,也被更多的同行信任支持。

4. 很多新来的读者喜欢称呼我为「老师」,他们留言提问都会说老师,我其实并不喜欢这个称呼,一方面 ,我对老师这个词语还是很敬畏的。我认为在税务领域上的造诣,我还只是皮毛而已,相比很多深耕在这个行业的专家来说,我远远配不上「老师」俩字,充其量就是一个学习偏上游的好学生。二来叫老师感觉会拉远我们自己的关系,二哥更亲切,更能拉近我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本身就是互相学习,互为朋友,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相识,我更希望我们是以朋友相处,而不是冷冰冰的一种传输关系。

5. 很多人问二哥为什么能坚持每天更新,而且一坚持就是接近三年。

其实要说初衷是为了提高自己,学习知识,我相信。那么能坚持这么久,而且每天更新,说是因为快乐、因为有成就感,那就是骗人的。

任何一件纯无私的事都没法长久坚持下去,不管你是从中获得了知识的收获还是获得金钱的利益,都需要一个利益的流入。那么我除了收获了自己写作的能力,收获了自己知识的提升,更重要的就是我因为知识挣到了钱。很多人不屑于谈钱,总觉得谈钱就不纯洁了,对待金钱永远是双标,钱只能我挣,你就是要无私。

价值是对等的,你的东西有价值才能挣钱,别人能挣钱,也说明了你的关注没错,你关注的人是有价值的。赚钱固然不是我分享的本意,但是它却让我把分享这件事坚持下来了。

很多人也比较好奇我怎么赚钱?

说实话,最初就是靠打赏,虽然现在大家给面,现在一篇文章也有百八十打赏费,可能你们觉得不多,但是最开始可比这个惨多了。

最初能让你们关注到我已经非常难了,我至少坚持分享了半年才有大约一万个读者,可以说这一万个读者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的。而能让这些读者为我付费,真的太难了。一万个读者有10个愿意打赏都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是这个收入也仅仅够二哥吃碗面而已。

我也从来没想过通过打赏致富,直到今天,我都一直在说,赞赏不在于多少,而是一种对我的认可。

其实真的是这样,对于一个原创作者来说,大家的头像出现在文章下面,看着一大堆人认可,那种感觉比拿钱更开心。人嘛,都是要活个精神层面的,这么多人捧你,你有什么理由不再加把油?

后来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流量越来越多,有一些商业合作客户主动找到来,偶尔接点广告。然后就是给大家推荐点课程,这才真正有了点像样的收入。

当然我从来不避讳自己在接广告,接了就是接了,经常也会遇到些人,看不得你做这些,最开始我还怼一下,后面也就懒得理了。其实,说实话,能接到广告的公众号一定是质量高的号,广告主也不是傻子,所以,就单从这个方面来看,你关注的二哥肯定是有价值的。

熟悉我的读者知道是广告,哪怕自己不买也会点进去支持,增加点阅读量,遇到合适的课程也会毫不犹豫的购买支持二哥。其实对于不理解的人,我也理解你,毕竟每个人思考问题方式都是不同的。

这种情况下建议你再多观察下,毕竟一两篇文章没法反映一个人,如果经过你的观察,你觉得这个公号不适合你,那也不用动气,直接取关就好了,虽然好像我们建立了某种联系,但是实际上其实就是萍水相逢。我从不会在意读者的取关数,甚至有时还会故意劝那些不认可的读者取关,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好了。

6. 其实二哥也就是个普通人,可能是无数个在城市打拼的男男女女的缩影,我一直在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奋斗着,只是我可能比大多数人更努力些,而且我一直坚信努力就一定有所回报。

我也会用我对生活的态度去感染大家,传递正能量,让大家在这个浮躁冰冷的生活中有个温暖的交流的家「二哥税税念」,也一定会坚持让二哥税税念和大家一起学下去。

这两年我自己进步也蛮大的,工作上也比较顺利,自己心思也很单纯,就是好好做好专业,能帮助大家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给大家创作价值也打造个人价值。

一直以来也非常感谢每天坚持和二哥打卡学习的朋友,感谢你们对二哥广告的包容,感谢你们对二哥不管是书籍还是课程的购买支持,感谢你们对我文章的赞赏。

我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你们信任我,支持我,我一定加倍回报,不管是分享文章还是回答问题,我都会尽力而为。

今天趁周末大家都有空,送大家一波书,书单如下,抽30个人,抽中的朋友从下面书单中任选一本书赠送。

书都是二哥书店的,也欢迎大家扫二维码进去买。

抽奖规则不搞那么复杂,就是直接从文章赞赏二哥的人中随机抽30个人。

学习要加杠杆

赞赏金额不限

头像出现就是认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式把「二哥税税念」介绍给新关注的朋友
财务人,我深知你们的不容易。
公众号是怎么赚钱的?
2022年软考成绩或7月下旬公布!网规课堂上半年总结!
(4)
预征率,税率,征收率总结记忆(2018年10月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