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忠德:放了支架还胸痛,中医辨治除病根

郭某,男,时年65岁,初诊:2002年4月7日。

  

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闷痛,就诊于多家医院,给予西药、中药等治疗后未见明显缓解。4年前开始右侧胸痛加重,隐痛为主,持续数秒到数十秒不等,活动后或情绪变化时明显,与饮食无明显关系,夜间多发,间断外院门诊就诊(具体不详),未见明显缓解。3周前因胸闷痛加重,就诊于某省人民医院,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BNP、冠脉造影等一系列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予PCI治疗后症状稍缓解(未见报告、治疗过程不详),但时有胸闷痛,疲倦乏力,纳眠差等不适。患者及家属寻求中药治疗,遂于门诊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时有胸闷痛,以隐痛为主,伴有颈肩部疼痛,凌晨3点左右加重,自诉休息后可缓解,与呼吸相关,吸气末疼痛加重,时常叹息,气促,活动后加重,偶有咳嗽,少痰,口干口苦,疲倦乏力,时有周身酸痛,胃脘部胀满嗳气,纳呆,眠尚可,二便调,舌红,苔少,脉弦细。

辨证论治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术后)。

中医诊断:胸痹。

辨证:气滞心胸,痰浊阻肺。

治法:理气宽胸,化痰平喘。

处方:枳壳15克、厚朴15克、丝瓜络15克、蜜麻黄5克、紫苏子15克、蜜枇杷叶15克、桑椹20克、麦芽20克、炒白术20克、前胡15克、紫菀15克、百合30克,共7剂。水煎服,日1剂。

【随诊过程】

二诊:2002年4月14日

胸闷痛、颈肩部疼痛、气促明显缓解,偶有咳嗽,少痰,口干,无口苦,疲倦乏力,胃脘部胀满嗳气,纳眠尚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蜜麻黄、蜜枇杷叶桑椹前胡百合;加桂枝10克温通阳气,路路通15克祛风通络,炙甘草15克调和诸药。共7剂。

三诊:2002年4月21日

右侧胸部隐痛较前好转,偶有少许胸闷,偶有咳嗽,无气促,疲倦乏力,胃脘部胀满较前好转,偶有嗳气,胃纳尚可,眠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去丝瓜络路路通;加制远志酸枣仁各15克宁心安神。共7剂。

四诊:2002年5月12日

无明显胸闷痛,偶有咳嗽,少痰色黄,右侧牙龈肿痛,鼻塞,疲倦乏力,纳眠尚可,二便调,嘴唇偏红,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加白芷10克辛温散风,蜜百部15克润肺下气,法半夏10克燥湿化痰,牛膝15克引火下行。共5剂。

随后在门诊间断治疗近半年余,诸症悉平。

【按语】

中医认为肝主一身之气机,调理五脏气机之升降出入,故五脏之中肝与情绪变化最为密切。情志与胸痹关系尤为密切,肝主藏血、主疏泄。若情志过极,气郁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功能异常,则气机失调,气滞不畅,不能推动血行,则为瘀血,且津液失其疏布,聚而成痰成湿,痰瘀互结,痹阻心脉,不通则痛。另肝藏血功能失司,血虚心脉失养,不荣则痛。明《薛氏医案》曰:“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认为胸痹虽病位在心,但与肝密切相关。此患者为胸闷痛日久,肝失疏泄,心气郁结,加上脾气虚弱,津液聚而生痰,痰浊内生,而出现心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胸闷痛不适,情绪变化时加重,伴有颈肩部酸痛、常叹息、周身酸痛;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而出现胃脘部胀满嗳气、口干口苦;肝失疏泄,肝旺侮肺,肺气上逆而出现气促、咳嗽等;舌淡暗红、苔少、脉弦细均为气滞心胸、痰浊阻肺之象。治疗应以疏肝理气宽胸、健脾化痰、止咳平喘为主。

初诊时用枳壳理气宽中、化痰消积,厚朴行气消积、降逆平喘,丝瓜络通经活络,蜜麻黄、紫苏子、蜜枇杷叶前胡紫菀等降肺气、止咳化痰,炒白术麦芽健脾和胃,桑椹固肾精;二诊时胸闷痛、气促、咳嗽等明显缓解,但胃脘部胀满嗳气等不适,考虑仍有气滞与胃脘及心胸,故用路路通辛散苦燥,祛风活络通经,桂枝温通心阳,炙甘草味甘,与桂枝路路通伍用加大补阳之力,“辛甘化阳而补阳”;三诊时偶有胸闷痛等不适,但出现眠差、疲倦乏力,考虑为心气虚、心肾不交,故用远志酸枣仁,交通心肾。四诊胸痛已消,止咳、平降虚火为主。

  (本案编者:张曈 主治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香附的介绍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辨证8个分型和对症治法,效果看得见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103【半夏厚朴汤】(本方主治咽中痰凝气滞之证)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辨证8个分型和对症治法,效果好
四逆散临证治验举偶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