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胆泻肝汤治疗肾炎验案三则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 肾炎 医案
  
  龙胆泻肝汤出自李东垣《古今医方集成》,是治疗肝胆实火上扰以及肝经湿热下注的验方。笔者应用本方治疗由肝经湿热下注引起的肾炎,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急性肾炎
  
  刘某,男性,7岁。2002年6月初诊。下肢皮肤疮毒遍发,红肿,流水已2周,继而出现眼睑浮肿,尿量减少,无发热,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红细胞++,血抗链球菌溶血素>200;肾功能正常。B超示:双肾大小正常。诊为急性肾炎。经用青霉素治疗半月,复查尿常规:蛋白一,红细胞上++。曾用中药小蓟饮子治疗不效。诊见眼睑轻度浮肿,下肢疮毒已结痂,尿量增加,口苦。舌红、苔黄燥,脉细数。此乃下焦湿热未清。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龙胆草、黄芩、柴胡、炒山栀、木通、甘草各3g,当归、川楝子各5g,车前子、泽泻、银花各1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后查尿常规:蛋白一,红细胞一,潜血+。效不更方,原方再进7剂,复查尿常规正常。
  按:急性肾炎,小儿多发,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皮肤疮毒等链球菌感染所致。起病急,伴血尿、蛋白尿等。该例为疮毒所致发病,经抗链球菌感染治疗后血尿不愈,此乃下焦湿热未清,热迫血妄行,与湿缠绵,故小蓟饮子不效,投龙胆泻肝汤清下焦湿热最为合拍,2周病愈。
  
  2 慢性肾炎
  
  周某,男性,50岁,农民。1995年7月初诊。近2年来,因疲劳受寒以后,出现下肢浮肿,波及全身,尿量减少,尿多泡沫,未见肉眼血尿及尿频、尿急、尿痛。曾多次作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肾功能正常。诊为慢性肾炎。经中医益气利水、补肾固涩治疗后,浮肿消退,尿量增加,尿常规检查:蛋白++,红细胞一。病未见改善。诊见面色萎黄,神情苦楚,全身无肿,阴囊肿胀,奇痒难忍,大腿内侧皮肤水疮,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有力。BP160/90mmHg。肾区叩击痛一,尿常规检查:蛋白++。证属肝经湿热下注。治拟泻肝经湿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出入。处方:龙胆草、黄芩、炒山栀、柴胡、泽泻、木通、当归、川楝子、蝉衣各10g,车前子、白鲜皮各15g,土茯苓、银花各30g。7剂。二诊时阴囊肿胀消退,瘙痒已瘥,复查尿常规:蛋白+。原方再进5剂,阴囊湿疹消失,尿常规:蛋白±。改六味地黄丸善后。
  按:慢性肾炎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属中医学“水肿”范畴,在治疗上以健脾补肾,温肾利水为主。本例患者乃肝经湿热未除,肾脏毒邪未消,用常法无效,而用泻肝经湿热之龙胆泻肝汤见效。
  
  3 肾盂肾炎
  
  王某,女性,39岁,个体户。1995年8月初诊。近1月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双侧腰痛,未见排尿突然中断及肉眼血尿,发热,T38.5℃,小腹拘急,口干喜饮,尿常规检查:蛋白++,白细胞++,脓细胞++。诊为肾盂。肾炎。曾用泰利必妥、呋喃坦啶等抗炎药治疗后,发热腰痛、尿痛未缓解,尿常规:蛋白一,白细胞+,脓细胞++。反复月余未见好转。后用八正散、知柏地黄丸治之,尿常规未见改善。诊见神情苦楚,面带泪痕(泌尿科诊为淋病),口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此乃湿热壅滞下焦。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处方:当归、龙胆草、黄芩、生山栀、川楝子、生大黄各10g,车前子、泽泻、银花、半枝莲各30g,瞿麦、石斛各12g,生甘草、陈皮各5g。药后尿痛明显改善,尿常规检查:蛋白一,白细胞+,未见脓细胞。原方出入,继续服药半月后,自觉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3次阴性。以补中益气汤调理善后。
  按:肾盂肾炎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属中医学淋证、淋浊范畴。治疗上必须彻底,不留病根,以防再发,尿常规正常后需巩固治疗半月方能罢休。本例病人经中西药治疗1月,病情未见改善,此乃湿热下注之重证,八正散、知柏地黄丸奏效缓慢,用龙胆泻肝汤大剂苦寒直捣病所获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胆泻肝汤治阳痿
猪苓汤治慢性肾炎
经典名方——龙胆泻肝汤
真武汤/苓桂术甘汤/四君子汤合方加味治疗肾小球肾炎医案
龙胆泻肝汤在内科疾病治疗的应用
八正散和龙胆泻肝丸的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