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整理】呕吐

呕吐系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出现以胃内容物从口吐出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可见于消化系统疾病、中枢性疾病、药物刺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等病。本篇主要涉及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的呕吐病症。其他疾病所致的呕吐,可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参考本篇进行辨证施治。

一、疾病诊断

(一)诊断依据

1、呕吐食物残渣,或清水痰涎,或黄绿色液体,甚则兼夹少许血丝,每日次数不等,持续或反复发作。

2、伴有恶心,纳谷减少,胸脘痞胀,或胁肋疼痛。

3、多有骤感寒凉,暴饮伤食,劳倦过度及情志刺激等诱发因素。或有服用化学药物,误食毒物史。

4、上腹部可有压痛或有振水声,肠鸣音增强或减弱。

5、消化道X线摄片和内窥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证候诊断

1、寒邪犯胃:呕吐食物残渣,来势较急,胸脘满闷,可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浮滑。

2、食滞胃肠:呕吐酸腐食物,吐出为快,大便秘结或秽臭不爽,嗳气厌食,脘痞腹胀。舌苔厚腻或垢,脉滑实。

3、痰饮停胃:呕吐清水痰涎,脘闷痞满,口干不欲饮,饮水则吐,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弦滑。

4、肝气犯胃:呕吐泛酸,口苦嗳气,脘胁烦闷不适,嘈杂。舌边红,舌苔薄腻或微黄,脉弦。

5、脾胃虚寒:呕吐反复,迁延日久,劳累过度或饮食不慎即发。神疲倦怠,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畏寒肢冷,面色恍白。舌淡或胖,舌苔薄白,脉弱。

6、胃阴亏虚:时时干呕,呕吐少量食物黏液,反复发作,胃脘嘈杂,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中药辨证施治:

1、寒邪犯胃证:疏邪解表,芳香化浊,方如藿香正气散加减。

2、食滞胃肠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方如保和丸加减。

3、痰饮停胃证: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方如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4、肝气犯胃证:疏肝和胃,降逆止呕,方如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

5、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方如理中丸合二陈汤加减。

6、胃阴亏虚证:养阴和胃,降逆止呕,方如麦门冬汤加味。

(二)其他疗法:

1、针灸:和胃降逆止呕,针刺取内关、中脘、足三里、胃俞等穴。

2、灸法取中脘、足三里、梁门、胃俞等穴。

3、耳针取神门、胃、脾等穴。

4、推拿:指压内关1分钟,或者止吐穴(手掌面,腕横纹正直下0. 5寸处)2~3分钟。

5、心理疗法:对于精神性呕吐,可给予心理治疗,包括暗示疗法。

(三)注意事项:

1、并发症处理: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应及时静脉补液以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2、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剧烈呕吐可引起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3、女性患者需问清月经史,以排除妊娠早期之呕恶反应。

4、仔细询问药物服用史,排除药物性呕吐。

5、应进行有关检查以排除中枢性、前庭性、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腹腔脏器急性炎症( 如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腹膜炎等) 所致的呕吐。

6、呕吐伴腹胀、腹痛、便秘,如考虑肠梗阻,应作腹部X线摄片,若诊断成立,可予胃肠减压。不完全性肠梗阻,可用中药通腑泻下法;完全性肠梗阻,应请外科及时手术治疗。

三、疗效评定:

1、治愈:呕吐控制,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2、好转:呕吐次数减少,部分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改善。

3、未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 呕吐
中医与易经
舌象及主病
四饮中医鉴别诊断及治疗;
《经方》作者群沈凌波:湿证的学习和辨治体会
四君子汤治热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