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伯虎画《乳姑图》引发网友争论,网友:看见虚伪和扭曲的人性
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后世人称唐伯虎,他是明朝有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在人们的印象中,唐伯虎是一位典型的“风流才子”,他不仅才华超群,而且还深得佳人们欢心,一生过得逍遥自在,让人好不羡慕,但实际上这些全都是影视剧给我们带来的错觉。
唐伯虎一生不仅历经坎坷,还差点因为跟错人丢掉性命,因为科场舞弊案还蹲了监狱,他一生求取功名但最终未能得志,后来才开始游荡江湖,沉醉于笔墨书画之间。 他不仅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也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传世名画,在他的大量绘画作品中,有一幅画自从创作至今几百年来,就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这幅画名叫《乳姑图》,这幅画描绘的场景有些奇怪,在画面正中间,一名年轻的女子正在给一位老人哺乳,这位老人看起来像是一位年迈的老太,在画面右下角,一个年幼的儿童正伸出双手,似乎也想要妈妈给他哺乳,这幅画线条流畅、笔墨简洁,人物形象刻画生动,画中的场景描绘的是“二十四孝”中的“反哺”。
这幅画描绘的场景并非杜撰,而是相传在古时有一位崔姓人家,祖母因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已经完全无法咀嚼,她的孙媳唐夫人便主动来到堂前为祖母哺乳,而且一喂就是很多年。唐伯虎在画作的题词中还写下了“愿得天下人,家家有此妇。”
在唐伯虎画完《乳姑图》之后的数百年间,还有不少画家曾经模仿这幅画,比如清代康熙年间画家康焘,以及众多不知名画家都画过同样的画,除此之外,民间工匠们也创作了大量类似的浮雕、雕塑作品。
这幅画的场景看起来虽然有些奇怪,但实际上此画想表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此画创作至今已经经历了数百年,但一直以来这幅画都成了人们争论的焦点,最近这幅画又开始在网络上出现,同时也引发了网友们激烈的争论。
有网友认为这幅画表现出了晚辈对长辈的大孝:“人家说她是婆婆,有何不妥!比现在有些人强百倍。”、“孝为先!不孝者自取天命。”、“画得好,有深意”, 但也有网友表示:“不可能的,一个老人没了牙,不会喝汤粥?”,还有网友评论:“如果是祖父怎么办?”、“这是孝道?长见识了”,从这幅画中看见了“虚伪和扭曲的人性”,甚至有网友认为这是“畸形的孝道、伪善”。
这幅画之所以会引发网友们的争论,其实是因为大家对“孝道”的认知有着很大偏差,从网友们的评论中就能看出,有不少人认为“孝”是可以没有底线的,因为父母们辛苦养育儿女长大,所以画中描绘的场景也理所应当,但同样有人认为,这种“孝”,明显已经有违伦常,让人完全无法直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蕴藏了无数精华,但同样也不缺糟粕。 几千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广泛推崇,有关孝道的典籍和俗语也流传了数千年,《二十四孝》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其中的内容无疑是在大力宣传“孝道”,但这些内容中究竟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相信每个人都与自己的认知。
从生命的意义上来讲,父母们生下儿女、辛苦抚养儿女们长大,当父母们年迈老弱或者生病之时,儿女们理应尽孝,但严格来讲,凡事都应该有“度”,任何事情一旦超过一定的尺度,就很有可能违反道德和伦常。
这幅画明显已经超越了伦理和道德的界限,除了孝道之外,在一个家庭中,无论是同辈还是长辈晚辈之间,都应该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以及为人处世的准则,如果不讲伦理不讲道德,做人也毫无准则,而只是一味盲目地去讲“孝道”,不仅是家庭,人与人之间也肯定会乱成一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称《二十四孝》教坏后人,惹网友争论,网友:看见扭曲的人性
爱喊口号的人,不是傻就是坏
人性最大的丑陋(随笔)
人性的四大虚伪,你占几个?
话说人性
人性真话,做人,千万别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