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车路上,适合您听的10大世界名曲




◆ ◆ ◆ ◆


开车适合听什么?


◆ ◆ ◆ ◆




1



出门开车,首先要来一首振奋精神,意气风发的,当然是007主题曲!Jamesbond开着他的宝马座驾,粗发!

乐曲1.007邦德主题曲
James Bond Theme John Barry - 007五十周年精选集 Best of Bond... James Bond 50 Years


流水的邦女郎,铁打的邦主题曲。就算我们数不清詹姆斯·邦到底有几个女人,但不会不记得这支精彩的邦音乐主题。在每一集007的片头,这支曲调配合邦拔枪的动作,得意洋洋地奏响。爵士乐曲风,并带点东方情调,一般用小号的滑音演奏,时髦华丽,简短迷人。曲调的伴奏部分是电吉他演奏的一段充满弹性的节奏型。总觉得这个主题最适合男模走秀,是一支时髦的进行曲,装酷、来势不小、优雅迷人,听起来风光地离谱。像这个迷恋手枪、马爹利与女人的超级特工,穿着名牌西装打架照样打得干净利索。


2



当然开车不能听太冲动的乐曲,摇滚和贝多芬的交响曲就不太合适,容易一不小心闯红灯。一般曲调悠扬,节奏舒缓,让人听了放松的比较适合开车听。这样的音乐非常多,比如大部分的慢板。当然也不能太舒缓,容易睡着。如果听6/8拍的船歌,或速度近似摇篮曲的慢板,一分钟50拍左右的,会容易睡着。现在还有一种瑜伽的冥想音乐,会唤起人的想像,但也会分散开车的注意力。所以我个人推荐是节拍稍快,有活力的,生气勃勃的音乐。这样的音乐,当然首选巴洛克乐曲。
乐曲2.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I. Alegro Tafelmusik Baroque Orchestra - 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s


这部协奏曲共六首,每一首都独具特点。当时的协奏曲与如今的独奏与乐队的协奏曲很不同。这里的编制只有十几人,类似如今的室内乐。每个乐章都只用一个主题,只写一种情感,只做一件事,让自己的才华得以充分发挥。如第一首,第一乐章典雅欢快,第二乐章如田园画卷,第三乐章民间舞蹈风。阿巴多指挥的版本尤其精彩。第一乐章类似社交型音乐,而乐队连客套话都讲得生动真切,生气勃勃,叫人想起即兴演奏的爵士乐,乐手之间欢快呼应,娴熟跳接,艺高胆大,玩得十分尽兴。无论风格体裁,无论古今中外,音乐中的游乐性总是息息相通。


3



听歌剧中特别打动你的咏叹调可以找来循环播放。咏叹调旋律优美而舒展,带来飞翔的幻觉,开车时听心情会特别好。
乐曲3.“当香烛燃尽”
          选自歌剧《拉美莫尔的露琪亚》
Act III: Oh, giusto cielo! - Il dolce suono (第三幕:哦,公正的苍天! - 他美妙的声音) Dame Joan Sutherland;Orchestra of the Royal Opera House, Covent Garden;Richard Bonynge - Donizetti: Lucia di Lammermoor


在17世纪晚期,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再度上演。两大家族阿斯顿家族(Ashtons)和雷文斯伍德家族(Ravenswoods)之间有世仇,阿斯顿家族的妹妹露琪亚却和雷文斯伍德家族的继承人埃德加相爱,露琪亚的哥哥却要她嫁给阿图罗勋爵,因为这个人物可以挽救阿斯特家族的政治势力。最后露琪亚精神失常,杀了自己新婚的丈夫,满身鲜血,唱了这首像梦幻一般无比优美的咏叹调。
 
我建议大家在安排开车曲目单时,要考虑变化和对比。就是说,不要让两首相邻的曲子听来太相像。比如第一首是器乐曲,第二首最好换声乐曲或独奏,前一首古典,后一首爵士,再电子,考虑风格或类型的变化,这样可以在开车中给大家提神。听太多类似的,节奏都舒缓的,容易睡着,节奏都火爆的,容易焦躁。




4



在听了声乐曲之后,咱们换个风格,来听马友友的丝绸之路。
乐曲4.马友友《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谭盾;Yo-Yo Ma - 卧虎藏龙 电影原声带


马友友《绿洲之梦》,选自他的《丝绸之路》。旋律来自沙漠的民间音乐,非常悠扬美妙,采用塔布拉鼓与琵琶伴奏,中间穿插一段节奏热烈的舞曲之后。


5



接下来再换一种风格和体裁,来听一首室内乐,莫扎特的单簧管五重奏。
乐曲5. 《莫扎特的单簧管五重奏》
I. Allegro (第一乐章 快板) Alfred Boskovsky;Wiener Oktett - Brahms: Clarinet Quintet - Mozart: Clarinet Quintet - Baermann: Adagio
II. Larghetto (第二乐章 小广板) Alfred Boskovsky;Wiener Oktett - Brahms: Clarinet Quintet - Mozart: Clarinet Quintet - Baermann: Adagio
III. Menuetto (第三乐章 小步舞曲) Alfred Boskovsky;Wiener Oktett - Brahms: Clarinet Quintet - Mozart: Clarinet Quintet - Baermann: Adagio
IV. Allegretto Con Variazioni (第四乐章 小快板与变奏曲) Alfred Boskovsky;Wiener Oktett - Brahms: Clarinet Quintet - Mozart: Clarinet Quintet - Baermann: Adagio


“单簧管五重奏,是指单簧管参加的五重奏,即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构成的弦乐四重奏加一支单簧管,构成五重奏。在这样的器乐组合里,浑然一体的弦乐器组与音色华丽富于表现力的单簧管形成对比,产生温柔、沉静的浪漫气息,可以达到一种引起幽深的内心体验的艺术境界。


6



乐曲6.《盗梦空间主题曲》
Time Hans Zimmer - Inception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电影音乐家汉斯季默的代表作之一,节奏缓慢,曲调简单,循环往复。一遍一遍,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放松,并逐渐让大脑进入深层思考的状态。盗梦空间是一部动作片,冒险片,也是科幻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扮演一位造梦师,也就是为他人制造梦境的人,他带着特工团队,进入他人的梦境,从他人的潜意识里面盗取情报机密。因而这部电影的配乐也是为了塑造梦境,音乐犹如脑波起伏,海浪波动,空间跳跃,即简单又仿佛蕴含着万千信息与暗示。


7



乐曲7.维瓦尔第《双曼陀铃协奏曲》
Concerto for 2 Mandolins in G Major, RV 532 - I. Allegro (G大调双曼陀铃协奏曲,作品532 - 第一乐章 快板) Giovanni Scaramuzzino;Sonia Maurer;Europa Galante;Fabio Biondi - 100 Best Baroque


巴洛克的音乐有一个典型的风格,就是曲调组织往往有一个图案的造型,音乐家们把声音画成图案,就像我们现在在巴洛克式墙纸上面看到的,一些椭圆型、三角形的图案,其中用花草、水果等素材组成。音乐也是统一的风格,把音符组成一些弧形的,凹型的图案,然后把这些图案移动起来,往高、往低,移动三次左右,大部分的巴洛克音乐都是如此发展的。为什么巴洛克音乐听来总是生机勃勃的,富丽堂皇的,就是与这些声音的图案造型有关,在这些在图案里面加入了装饰音,加入错落的曲线,层层叠叠,旋转出了声音的万花筒。
 
然后我们来听第二乐章,这是维瓦尔第最优美的慢板。美丽而优雅。细细去听其中的音符,你会发现,其实它的本质仍旧是音符图案的移动与展开,与快板乐章是一样的,这里把那些错落的音符放慢了,让我们惊奇地发现,把这些图案放慢之后,音符和音符之间,生长出了更多意料之外的情意,其实巴洛克音乐主要是一种装饰型的音乐,它并不是表达情感的,但是你发现它几乎无意间发展出了温柔的、迷惘的、静谧的、忧伤的,各种丰富的细节,若有若无,欲说还休,这种音乐传递的情感反而成了我们喜爱巴洛克音乐的理由。


8



乐曲8.舒伯特:《f小调幻想曲》
Fantasy in F Minor, D. 940 (Op. 103) for Piano Duet: Allegro molto Moderato, Largo, Allegro vivace - Tempo I (F小调幻想曲,钢琴二重奏作品940 - 极急速的中板, 广板, 活泼的快板 - 还原到速度I) Emil Gilels;Elena Gilels - Mozart: Piano Concerto K. 595, Concerto for 2 Pianos K. 365 & Schubert: Fantasy D. 940


舒伯特不仅是艺术歌曲大王,他还写了不少交响曲和钢琴曲,尤其是写了四大本的钢琴四手联弹乐曲,这首《f小调幻想曲》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全曲一共有四个部分,由第一个最美妙的主题贯穿其中,兼具奏鸣曲与幻想曲的特征。


9



乐曲9.西贝柳斯《第三交响曲》中的一段,第二乐章的慢板
《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西贝柳斯) (西贝柳斯) 中国交响乐团 - 空


西贝柳斯
听了钢琴曲和特殊音色的曼陀铃之后,我们来听一首音响宏大开阔的,西贝柳斯《第三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的慢板,非常动人,北欧的朴素曲调与某种神秘感的结合,让我想起下班一路开车一路观赏落日的时光,千言万语,化作一段默默看落日的时光。这部交响曲开阔,庄严,充满活力,还有一种属于北欧的质朴与硬朗,听完之后让你觉得心里升腾起一种尊严感。




10



乐曲10.张英席,赵越《卡鲁索》
Caruso Julio Iglesias - Crazy


来自《声入人心2》的纯享版,听到张英席老师的演唱非常惊喜,听歌剧的都知道,听帕瓦罗蒂的只是普通乐迷,知道卡鲁索的就是资深乐迷了。
 
卡鲁索是美声唱法的一代祖师。如今留下有489张唱片,他是第一位把歌声录下来的歌唱家。卡鲁索身材不高,肩膀宽阔,胸腔几乎呈球形,呼吸量惊人,这样的身体机能非常利于发声。据说他在一米距离里面可以把音量加强到普通歌唱家不能达到的140分贝,他对着钢琴弦呼气可以让琴弦发声,还可以把窗上的玻璃震碎。
 
在卡鲁索之前,美声唱法还是比较原始的,他是美声唱法的开创者,代表了歌剧美声有史以来的最高成就,很多技巧被他开发和完善。我们如今听他唱歌,觉得声音出奇的流畅统一。人的嗓音是有音区之分的,有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每个音区之间会有换声点,但卡鲁索好像不存在换声点一般,声音通畅到底,他的音域宽广,音量强大,音色丰富、表现力强,几乎可以轻松胜任各种类型的男高音,抒情的、戏剧的,他把气息与嗓音有效结合起来,我们听他的唱片会发现,他的嗓音非常松弛,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因为他主要运用头部的共鸣,头腔共鸣与鼻腔共鸣,避免其他器官紧张用力,听来毫无压迫感,这样的唱法非常科学,声带没有过度使用,因而整场歌剧唱到最后也不会唱坏嗓音。卡鲁索一生演过976场歌剧,演了67个角色。他的高音带着黄金般的光芒,声如洪钟,发声果断刚劲,而且他的连音也唱得非常柔美圆润,在抒情歌曲里面,他的半轻声唱法也非常轻柔美妙,非常自然,而在歌剧里面,他那种戏剧性的爆发唱腔,也非常具有感染力。他的存在完善了现代美声唱法。帕瓦罗蒂曾经说,卡鲁索是当时所有男高音歌唱家中最现代的,他是现代男高音的发明者。


恩里科·卡鲁索

巴黎圣母院       

前阵子,巴黎圣母院的火灾刷遍了朋友圈。要知道,音乐剧《巴黎圣母院》首演的时候,更是举世瞩目。这是法语音乐剧崛起的标志。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自从有了《巴黎圣母院》,人们开始关注法国的音乐剧,甚至之后的法国音乐剧基本上都在复制巴黎圣母院的模式。
像《巴黎圣母院》这样一部划时代的巨著,一直都没有歌剧或舞剧的改编版本。自1998年9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一经推出,立刻获得了空前关注。自1998年在巴黎公演之后,好评如潮,第二年开始在欧洲和加拿大巡回演出,不到两年迅速席卷欧陆各地,在法语国家连演了130场,唱片一度脱销,第三年也就是2000年,英语版的《巴黎圣母院》在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演出半年,场场爆满,同年开始入驻音乐剧中心之一的伦敦西区。一部法语音乐剧,以席卷之势获得如此成功盛况,几乎成为音乐剧界的《哈利波特》,而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几乎没有听说过法语音乐剧。
 
我第一次看《巴黎圣母院》的时候,是有点吃惊的,它和我们之前看过的音乐剧不太一样。基本上,传统的音乐剧都是歌舞一体的,演员在里面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表演,但巴黎圣母院有点像开演唱会那样,七个主要角色戴着耳麦在台上歌唱,其他舞蹈演员在他们身边跳舞。这样像戏剧吗?当然这样安排是为了让演员们更好地发挥,唱的唱,跳的跳,两者都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最佳状态。歌舞间离,是这部音乐剧的第一个特色。只是这有点让人出戏,好像观众来看一场演唱会,会不会削弱了音乐剧的戏剧性呢?
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 Bruno Pelletier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Ces diamants-là Julie Zenatti;Patrick Fiori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Dance Mon Esmeralda Notre-Dame De Paris Cast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但歌手一开口,就把我们给迷住了,整场听下来,一气呵成,所有的歌曲都是简洁有力而哀伤动人,无一败笔。后来《巴黎圣母院》被看作是最好听的音乐剧之一。
 
随着第一声吉他拨奏,我们看到诗人葛林果开口唱起了剧中的第一首歌曲,如今也是经典名曲,叫做《大教堂时代》。
他唱道:
“这个故事发生于美丽的巴黎,在1482年
诉说爱与欲望的故事,
我们这些无名的艺术家,
运用意象和诗韵
试着赋予他生命
献给各位及未来的世纪。
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
世界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
镂刻下自己的事迹,
在彩色玻璃或石块上。”

法国音乐剧选段 大教堂时代 三次元音乐
 
这首歌介绍了故事的背景,介绍了他自己,还有当时人类的梦想。背景是在1482年的巴黎。为什么是1482年。中世纪是1453年结束的,1482年,正是中世纪结束期和文艺复兴的开端,人性开始苏醒了。讲到这里,大家或许已经理解,雨果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爱情故事了。人对爱情的渴望,对了解和征服整个自然宇宙的欲望,都是不可违抗的人性,是新时代文艺复兴的启蒙。这首歌曲的标题叫做《大教堂时代》,为什么叫大教堂时代,因为在中世纪,教会控制了整个社会。在雨果的书里面还有对大教堂哥特建筑艺术的长篇大论,在印刷术出现之前,人类的思想和艺术是记录在建筑上的。但在中世纪之后,大教堂占主导的时代就过去了。
Bohémienne Helene Segara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接下来我们听到的,就是当年占领各大金曲排行榜,唱片销量超过200万的传奇金曲,《美人》,三个男人,卡西莫多、副主教弗罗洛和菲比斯的一首三重唱。在圣母院的大门口,这样一个艳丽魅惑的吉普赛女人。她到底是谁?她的美丽在男性的目光和歌唱中变得不同凡响。这三位男主却并不是在歌颂她的美貌,美人是一面镜子,让他们照见了自己的灵魂,他们唱的是发现自己和燃烧灵魂的热情。
 
卡西莫多唱,“美人,是为她创造的专有名词,当她款摆舞蹈,像展翅的鸟,我感到地狱在我脚底张开巨口,我的注视穿透他的吉普赛衣袍,还祈求圣母什么更好的恩赐,谁,忍心对她投掷第一块石头,那就根本不配活在世上,魔王啊,我只求一回,让我的手穿过她的长发”
 
卡西莫多对美人的爱,是世上最美好的爱情,他最懂得她的美,他知道她只有像小鸟一般自由自在的时候才是最美的,他爱护她,却不求占有。刚才人们用石块差点把卡西莫多扔死,现在他唱,谁忍心对她投掷第一块石头,就根本不配活在世上。他爱护她就像爱护自己一样,他自己丑陋,却懂得美,用审美的眼光看她,爱护她。他单纯地像个孩子,反而天生懂得如何去爱。爱是简单的,直率的,是阳光照耀她,清风呵护她。
 
不论他们在唱什么,这首歌曲广泛流传,是因为它的曲调亲切、迷人,娓娓诉说,普通大众都能跟随它歌唱,这样的歌曲非常容易流传开,第二段它有一个叹息般的展开,也是温和的,带着对美的叹息和爱之不得的无奈,同时这首歌曲又令人印象深刻,大家听完整部音乐剧,几乎都能哼上几句《美人》。
Vivre Notre-Dame De Paris Cast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Ma maison c'est ta maison Garou;Helene Segara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Beau comme le soleil Helene Segara;Julie Zenatti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Florence Notre-Dame De Paris Cast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Déchiré Patrick Fiori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在莫扎特的歌剧里面,可以听到古典音乐的情感表现层次,非常丰富微妙,而在这部音乐剧里面,我们听到了流行音乐的深度表现力,这是我们在流行歌曲排行榜上听不到的。
 
比如说剧中的两首二重唱。
 一首是菲比斯与未婚妻小百合的重唱,他们唱起一首《钻石般的眼眸》,音乐非常玲珑美妙,让我们感受到法语香颂的魅力,香颂听起来轻快迷人而优雅,这一风格和法语的发音是分不开的,法语听起来有一种小鸟一般的可爱伶俐,法国的流行音乐风格也随之轻盈自然。在这里,既有香颂的优雅灵巧,又用细细碎碎的节奏模仿了情人之间的卿卿我我。在后面音调上扬的部分,它的副歌部分,和之前的《大教堂时代》有点相似,也就是发展音乐的模式很相似,这就是贯穿剧中的一个音乐线索。
Tu vas me détruire Daniel Lavoie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L'enfant trouvé Garou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Etre Pretre Et Aimer Une Femme Notre-Dame De Paris Cast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接下来是埃斯美拉达和诗人的二重唱,描写两人一段对话,问你是谁,从哪里来。葛林果说我是巴黎的街头流浪王子。这里巧妙地把一个乐句分给两个人唱,埃斯美拉达打断他,调侃地跟了后半句,哦你是巴黎的街头流浪王子啊,用相同的重复体现了音乐中的幽默感。
 
卡西莫多出场的时候,唱起《愚人之王》,他的曲调非常温柔,与副主教的严厉和诗人葛林果的骄傲形成鲜明对照,他的曲调里面有很多大二度进行,还有小三度的上行,听起来有一种温柔的东方风情,可以听见这个人的性情非常温暖诚恳,这首歌的语气像一个温柔甜蜜的呼唤,一种呵护花草般的善意,表达了他对埃斯美拉达朦胧憧憬。
 
在接下来的《孤儿》这首歌里面,卡西莫多唱出了他更丰富的内心,这首歌从低音开始,在一个叙述型的节奏中缓缓上行,可以听见他内心的隐忍,好像背负着沉重的行囊艰难攀爬,“是你收养我,没人要的孤儿,父母都觉得羞耻,生下我这个怪胎,你看着我长大,受苦,保护我不受外界伤害,你带给我幸福,让我担任敲钟的职务”,进行到一个高音区的时候,用漫长的音乐线条把他的激情爆发出来,他继续唱,是你教我说话,教我读书写字,但我读不透你真正的心思,打从心底,对你胜过一条狗。“,他在歌唱中爆发出深沉而温柔的感激之情,也爆发出剧烈的热情,卡西莫多几乎是嘶吼着唱他的温柔而伤感的乐句,让我们听见了他的深刻的悲哀和他的情感力度。
副主教弗罗洛对美人的感情,经历了一系列不可言传的内心戏。
 
副主教换了便装暗暗跟踪她,他用自己的严厉的主题唱出《致命狂恋》,愤怒又无力的歌唱,更多表达了对命运的控诉。这首歌曲沿用之前副主教每次出现的那个严厉的曲调,之前两次是用讲话一般的宣叙调歌唱的,都是碎片,主教自己也弄不懂为什么沉迷这个女孩,莫名的情绪一直在酝酿中,此时他们连贯成了一首愤怒却无力的歌。 
他的感情是最复杂的,难以启齿的,弗罗洛以为自己铁石心肠可以拒绝诱惑,却被异乡人的一双比月光更神秘的眼睛点燃了。他这样渊博的人,懂得她的美丽。看到女孩躺在喷泉边上睡着了,他伸出手又像触火一样的缩回来,此时他是一个陷入爱情中的可怜的人,“啊,身为神父却爱上一个女人用尽灵魂的所有激狂“,这一句里面的悲凉,只有用音乐的叹息可以准确表达。
 
在爱的孤独和仓皇里没有人有罪,身为神父却爱上一个女人,这是他的命运,爱情是用来自我发现的。
但在这样暴烈的情绪里面,必然会发生大事。
 
在原著里面,雨果用大量笔墨塑造副主教,他的博学、严肃、他的敏锐、虚伪,细细描绘他得不到埃斯美拉达的那种煎熬,为她荒废事业,暴走田野,可以看出雨果是同情这个人物的,他是一个丰富的形象,是虚伪的,也是博学的,深刻的,复杂的,他也有好人的一面,比如他收养了卡西莫多,当然最不可原谅的是他的虚伪,最后他是借刀杀人杀了埃斯美拉达。雨果在他身上寄托了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的反省,主教以为献身教会和做学问,可以忘记情欲,然而这个女人的美无意间撩拨了他,唤醒了他的本能,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顷刻间都被她推翻了,他因此迁怒于她,这个女人之于他,其实是一种命定的机缘,她的美唤醒了他身上真实的人性,情欲是不可避免的,中世纪即使长达千年,黑暗会结束,文艺复兴的黎明终将来临。

将会来


莫扎特

歌剧





把日子过成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

对莫扎特来说,作曲不是工作,音乐就是他的生活。他每时每刻活在音符中,灵感喷涌的节奏一直是快板,让他和康斯坦茨的日子也跟着快活旋转起来。遭人算计,他毫无知觉,穷得有一顿没一顿,照样散尽千金穷开心。他的小快板人生都会反映在他的歌剧中,听来他写歌剧和过日子都一样有滋有味。如今看来,遍布于这些歌剧中的乡村婚礼、家庭舞会、街头调笑、花园幽会,都是难得活生生的18世纪维也纳的世俗风情画。

音乐史将莫扎特充分肯定为第一位独立的音乐家,认为他的职业生涯意义深远,从此改变了音乐家受教会或宫廷雇佣的奴仆地位。巴赫与他的前辈们为教会和宫廷服务一生。海顿更是涂脂抹粉、身着仆人制服、双臂垂于身前,每日按时到宫廷上班,以至他到退休之后才写出自己的真正代表作。其实莫扎特也想被宫廷包养,好衣食无忧搞艺术,可是他天才到没有宫廷乐队可容得下他,走投无路,只好做了第一位自由职业的音乐家。对于莫扎特来说,他自小有那么多粉丝,待在哪个宫廷都满足不了他,面向公众才可带给他真正想要的更大的成功。从《后宫诱逃》就可看出,他没有被宫廷收编而投身大众文艺真是太对了。他对时尚嗅觉敏锐,当时欧洲流行的土耳其风格立即进入了《诱逃》。他的戏剧直觉更发达,天生热衷打听街巷蜚短流长,业余爱好就是炮制各种黄色笑话。有一次,他读到一个被禁的剧本,高兴地对康斯坦丝直拍大腿:“我的天,你没穿外衣,光着脖子和胳膊,这个乱糟糟的样子一个人跟我在一起,他会····”他看到一段伯爵夫人与爱慕他的年轻人在卧室商议,伯爵忽然来敲门的场景,偷偷大乐,这太有戏了,下流得多文艺。用现在的话来说,他很知道卖点在哪里。

这个剧本,就是《费加罗的婚礼》。

那段时间,莫扎特手头还有没写完的四重奏,而他的《后宫诱逃》又票房惨淡,他只得闲来翻翻《费加罗》的剧本,一时没有决定。一天,达蓬特来找他喝闷酒,说起自己在宫里被那坑爹的歌剧部门修理,不过他达蓬特可不是软柿子,他是戏剧家,最擅长制造矛盾纠纷。他偷偷透露给莫扎特,约瑟夫皇帝已被他说服,替他撑腰,接下来他们又可以一起写歌剧了,一定要整一出灿烂的给那歌剧部门的瞧瞧。达蓬特不愧是明白人,实现自我的时候到了,他知道必须来找天才了,只有莫扎特能够成就他。莫扎特乘机说,有啊,我手头就有《费加罗的婚礼》,你来改编改编!“那可是好东西啊”,达蓬特皱皱眉:“那剧本不是被禁了吗?”莫扎特赶紧说,不要紧,咱们把下流的都删掉,用音乐来替代!

用音乐替代!真是好办法!达蓬特举杯大笑:“就这么定了,《费加罗的婚礼》,犯罪万岁!”他把剧本往口袋一塞,咚咚咚跑回家干活去了。

在那个年代,谁都知道“费加罗”。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费加罗》三部曲家喻户晓。这个话剧讽刺贵族的腐朽堕落,歌颂草根的胜利,言语来自街头,揭露名门家丑,举国上下大受欢迎。莫扎特选了第二部《费加罗的婚礼》来谱曲,后来罗西尼谱了第一部,《塞维利亚理发师》。这两部搭配一起看,兴味更佳。但当年还没有罗西尼版,大家都为帕西埃洛作曲的《塞维利亚理发师》倾倒,这部歌剧在1783到1788年间一共演了70场,非常轰动。就像如今的好莱坞,一旦蜘蛛侠卖座,很快就会出现蜘蛛侠2。当年也一样,大家意犹未尽的时候,莫扎特推出了费加罗2,即《费加罗的婚礼》。《塞维利亚理发师》是费加罗前传,讲述费加罗在伯爵与罗西娜的故事中穿针引线,《费加罗的婚礼》讲的是费加罗自己结婚过程中的各种窘困百出。


故事发生在17世纪中叶,地点在西班牙塞维利亚附近的阿尔玛维瓦伯爵府邸。人物有不少:阿尔玛维瓦伯爵、伯爵夫人罗西娜、男仆费加罗、女仆苏珊娜、小童仆凯鲁比诺、巴尔托洛医生和费加罗的女债主马尔切琳娜。莫扎特特别喜欢写这样成双成对的群居生活场景。他自己家中也是每日人来人往,像个音乐俱乐部。这样一大家子人给了他不少机会炫技,写繁复又美妙的重唱曲。一幕,幕布一拉开,就是甜蜜的生活:男仆费加和女仆苏珊娜正欢天喜地地准备婚礼。一个搭床,一个织婚纱。可是好事多磨,眼前还有不少烦恼。伯爵表面废除了“初夜权”,暗地又反悔,成天勾引苏珊娜。伯爵夫人为伯爵的滥情痛苦不堪。初长成的小童仆凯鲁比诺正荷尔蒙泛滥,与花匠的女儿厮磨,调戏苏珊娜,又向伯爵夫人求爱。伯爵于是打发他赶快去从军,费加罗也劝他收收心,幸灾乐祸地唱起著名的咏叹调,“你再不要去做情郎”。《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演之后,奇怪得出现两极化的评论,甚至有疑似来自阴谋集团的评论——“毫无可取之处”。但所有演职人员都难忘排练时的情景,当歌唱明星贝努奇唱起“你再不要去做情郎”,在场的所有人都停下工作来聆听,之后大声欢呼——“太棒了,伟大的莫扎特!”乐手们猛敲谱架喝彩,人群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潮水。后来在演出中,这些精彩的咏叹调都在观众的“Encore”呼声中唱上两三遍,将三小时的歌剧演到六小时。

费加罗想出了个主意,先制造伯爵夫人的绯闻,引起伯爵嫉妒,好把苏珊娜忘在一边,然后再给他一点教训:让凯鲁比诺假扮成苏珊娜去给伯爵送情书,但去赴约的是装扮成苏珊娜的伯爵夫人。大家为这妙计乐不可支。凯鲁比诺被叫到伯爵夫人的闺房里试穿女装,苏珊娜和伯爵夫人想将他扮成女孩混入婚庆的鲜花队,好逃掉兵役。他唱起了“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打动了所有来听这部歌剧的人们,200年来传唱不衰。简朴的民谣式曲调,却充满了美妙的转调,如同眼前这个被心中的爱情撞得晕头转向的小家伙。伯爵夫人罗西娜的咏叹调,是剧中最优美的抒情曲,她追忆往昔爱情时光,哀叹如今闺房冷清。即使伯爵好色又暴躁,她的曲调里却不见一丝仇恨与愤怒,音乐已刻画了她的高贵善良,她性格里的优柔。

但在婚礼之前又杀出来一个费加罗的女债主,马尔切琳娜,她举着债条大叫,如果费加罗还不了债,就得跟她结婚。于是这里来了一首滑稽的七重唱。如果要从技术上分析,这部《费加罗的婚礼》体现了对位法的胜利。莫扎特写器乐重奏的经验在歌剧中得到尽情发挥。叫人想起他当时在写的另一部乐曲,六首献给海顿的四重奏。这些四重奏是他多年来琢磨海顿、巴赫和亨德尔的学习成果,可见他对巴洛克复调艺术深有研究,后来我们在歌剧重唱中都可听见:不同声部演绎了剧情与人物个性,它们的性格更分明,剧情更冲突,张力充足,从而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对位法:不再受传统结构的约束,声部各自流变而发展壮大。对位法让歌剧不再局限于时间与空间,人们可以在同一场景表演置身于不同时空,各唱各的美梦。

苏珊娜拎着一袋私房钱跑回来,正要替费加罗还债,眼前这一幕叫她两眼发直,费加罗跟那老女人竟然已经拥抱在一起了!原来,费加罗正是她被拐卖的儿子。好了,讨了媳妇又找到娘,费加罗双喜临门。大家抱头又哭又笑,好不热闹。此时音乐尤其繁忙,伯爵又怒又惊,费加罗松了一口气,接着是找到亲人的狂喜与幸福,马尔切琳娜与医生从不可置信到老泪纵横,特别是苏珊娜,从愤怒、错愕、狂怒、到释然、高兴、激动,各人的丰富情绪及情绪的变化,在一首六重唱里统统搞定。在应接不暇,状况频出、各种手忙脚乱中,莫扎特这个踩着光速的天才,竟还可腾出时间来做他的事。各种情绪的穿插无比妥帖,在费加罗与亲人团聚的欢乐里插入苏珊娜的怒火,在众人抱头痛哭之后,一口一个“你妈妈”、“你爸爸”?一直传递到妈妈那里,变成肯定句。

当然《费加罗的婚礼》最经典的重唱曲例,是如今被反复引用而超越了剧情的《写信》。罗西娜和苏珊娜一起给伯爵写一封情书捉弄他时的二重唱。你一句我一句,没有主仆之分,没有情敌之争,只有信里写的那个“甜美的微风,今天黄昏将飘扬,松林中····”的美好画面。

最后的第四幕,场景搬到了室外。充满诗意与魅惑的花园之夜。第四幕曾经被质疑:谁会在结尾之前再一人来一支咏叹调?太拖沓了吧。但这里似乎无计可施,每个人都有心理活动要唱。费加罗听说了苏珊娜约会伯爵的消息,怒火中烧,集合了家中仆役带着家伙候在花园里。分散在城堡各个角落的矛盾在此聚集,期待最终的爆发与和解。没错,《费加罗的婚礼》最终要表达的,就是和解。费加罗看到苏珊娜正在等待伯爵,唱起悲愤的咏叹调,此时碰上凯鲁比诺来搅局,围着伯爵夫人假扮的苏珊娜闹个不停。伯爵夫人走过来,她一开口费加罗已听出了原来这是苏珊娜,他干脆将计就计,跪下跟“伯爵夫人”求爱,“伯爵夫人”生气地扇了他一耳光,站在一旁倒抽凉气猛扇小羽扇。莫扎特和达蓬特写到这里,一定乐得直不起腰。一直到最后,罗西娜出场,伯爵无话可说,只好就地求饶。罗西娜以一个五度大跳的曲调原谅了他。这个曲调一出现,尴尬局面仿佛无需过渡就获得了解决,大家幡然领悟,伯爵夫人只不过是开了个玩笑,她从一开始就已决定要原谅他的。这个自大、暴躁的好色之徒,她竟不愿他在众人面前丢脸,赶紧给他一个台阶,一首合唱结束,就剧终了。叫人想起博马舍在《费加罗的婚礼》的结尾处写道:“香颂一曲,问题解决。”

看完我们就明白了,当年《费加罗的婚礼》为什么喜闻乐见,轰动全国,因为它将宫廷艺术搬上街头,兼唱歌,表演,管弦乐和小品逗趣,就像将我们春节晚会上的小品和歌曲搭成一部戏。达蓬特和莫扎特这样机敏的天才,精辟捕捉了日常的戏剧,以歌唱放大幽默感,世俗笑料点缀于迂回的戏剧与音乐的结构中,其生动值得反复玩味。当年皇帝以有伤风化禁演了博马舍这出戏,莫扎特和达蓬特将“有伤风化”的剧情删掉,以音乐替代。两个高手打出了惊险的擦边球。各种奸情败露、险象环生,看似玩笑,看完我们都发现了,200年前维也纳的贵族生活风气也确实蛮淫荡腐朽的。英国乐评人大卫·凯恩斯评价其中一首重音倒错的舞曲,是“对着贵族的屁股飞起一脚。”

如今这部歌剧被认为是具有启蒙思想的大作,获得了音乐史上无可匹敌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中的主角是仆人,是平民。在莫扎特的歌剧中,最聪明强大的都是咱劳动人民。除了费加罗和苏珊娜,还有《唐璜》中的采琳娜,《后宫诱逃》中的女仆,《魔笛》中的帕帕吉诺……平民荣升为主角,这样的歌剧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贵族的腐朽可笑,底层的生机勃勃,男人的愚蠢自负,女人的机敏高贵,如此全民参与,组成了一副18世纪晚期的众生相。在歌剧中,最令人动容的依然是音乐,是莫扎特的音乐中的美、灵动与宽容的本性。就像一位研究歌剧与观念的美国学者保罗·罗宾逊说的:“启蒙运动的重要信念在于确信人类可以战胜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对抗,莫扎特相信我们自身拥有超越对抗的思想和情感的力量,相信和解的可能性。最后的结局就体现了不同阶级的和解。他相信不同阶级之间的和解的可能性。”

转自公众号:文化旅游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乐剧《摇滚莫扎特》-笔记记录整理
莫扎特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 莫扎特作曲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
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苏珊娜和伯爵夫人二重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