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梅丸治疗慢性胆囊炎案


乌梅丸是一个寒热虚实并用的方子,第332条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这是厥阴病的提纲,还有“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这里面说厥阴病其实是分步为化,气上冲,其实他有热的表现,但是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又是虚寒的症状,其实他就是肝脾虚寒,胆瘀胃热。这个地方是你看到他烦躁,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这时候阳气非常衰微,要脱了,这时候就不是蛔厥。但若是蛔厥,病人是时静时烦,因为肝脾有寒,蛔是避寒就温,往上走,就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这是乌梅丸,可治久利。这是乌梅丸治慢性胆囊炎的病例,当时我接诊的时候,这个病人腹痛的很厉害,几乎是每半个月就大发作一次,西医认为是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每次去都打解痉止痛药,如6542或吊氧氟沙星。患者是45岁女性,右上腹间歇性的刺痛一年多,每半个月就大发作一次,发作时疼痛剧烈,肢冷汗出,心中烦热,发作必须要去急诊留观,平素胃脘嘈杂,食欲较差,有虚弱情况存在,但他胃里又有热,口苦而干喜冷饮,尿偏黄,大便时溏时硬,舌红苔白润,脉弦细,弦则为肝脉,月经约40日一行,有肝用不足的情况存在,所以月经延期,40天才来,并且经行时乳房胀痛,乳房为肝经所过。西医诊断为“胆囊炎”,曾服疏肝利胆、清热化湿等药物均未见明显效果,当时大家都认为是湿热,表面上看这个诊断没有什么大的差错,但是我就想,这个病人有虚实夹杂、上热下寒的表现,我认为他是厥阴病,胆瘀胃热,胆瘀才有疼痛,然后肝脾有虚寒之象,肝用不足,肝血不足,所以经行乳胀,有血块,应该寒热并用、虚实兼顾,以乌梅丸原方治疗,15剂后病症明显缓解,30剂后诸症痊愈。我当时开药后在想,因为乌梅丸这个方是辛温寒热并用,特别擅长治疗厥阴病,厥阴的特点就是易寒易热,厥而复热,热而复厥,是寒热错杂的道理。另外,左季云,一个清朝的御医,非常著名的经方大家,他的书是《伤寒类方汇参》很有名。我就说摸脉,我倒是见过摸脉很准的人,但他是为了养家糊口,就是脉摸的很好,一摸就知道你哪里不通,哪里不舒服,病人很相信他,但是卖的药是很一般的方子。我记得左季云在他的书上说过以前的中医怎么练脉法,首先把濒湖脉学背的滚瓜烂熟,然后小拇指上穿一条细细的线,线上再用一竹竿,穿一条布,然后没事就闭着眼睛想象着浮脉是……就是这样的练习。还有更神的,梁秀清老中医,已经去世了,他是治疗癌症非常有成就的,是山西的名医,他的儿子跟他学医的时候,让他去摸河水,摸了几年再摸脉,为什么要摸河水?河水就是大地的脉搏,潮涨潮落,日出月升,都对大地有影响,你摸了就知道脉搏的变化,这也是太神了哦,但我是宁可信其有。左季云也是一个很有名的经方大家,他说“厥阴之寒热,总因风气(肝胆之气)而煽动”,胆为少阳,相火不降就易上升,上升就易助心火,心火一旺就易出现上热的表现,“故用乌梅丸敛降风气(乌梅是君药,一般30g以上),而余药兼调寒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梅丸治疗胆囊炎
慢性菌痢:虚实寒热夹杂---乌梅丸
急慢性胆囊炎,用蔬肝利胆汤加味
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诸症
胆囊问题痛不欲生?多地名医4大案例,止痛排毒很轻松!
刘含堂经方治验——小柴胡汤治疗​​​​胁痛(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