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州西山(金庭)一日游(林屋洞)

苏州西山(金庭)一日游(林屋洞)  

2014-07-17 09:19:00|  分类: 游记(江苏篇)- |举报 |字号 订阅

   苏州西山实际上是太湖里的一个岛。原来称作西洞庭,著名的洞庭碧螺春绿茶就产于此。二十年前,时兴给地方改一个响亮的地名,因为是洞庭的原因,加上人人喜欢发财,金字当头,就改名叫作“金庭”了。不过,镇子改名“金庭”,但是作为旅游名胜区,用的还是“西山”。
   从无锡到西山,非常便捷。一是G312国道,直接到西山(金庭),其间一个收费站,买路钱10元;二是从长江南路上高速S19,光福口下高速,到西山(金庭)收费也是10元,时间省了不少,还不用与大货车去抢道。


 

 
   还是在西山时代,岛上就修通了从湖岸到西洞庭岛的湖中长桥,现在的金庭应该是一个半岛,因为它已经与湖岸边有了固定的陆路连接。湖水虽然不是天堑,大桥一通,还是方便了不少。比起三十年前舟楫往返游览,不可同日而语。乐龄人俱乐部的同伴以雨人兄为首,一行十余人,分三辆车上午九点离开无锡体育中心东门,十点二十就出现在第一个浏览景点林屋洞。

   一,林屋洞
   林屋洞是西山岛东北部的一个科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溶洞,以道教的天下第九洞天著称。据说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唐朝。现在能够见到的摩崖石刻众多,证实着它的身世。园门前一通省文保碑,上面镌刻“林屋山摩崖石刻”,公布时间为1995年。边上一通吴县政府1986年公布的县级文保碑,称为“天下第九洞”,没有“天”字。可见,“天下第九洞天”是民间封的,只有山上的石刻和洞里的石头才得到了政府的认可。








    进得洞去,发现都是石灰岩的溶洞,这第九洞天倒确实与众不同。别处溶洞都以地面向上的石笋和洞顶下垂的钟乳石称奇,这里的洞顶却是基本上平板一块,就像屋里的天花板那样平坦。又多有石头像是树木树立其间,地面多有沟渠纵横,渠里水流潺潺,厅堂凉风习习,就像是人间广夏一般。也许,这就是此洞被称为“林屋”的原因。
    洞里的照明多以荧光灯源,各有颜色。由于光线暗淡,肉眼仅够看清道路和近处的景物。然而,用了曝光指数较高的照相机摄影,得到的图像则分外绚丽。这可能是由于今天的CCD或者CMOS感光器虽然模拟人眼,但是和人眼还是有区别的。在色温反应与人眼相近的波段时,感光基本接近人眼,当光线色温超出肉眼反应的范围,底板上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感光。拍出的映像就大不相同了。半个小时后,半蹲着走出大厅道口,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了出口的台阶。
 













      出得洞来,回头打量一番,只见摩崖石刻分布在洞口的崖壁上。有纪年的是淳熙戊戌。淳熙是南宋的年号,这样,“第九洞天”的历史至少可以从公元1179年开始。由于这些刻石大多是彼时文人到此一游的杰作,作为名胜,还应该向前推算才是。再向背面看,还有一篇大幅的《无碍居士道隐园记》,作者是李弥大,绍兴壬子年作。看来,此洞在公元1132年就有文人官家来访道家仙人,并筑园卜居了。可谓历史悠久,货真价实。山坡上还有刻石,紧走几步,上去观摩。









 
     山顶上有一个驾浮阁,也有几个道士打扮的人在修仙。不过,三清高阁虽然比林屋洞高出许多,登临观太湖尚可,访道就一般了。因为这个道场至少晚了1000年。可惜雾气未散,只好想象了。






     林屋洞的后山,还是赏梅的绝佳地,而且不是人多拥挤的所在。明年早春二月,再来造访。走出公园,午餐时光,团队用膳不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屋洞摩崖石刻
说古道今 | “游圣”徐霞客考察过的西山“天下第九洞”
走上旅游与科学考察征程的起点
发现之旅:走进叙永清凉洞之摩崖石刻
姑苏风光
【江苏】苏州洞庭西山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