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中医之“阴阳”说+我们赖之生存的阳气最怕什么?+桂枝汤是扶阳之方
阳与阴,如阳光和水分。
万物生长要靠阳光水分。
阳光水分匹配就是所谓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其实应称为“阴阳协调”。
阴虚是指“水分”不足,需要浇水了。
阳虚是指“阳光”不足,需要增阳了。
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药、萸肉、地黄,当归,芍药,均为“水分”之药。
附子、桂枝、干姜,均为“阳光”之药。
太阳病者,阳光水分充足而风寒束表,故无需浇水,无需增阳,解表即可。
少阳病者,阳光水分比较充足,而“水分”稍亏而“阳光”稍过,故以参枣草补“水分”,而以黄芩削弱燥阳以达协调也。
阳明病者,阳光足而雨水少,出现干旱之象,当以大黄之苦寒削燥阳之过盛,以达协调。名方增液承气汤,以芒硝去燥阳之结,以大黄削燥阳之盛以,所谓削阳以补阴也。又以麦冬、玄参、生地增加水分,以使“阳光”、“水分”协调,此阴阳协调之法。依此理,治老年便秘,四逆汤合承气汤,不如四逆人参汤合承气汤,其区别只在一味增加“水分”之人参。
少阴者,阳光水分不足而风寒束表也,故须在增加阳光水分之同时解表,桂枝加附子汤是也。
厥阴者,阳光水分不足而水分更亏损也,故增加阳光水分之同时,去弱阳之燥热、虚热,以达阴阳调和也。代表方剂如乌梅丸,以姜附桂椒辛增加“阳光”,参归增加“水分”,苓柏除虚阳之热以补其阴也,以乌梅收敛虚阳之脱而使其润也。四逆合承气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当归四逆汤、麻黄升麻汤皆是此理。
太阴病者,阳光水分不足,阳光微弱而阴寒四起,微弱之阳光随时被阴寒所扼杀,故用四逆汤以增加阳光而驱除阴寒也。
太阴之不治,油枯而灯灭,水干而鱼死。厥阴之不治,阴尽而阳独也,阴尽而阳脱也,阴尽而阳灭也。
太阴与厥阴,两者皆不可轻视。
然则阳明又岂可无睹哉!
我们赖之生存的阳气最怕什么?
我们赖之生存的阳气最怕“劳”,黄帝内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在我们劳心劳力的时候,阳气就会外张外散,随着时间的累积而逐渐消耗,从阳气的消耗过度到阴精的枯竭。在阳气这个层面,阳气的消耗会使五脏六腑的某些功能受损;到阴精枯竭这个层面,阴精的枯竭直接损坏五脏六腑的本身,继而危及生命。劳心劳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此多次重复积累。这有点像烧开水,想要水一直保持沸水的状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为火力足,二为水量足。然火力足必然消耗水量,最终造成干锅的状态,这种干锅的状态就是“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类似于猝死,呕心沥血就是这个写照。然劳心劳力并不只是工作的状态,视、卧、坐、立、行过度也是一种劳的状态,黄帝内经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就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比如久视伤血,一天不停地看手机、电脑、电视,久了首先影响视力,也就是眼睛的功能,其次影响精血的化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与此有关,最终枯竭我们的精血,使得心、肝、脾、肺、肾纷纷告急。吵架、生气、焦虑、纠结等情绪的变化也是劳的状态。庄子告诉我们,不要以为吵架只是在吵架,因为跟人家辩论这件事是非常消耗能量的,这不符合道家说的不要浪费心力这个理论。所以,用吵架辩论后「其杀若秋冬」来比喻,「杀」就是死气沉沉,生命力都没了,人的身体就好像秋天跟冬天一样。这样看来,所有的疾病都不是突发的,也不是空穴来风,必定跟我们的某些喜好、某些习惯、某些情绪等等密切相关。然庆幸地是,我们的身体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只要给它时间,及时刹车,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还是有机会恢复的。但千万别到了精血枯竭的阶段才幡然醒悟,因为一旦到了这个阶段,疾病就犹如洪水冲决河提,一发不可收拾了。
桂枝汤是扶阳之方
有人认为桂枝汤为扶阳之方,此亦不错,辛甘生阳,苦甘生阴,此为大法;寒则热之,虚则补之,此亦为大法。桂枝、生姜均为辛温之物,为扶阳之药;芍药为生阴之药;甘草、大枣为温甘生津之药;生姜辛而汁多,阴阳俱补,实为不可多得之药。阴阳调和,以阳为主,故称其为扶阳之方不为错。
1.小建中汤。就是桂枝汤加饴糖,以调和阴阳之桂枝汤,加入甘而补阴之饴糖,亦是高明之方。
2.大建中汤。其人寒甚,故用蜀椒、干姜辛温之药,合人参、饴糖之甘润,以驱寒且生阳也。
3.黄芪建中汤。于小建中汤中加入补气固表之黄芪。
4.内补当归建中汤(实则可称之为当归建中汤)。于小建中汤中加入补血之当归也,调和阴阳之同时补血。
5.黄芪当归建中汤。于小建中汤中加入黄芪、当归,在调和阴阳之同时,兼补气血也。对气血两虚的人来说,用此方十分有效果。
6.芪芍桂酒汤。桂枝、苦酒之辛甘结合以生阳,以芍药、苦酒之苦甘结合以生阴,以黄芪补气,为调和阴阳而补气固表之方。
7.十四味建中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局方》,共十七味药: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党参、白术、茯苓、川芎、当归、地黄、麦冬、半夏、肉从蓉、附子、生姜、大枣,饴糖。其旨亦不出阴阳,方以黄芪建中汤为基础作加减,合十全大补汤(无肉桂),加补阴之麦冬、从蓉,加降逆化痰之半夏。补阴补阳,补气补血,补肾化痰,亦是好方。
综合以上七方,则均以照顾津液、调和阴阳为先、为本。辛甘生阳,苦甘生阴,辛甘、苦甘之药共用,则可照顾津液,调和阴阳。气虚则加补气之药,如黄芪,如四君子汤;血弱则加补血之药,如阿胶,四物汤。总不离津液、阴阳。
此所谓桂枝汤为扶阳之方也。
然则何为阳也,谓桂枝汤为扶阳之方,则是非仅指“阳光”。此处所谓之阳,当指津液,是阳光与水分的结合物,是阴阳调和一产物,是一种能量。“阳光”是其中的灵魂,“水分”是其中的载体。如此理解,则可能“扶阳”之精髓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枝汤是扶阳之方
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及其他
桂枝汤加减治万病
治现代人之虚劳经典方
【潍坊张军涛】手足凉伴麻木半年案
中医治痹重温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